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137号提案答复的函

  • 2022年08月09日 17时32分
  • 来源: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 【字体:
  •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1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刘正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建设力度的建议》(第0137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议

    我省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近年来统筹谋划全省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安全工作内容,纳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期间,我省编制了《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标本兼治总体方案(2020—2025年)》,从防灭火管理、科技支撑、指挥决策和火灾扑救等方面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强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衔接,争取将防灭火项目纳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

    二、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的建议

    近年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特别是今年各地以首个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和森林草原防灭火转入常态化治理的契机,进一步扎实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加大部门联动。省森防指办公室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林草局、省气象局、省森林消防总队等共同发起“最美森林草原守护员”评选宣传活动,挖掘一批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履职尽责的典型个人;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民政厅、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林草局等联合发布2022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群众健康祭扫、安全祭扫、绿色祭扫,传递文明新风。

    二是发动全民参与。省林草局根据2022年防火令,制作推出“森林防火我们倡议我们承诺”新媒体作品,邀请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21市(州)、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单位,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同时面向广大群众开展“防火答题王挑战赛”线上活动,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和法律法规。

    三是创新宣传形式。省林草局与司法厅、应急厅对接,联合面向全省专门开展“2022年全省‘3·30’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组织专题警示、巡回法治宣讲;与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室、司法厅、应急厅对接,联合开展以“牢记‘3·30’警示,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底线”为主题,制作主题法治公益广告和法博士普法微课堂节目。

    四是精准“滴灌”用力。全省各地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坝坝会、村组大会、职工学习等)、下乡宣传(讲)、深入各乡(镇)及村(户)播放森林草原防火视频宣传,组织村民大会观看、利用村喇叭和流动宣传车宣传警示教育片、组织各单位学校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学第一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警示教育。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跟踪报道各地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方面采取的具体举措,指导各地通过巡山护林车、村村响广播、布置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形式,全方位宣传普及森林草原防灭火法规政策、基本知识和避险常识,营造全民关注、全民重视森林草原防火的良好氛围。

    三、关于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21年,财政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共筹措省级补助资金5亿多元,加强森林航空消防、防灭火通道、防灭火扑火队能力、防火阻隔带等建设。

    二是强化队伍装备配备。省林草局制定了地方专业扑火队伍灭火装备和单兵装备清单,各地统筹投入资金3亿多元,向扑火队伍增配消防水泵、风力灭火机、油锯、对讲机等必需装备,以水灭火、无人机、卫星视频通信等针对性装备,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毒面具等单兵装备。

    三是大力加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省林草局出台《四川省林区专用防火道路技术指南(试行)》《四川省国有林区林场道路建设养护管理制度(试行)》,推动各地新(改)建防火通道、消防蓄水池、开设防火隔离带新建直升机停机坪、航空取水点、瞭望塔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会同省级相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加快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短板。按照国家和省“十四五”等相关规划,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四、关于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的建议

    一是加强火情监测。省林草局充分运用国家林火卫星监测、省气象遥感卫星监测、地面巡护(护林护草员)监测、视频监控等多种渠道发现的热点和火情信息,实现了热点分发核查、快速反馈核查结果和火情上报。

    二是加强火险形势会商。按照《四川省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测预报预警及发布的实施办法》,省森防指办公室常态化开展火险预警会商研判,在全省实行森林草原火情零报告和预警发布日报告制度,定期发布《四川省森林火险预警研判结论》《森防火险预警预报》,适时发布高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强化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优化提升监测水平完善护林巡护打卡、热点核查等功能,实现森林草原火情即时发现、即时核查、即时报告,确保出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五、关于严格督查考核的建议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四川省森林防火条例》,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2021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制规定(试行)》《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2021年12月,省林长制办公室印发《四川省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明确将林草火灾防控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二是逗硬考核。2021年11月,省委督查绩效办、省政府督查室印发《2021年度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森林草原防灭火党政同责考核〈考评细则〉》。今年初,省森防指办公室从贯彻落实工作决策部署、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含林长制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督查考核问效等方面,对21个市(州)、29个省直部门单位和78个县(市、区)2021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党政同责考核工作进行考核。

    三是开展专项督查。今年以来,省政府督查室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常态化治理专项督查纳入2022年重点督查工作计划;省森防指领导带队分赴35个高火险县(市、区)全覆盖暗查暗访,应急厅、省林草局对全省140个中、低火险县(市、区)开展机动巡回指导,省森防指成员单位对35个高火险县(市、区)开展包县联系督导。

    下一步,全省各级将严格执行《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制规定(试行)》《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四川省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和省委督查绩效办、省政府督查室《考评细则》,认真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党政同责和林长制考核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

