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客户端   微博微信   RSS订阅   省政府邮箱   无障碍浏览   | |
 
四川省政府网站 四川省政府网站
郭春英介绍把建设质量强国作为《纲要》的主线的原因
2012年12月25日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发邮件推荐给朋友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非常关心,为什么把建设质量强国作为《纲要》的主线?

  [省质监局副局长郭春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把质量强国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作为我们《纲要》的灵魂和精髓,主要有四个方面考虑:一是建设质量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突出要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包含着质量、效益、安全、环保、民生、资源等丰富内涵,而质量又与效益、安全、环保、民生等密切相关。"好"字当头,必然要求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重视质量的发展,就不是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二是建设质量强国对我国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我们的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我们的产品服务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有些产品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提升质量就是最大的节约和环保,维护质量安全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省质监局副局长郭春英]:三是建设质量强国体现了国际质量发展的规律。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把质量振兴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来实施。上世纪50年代德国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质量政策;60年代日本提出"质量救国"战略;70年代韩国实施质量赶超计划;80年代美国制定《质量提高促进法》,都促进了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更是靠质量。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遵循国际质量发展的规律,把质量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以质取胜"的道路。四是建设质量强国目前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共有232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提出了15份建议或提案。11月,国务院参事室6位参事联名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建议》,在建议中明显提出将建设质量强国写入《纲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也显著增强,质量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为我们建设质量强国奠定了稳健的经济技术基础。我们经过多年来的质量实践,中国特色的质检工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质检法律法规体系也逐步完善,各级政府抓质量工作的力度也越来越大,目前我们全国有26个省份都提出质量兴(强)省战略,为我们建设质量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质量发展纲要》提出: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关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