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055号建议的答复

  • 2021年12月20日 09时28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四川代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成渝强化金融要素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第4055号建议)收悉四川省人民政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你们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四川省金融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金融生态不断改善,金融要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断增强。2020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四川省与重庆市鼎力合作,共同推动成渝金融业迈向更高水平,着力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金融支撑。

    一、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和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的建议

    近年来四川省持续推动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2020年末,四川银行保险业机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新设银行机构(含分支机构)127家,其中大型银行33家,股份制银行23家,城商行64家,农合机构7家;新设保险机构(含分支机构)28家,筹建12;注册在成渝地区证券公司共5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2家,期货公司7家。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表示,将支持成渝地区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支持成渝地区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关于探索在成渝地区设立西部开发银行和西部期货交易所等具体事项,考虑到当前新设机构必要性不强、筹资困难以及政策约束等因素,宜鼓励已有机构在业务范围内拓宽服务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关于支持国家融担基金入股成渝再担保公司事项,财政部表示支持成渝再担保公司直接与基金对接股权投资业务。

    下一步,四川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大力培育法人金融机构引进境外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健全金融中介服务和专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二、关于加大成渝地区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加强成渝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四川省通过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创新搭建基于一单制的跨境区块链平台等方式,持续推进自贸区金融创新,形成“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新模式”“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等一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2020年,四川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收支382亿美元同比增长80.9%6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现跨境人民币交易481.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积极支持成渝地区加大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力度,不断推动成渝地区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支持成渝开展共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在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试点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拟待上海自贸区等试点地区经验成熟后,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统筹开展复制推广工作。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财政部表示将结合多层次养老体系总体建设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支持养老保险的相关税收政策。

    下一步,四川省将依托中欧班列等机制和渠道,支持成都市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吸引要素集聚,提升辐射能力,打造金融开放高地,更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

    关于加大成渝地区区域金融一体化创新政策支持的建议

    2020以来,四川省会同重庆市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区域金融一体化创新。一是开展成渝金融统一大市场调研,形成共计10项成渝地区区域金融一体化探索举措,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支持,其中包括你们提出的允许成地区在区域股权市场互联互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开展同城授信、两地法人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同城化金融监管、支付体系一体化、征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统计数据共建共用等内容。二是积极推进基础金融服务一体化建设,与重庆协同推进跨区域银行账户预约开户应用,成功实现跨省异地缴税和公交、轨道一卡通刷研究推进成渝地方征信平台外汇政策互联互通。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支持成渝地区按照“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原则,探索金融服务一体化,在跨区域联合授信、金融机构合作、金融监管、支付便利、数据共享等领域开展跨区域合作,有效推动区域经济金融协同发展。关于推进区域股权市场互联互通事项,中国证监会表示支持成渝两地区域性股权市场坚守服务本中小企业的前提下,加强企业跨市场展示和后台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合作互助。

    下一步,在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四川省将会同重庆市,用好用足国家赋予成渝地区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持续推进支付体系一体化、征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区域金融一体化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促进成渝地区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感谢您对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责任编辑: 余庆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人民政府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055号建议的答复

  • 2021年12月20日 09时28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四川代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成渝强化金融要素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第4055号建议)收悉四川省人民政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你们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四川省金融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金融生态不断改善,金融要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断增强。2020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四川省与重庆市鼎力合作,共同推动成渝金融业迈向更高水平,着力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金融支撑。

    一、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和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的建议

    近年来四川省持续推动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2020年末,四川银行保险业机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新设银行机构(含分支机构)127家,其中大型银行33家,股份制银行23家,城商行64家,农合机构7家;新设保险机构(含分支机构)28家,筹建12;注册在成渝地区证券公司共5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2家,期货公司7家。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表示,将支持成渝地区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支持成渝地区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关于探索在成渝地区设立西部开发银行和西部期货交易所等具体事项,考虑到当前新设机构必要性不强、筹资困难以及政策约束等因素,宜鼓励已有机构在业务范围内拓宽服务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关于支持国家融担基金入股成渝再担保公司事项,财政部表示支持成渝再担保公司直接与基金对接股权投资业务。

    下一步,四川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大力培育法人金融机构引进境外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健全金融中介服务和专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二、关于加大成渝地区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加强成渝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四川省通过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创新搭建基于一单制的跨境区块链平台等方式,持续推进自贸区金融创新,形成“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新模式”“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等一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2020年,四川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收支382亿美元同比增长80.9%6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现跨境人民币交易481.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积极支持成渝地区加大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力度,不断推动成渝地区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支持成渝开展共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在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试点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拟待上海自贸区等试点地区经验成熟后,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统筹开展复制推广工作。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财政部表示将结合多层次养老体系总体建设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支持养老保险的相关税收政策。

    下一步,四川省将依托中欧班列等机制和渠道,支持成都市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吸引要素集聚,提升辐射能力,打造金融开放高地,更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

    关于加大成渝地区区域金融一体化创新政策支持的建议

    2020以来,四川省会同重庆市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区域金融一体化创新。一是开展成渝金融统一大市场调研,形成共计10项成渝地区区域金融一体化探索举措,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支持,其中包括你们提出的允许成地区在区域股权市场互联互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开展同城授信、两地法人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同城化金融监管、支付体系一体化、征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统计数据共建共用等内容。二是积极推进基础金融服务一体化建设,与重庆协同推进跨区域银行账户预约开户应用,成功实现跨省异地缴税和公交、轨道一卡通刷研究推进成渝地方征信平台外汇政策互联互通。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支持成渝地区按照“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原则,探索金融服务一体化,在跨区域联合授信、金融机构合作、金融监管、支付便利、数据共享等领域开展跨区域合作,有效推动区域经济金融协同发展。关于推进区域股权市场互联互通事项,中国证监会表示支持成渝两地区域性股权市场坚守服务本中小企业的前提下,加强企业跨市场展示和后台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合作互助。

    下一步,在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四川省将会同重庆市,用好用足国家赋予成渝地区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持续推进支付体系一体化、征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区域金融一体化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促进成渝地区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感谢您对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责任编辑: 余庆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