    感谢您对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4月12日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137号提案答复的函

  • 2022年08月09日 17时32分
  • 来源: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1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刘正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建设力度的建议》(第0137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议

    我省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近年来统筹谋划全省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安全工作内容,纳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期间,我省编制了《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标本兼治总体方案(2020—2025年)》,从防灭火管理、科技支撑、指挥决策和火灾扑救等方面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强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衔接,争取将防灭火项目纳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

    二、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的建议

    近年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特别是今年各地以首个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和森林草原防灭火转入常态化治理的契机,进一步扎实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加大部门联动。省森防指办公室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林草局、省气象局、省森林消防总队等共同发起“最美森林草原守护员”评选宣传活动,挖掘一批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履职尽责的典型个人;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民政厅、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林草局等联合发布2022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群众健康祭扫、安全祭扫、绿色祭扫,传递文明新风。

    二是发动全民参与。省林草局根据2022年防火令,制作推出“森林防火我们倡议我们承诺”新媒体作品,邀请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21市(州)、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单位,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同时面向广大群众开展“防火答题王挑战赛”线上活动,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和法律法规。

    三是创新宣传形式。省林草局与司法厅、应急厅对接,联合面向全省专门开展“2022年全省‘3·30’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组织专题警示、巡回法治宣讲;与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室、司法厅、应急厅对接,联合开展以“牢记‘3·30’警示,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底线”为主题,制作主题法治公益广告和法博士普法微课堂节目。

    四是精准“滴灌”用力。全省各地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坝坝会、村组大会、职工学习等)、下乡宣传(讲)、深入各乡(镇)及村(户)播放森林草原防火视频宣传,组织村民大会观看、利用村喇叭和流动宣传车宣传警示教育片、组织各单位学校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学第一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警示教育。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跟踪报道各地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方面采取的具体举措,指导各地通过巡山护林车、村村响广播、布置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形式,全方位宣传普及森林草原防灭火法规政策、基本知识和避险常识,营造全民关注、全民重视森林草原防火的良好氛围。

    三、关于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21年,财政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共筹措省级补助资金5亿多元,加强森林航空消防、防灭火通道、防灭火扑火队能力、防火阻隔带等建设。

    二是强化队伍装备配备。省林草局制定了地方专业扑火队伍灭火装备和单兵装备清单,各地统筹投入资金3亿多元,向扑火队伍增配消防水泵、风力灭火机、油锯、对讲机等必需装备,以水灭火、无人机、卫星视频通信等针对性装备,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毒面具等单兵装备。

    三是大力加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省林草局出台《四川省林区专用防火道路技术指南(试行)》《四川省国有林区林场道路建设养护管理制度(试行)》,推动各地新(改)建防火通道、消防蓄水池、开设防火隔离带新建直升机停机坪、航空取水点、瞭望塔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会同省级相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加快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短板。按照国家和省“十四五”等相关规划,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四、关于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的建议

    一是加强火情监测。省林草局充分运用国家林火卫星监测、省气象遥感卫星监测、地面巡护(护林护草员)监测、视频监控等多种渠道发现的热点和火情信息,实现了热点分发核查、快速反馈核查结果和火情上报。

    二是加强火险形势会商。按照《四川省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测预报预警及发布的实施办法》,省森防指办公室常态化开展火险预警会商研判,在全省实行森林草原火情零报告和预警发布日报告制度,定期发布《四川省森林火险预警研判结论》《森防火险预警预报》,适时发布高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强化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优化提升监测水平完善护林巡护打卡、热点核查等功能,实现森林草原火情即时发现、即时核查、即时报告,确保出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五、关于严格督查考核的建议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四川省森林防火条例》,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2021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制规定(试行)》《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2021年12月,省林长制办公室印发《四川省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明确将林草火灾防控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二是逗硬考核。2021年11月,省委督查绩效办、省政府督查室印发《2021年度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森林草原防灭火党政同责考核〈考评细则〉》。今年初,省森防指办公室从贯彻落实工作决策部署、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含林长制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督查考核问效等方面,对21个市(州)、29个省直部门单位和78个县(市、区)2021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党政同责考核工作进行考核。

    三是开展专项督查。今年以来,省政府督查室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常态化治理专项督查纳入2022年重点督查工作计划;省森防指领导带队分赴35个高火险县(市、区)全覆盖暗查暗访,应急厅、省林草局对全省140个中、低火险县(市、区)开展机动巡回指导,省森防指成员单位对35个高火险县(市、区)开展包县联系督导。

    下一步,全省各级将严格执行《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制规定(试行)》《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四川省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和省委督查绩效办、省政府督查室《考评细则》,认真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党政同责和林长制考核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

    感谢您对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4月12日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