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一季度商贸经济实现开门红

  • 2011年04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今年1季度,南充消费市场开局良好,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各商贸个体企业抓住节假时机,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储备消费产品、调整经营策略,南充市消费市场呈现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繁荣”的局面。1季度南充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7亿元,同比增长17.2%,总量和增幅均列全省第3位。

      一、商贸运行主要特点

      1季度,多个节日接踵而至,百姓的休闲娱乐时间增多,各类商务活动不断,旅游人次不断增加,高档餐馆、酒店入住率较高,街头巷尾特色小吃生意红火,大型商场、各类市场、街头面点人气、商气两旺,促进了南充市消费品市场良好开局。

      (一)行业全面发展

      1、批零业给力。一季度,众多商家频频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以节兴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9.3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南充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拉动南充市零售总额增长13.9个百分点,批零业是拉动南充市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6.6亿元,增长15.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2.7亿元,增长17.3%。

      2、住餐业红火。各大餐饮店抓住商机,积极调整菜品,推出“团年饭”、“元宵饭”等品牌,迎合消费者喜好,促进消费。一季度,南充市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72亿元,同比增长1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6亿元,增长18.5%,住餐业等服务性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
       
      (二)城乡市场两旺

      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新农村建设、万村千乡工程等一系列拉动农村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9亿元,同比增长17.6%;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8亿元,增长16.6%,城镇市场增速快于乡村市场1个百分点。

      (三)消费结构优化

       1、吃、穿、用等刚性消费热度不减。一季度,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实现2.2亿元,同比增长23.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1.66亿元,增长39.6%;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0.48亿元,增长27%。限额以上吃、穿、用等刚性消费仍然是消费持续增长的稳定动力。

      2、生活品质类商品销售逐渐升温。限上批零企业中,一季度,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0.52亿元,同比增长33.8%;书报杂志类实现0.33亿元,增长28.8%;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0.08亿元,增长16.5%。南充市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生活上对健康、求知、休闲、娱乐等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3、家具及家用电器销售更加火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以及家具更新换代的欲望强烈,加之去年商品房销售火爆,新房装修,家具以及家用电器需求量较大。一季度,在限以上批零企业中,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实现零售额4.82亿元,占限额以上批零业零售额的25.5%,同比增长71.9%;家具类实现0.15亿元,增长48.3%。

      4、高档、时尚商品倍受青睐。一季度,南充市限上批零业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45亿元,增长26.3%,占限额以上批零业零售额的13%;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0.35亿元,同比增长27.7%;化妆品类实现零售额0.28亿元,同比增长20.7%。

      二、存在的问题

      (一)物价上涨对消费品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地区政治动荡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同时受节日需求上升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部分食品类价格高位运行,一方面增加了居民生活消费开支,另一方面使居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尤其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影响较大。另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不同程度地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支农、惠农政策和农产品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影响了农民即期消费。

      (二)限上企业(个体)数量较少。目前南充市纳入统计的限额以上企业(个体)178户,1季度南充市限额以上企业(个体)实现零售额20.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全省比重是40.1%,仅为全省比重的一半,这与南充人口大市、消费大市的情况不符,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限上单位的清理,将符合要求的限上单位纳入统计。

      (三)农村市场环境有待优化。由于农村公路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农村市场物流配送很欠缺,造成农村市场数量少、设施简陋、商品种类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农民花几小时到城镇买商品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农村市场存在假冒伪劣商品,产品售后服务差,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

      三、促进消费建议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作为增强消费拉动力的抓手。这意味着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将成为我国今后的长期国策。南充如何在国家有利政策下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要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消费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城镇失业、下岗人员、失地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中小型企业,延长产品产业链条,将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着力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从而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消费信心,最大程度激活储蓄存量,促进消费增大。

      (二)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品市场潜力。推广“大林乡”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敢消费。政府有关部门在贴息资金、银行信贷、财税减免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大商场、大超市到乡镇、农村开设分店,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刺激农村消费;引导企业针对农村现阶段消费水平、结构和特点,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消费品,提高有效供给,加强产品宣传,搞好售后服务,让农民受惠,激发农民的消费热情;整顿农村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打击假冒伪劣,杜绝坑农害农、欺行霸市等非法行为,净化农村市场环境,确保农民消费权益。

      (三)积极培育限上企业和个体户,扩大全市消费市场规模。将现有限额以上企业和个体户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它们的骨干龙头作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引导其良性发展,为南充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通过南充的区位优势资源,招商引资国际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入驻,通过它雄厚的资金、科学的管理、畅通的信息渠道、优越的人才和技术等条件,带动地方商贸企业发展,形成新的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点,力争将南充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增强消费品市场活力,促进南充消费品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四)加强价格监督,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重点加强粮油、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预测和监督,强化执法,大力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控制农产品种植成本,拓宽流通渠道,保障粮油肉蛋等农产品市场供应。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充市一季度商贸经济实现开门红

