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请问《纲要》确定的质量发展目标是如何界定的?产品质量方面有哪些具体指标?
[省质监局副局长郭春英]:国务院的《质量发展纲要》在目标确定上,采取远期与近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质量规划与其他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分别设置了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质量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的目标,主要以定量为主;到2020年的目标,作为长期发展目标,主要以定性表述为主。发展目标中,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质量基础的主要发展指标一共有45个,其中定量指标7个,定性指标38个。
[省质监局副局长郭春英]:产品质量目标既有2020年远期目标,又有2015年的具体目标。2020年远期目标是: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质量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我们的品种、质量、效益显著改善,节能环保性能大幅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农产品和食品实现优质、生态、安全,制造业主要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省质监局副局长郭春英]:2015年具体目标是: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其中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要稳定在9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的质量损失率逐步下降,质量竞争力逐步提高,重大装备部分关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重点工业产品和重要消费类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品牌价值和效益要明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要形成一批由我主导的国际标准,主要产品质量爱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质量素质高、品牌影响力大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推动我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