  • 2011年04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今年1季度,南充消费市场开局良好,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各商贸个体企业抓住节假时机,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储备消费产品、调整经营策略,南充市消费市场呈现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繁荣”的局面。1季度南充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7亿元,同比增长17.2%,总量和增幅均列全省第3位。

      一、商贸运行主要特点

      1季度,多个节日接踵而至,百姓的休闲娱乐时间增多,各类商务活动不断,旅游人次不断增加,高档餐馆、酒店入住率较高,街头巷尾特色小吃生意红火,大型商场、各类市场、街头面点人气、商气两旺,促进了南充市消费品市场良好开局。

      (一)行业全面发展

      1、批零业给力。一季度,众多商家频频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以节兴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9.3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南充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拉动南充市零售总额增长13.9个百分点,批零业是拉动南充市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6.6亿元,增长15.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2.7亿元,增长17.3%。

      2、住餐业红火。各大餐饮店抓住商机,积极调整菜品,推出“团年饭”、“元宵饭”等品牌,迎合消费者喜好,促进消费。一季度,南充市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72亿元,同比增长1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6亿元,增长18.5%,住餐业等服务性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
       
      (二)城乡市场两旺

      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新农村建设、万村千乡工程等一系列拉动农村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9亿元,同比增长17.6%;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8亿元,增长16.6%,城镇市场增速快于乡村市场1个百分点。

      (三)消费结构优化

       1、吃、穿、用等刚性消费热度不减。一季度,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实现2.2亿元,同比增长23.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1.66亿元,增长39.6%;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0.48亿元,增长27%。限额以上吃、穿、用等刚性消费仍然是消费持续增长的稳定动力。

      2、生活品质类商品销售逐渐升温。限上批零企业中,一季度,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0.52亿元,同比增长33.8%;书报杂志类实现0.33亿元,增长28.8%;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0.08亿元,增长16.5%。南充市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生活上对健康、求知、休闲、娱乐等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3、家具及家用电器销售更加火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以及家具更新换代的欲望强烈,加之去年商品房销售火爆,新房装修,家具以及家用电器需求量较大。一季度,在限以上批零企业中,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实现零售额4.82亿元,占限额以上批零业零售额的25.5%,同比增长71.9%;家具类实现0.15亿元,增长48.3%。

      4、高档、时尚商品倍受青睐。一季度,南充市限上批零业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45亿元,增长26.3%,占限额以上批零业零售额的13%;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0.35亿元,同比增长27.7%;化妆品类实现零售额0.28亿元,同比增长20.7%。

      二、存在的问题

      (一)物价上涨对消费品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地区政治动荡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同时受节日需求上升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部分食品类价格高位运行,一方面增加了居民生活消费开支,另一方面使居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尤其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影响较大。另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不同程度地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支农、惠农政策和农产品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影响了农民即期消费。

      (二)限上企业(个体)数量较少。目前南充市纳入统计的限额以上企业(个体)178户,1季度南充市限额以上企业(个体)实现零售额20.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全省比重是40.1%,仅为全省比重的一半,这与南充人口大市、消费大市的情况不符,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限上单位的清理,将符合要求的限上单位纳入统计。

      (三)农村市场环境有待优化。由于农村公路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农村市场物流配送很欠缺,造成农村市场数量少、设施简陋、商品种类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农民花几小时到城镇买商品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农村市场存在假冒伪劣商品,产品售后服务差,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

      三、促进消费建议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作为增强消费拉动力的抓手。这意味着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将成为我国今后的长期国策。南充如何在国家有利政策下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要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消费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城镇失业、下岗人员、失地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中小型企业,延长产品产业链条,将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着力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从而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消费信心,最大程度激活储蓄存量,促进消费增大。

      (二)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品市场潜力。推广“大林乡”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敢消费。政府有关部门在贴息资金、银行信贷、财税减免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大商场、大超市到乡镇、农村开设分店,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刺激农村消费;引导企业针对农村现阶段消费水平、结构和特点,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消费品,提高有效供给,加强产品宣传,搞好售后服务,让农民受惠,激发农民的消费热情;整顿农村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打击假冒伪劣,杜绝坑农害农、欺行霸市等非法行为,净化农村市场环境,确保农民消费权益。

      (三)积极培育限上企业和个体户,扩大全市消费市场规模。将现有限额以上企业和个体户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它们的骨干龙头作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引导其良性发展,为南充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通过南充的区位优势资源,招商引资国际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入驻,通过它雄厚的资金、科学的管理、畅通的信息渠道、优越的人才和技术等条件,带动地方商贸企业发展,形成新的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点,力争将南充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增强消费品市场活力,促进南充消费品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四)加强价格监督,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重点加强粮油、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预测和监督,强化执法,大力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控制农产品种植成本,拓宽流通渠道,保障粮油肉蛋等农产品市场供应。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