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0

脱贫攻坚简报2020年第81期

  • 2020年11月20日 10时37分
  • 来源: 四川省扶贫开发局网站
  • 【字体:
  • 聚焦重点 提升成色

    ——名山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雅安市名山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89户15860人,贫困村42个,所有贫困人口于2017年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于2018年全部退出。今年以来,名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继续保持攻坚定力,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在治本造血、扶志扶智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同时抓实住房安全、抓牢教育扶贫、实施健康扶贫、拓宽就业渠道、保障饮水安全等八个方面的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确保了贫困户高质量脱贫不返贫,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聚焦群众稳定增收,坚决打好产业就业硬仗

    一是壮大优势茶产业。名山全区茶园面积35.2万亩,占全区耕地85%以上,全区农民人均茶园面积达1.5亩,90%以上农户种茶,75%的人口从事茶业相关生产经营活动,茶叶带动农民增收占比达60%以上。目前,名山已建成世界茶都茶叶交易中心,200余家茶企新入驻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线上线下交易活跃,茶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强大引擎。

    二是培育特色种养业。名山区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在莲花山、总岗山等无茶区发展蔬菜、羊肚菌、藤椒、草果、脆红李等种植产业。2019年全区发展蔬菜4.966万亩次,成片发展蔬菜2000亩,年产蔬菜5.77万吨,实现收入9850万元。发展食用菌406亩,年产食用菌3600吨,实现收入2160万。发展猕猴桃、李子、柑橘等特色水果4.8万亩,实现收入1.1亿元。名山还是生猪养殖大县,2019年全区年出栏生猪42.64万头,实现产值86894万元,实现收入14924万元,现存栏生猪35.68万头。同时羊、兔、小家禽等特色养殖业稳健发展。长短结合的特色种养产业发展,统筹兼顾了贫困户的近期增收和长期效益,确保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入,助推高质量脱贫。

    三是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依托全域旅游“1+7+N”空间布局,全线提升69公里中国至美茶园绿道,推出六条文旅精品线路,打造六大精品文旅景区,2019年完成旅游投资5.01亿元,接待游客673.62万人次,增长29.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6亿元,增长20.12%。牛碾坪、月亮湖景区创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蒙顶酒庄、龙滩子、红草坪景区创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依托产业发展、产业扶持基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区4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人均收入超过省定标准。

    四是全力促进就业增收。名山区强化区域协作,以“东进融入”行动为契机,与成都周边区(县)签订了就业创业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了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定期接洽的合作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2014年以来,全区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近2万人次,并培训贫困劳动力1100余人次,兑现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65.5万元。名山还通过组织参加创业赛事、开展创业培训、导师专家指导、培育宣传创业典型、开展创业联谊、举办创业沙龙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致富。

    二、聚焦强化基础能力,大力推进四项工程

    一是推进交通扶贫工程。名山将“四好农村路”创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4.42亿元提升改造农村公路317.6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2座,辐射带动全区贫困村道路路网得到跨越发展。同时,在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的基础上,筹措资金约1100万元,改善贫困村道路技术状况,指导乡镇加强建制村联网路和村内通组路建设,切实提升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和通行保障能力,构建形成安全畅通、便捷高效、城乡一体的农村公路网络,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是推进饮水提升工程。投资2.17亿元,建设农村供水总厂项目,通过供水站管网延伸工程,扩大全区自来水覆盖面。加强村镇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筹集资金781万元,通过在高山高岗区建设蓄水池,有效解决当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实际集中供水率达到99%。

    三是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累计投入农网改造资金9227.80万元,全面改善全区用电环境,2017年已消除农村“低电压”问题,贫困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动力电,户均供电容量提升到2.5千伏安以上。

    四是推进通信建设工程。持续巩固信息通信建设扶贫成果,2017年—2019年累计投入1.19亿元,升级改造全区通信网络,目前全区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信信号和宽带互联网全覆盖。

    三、聚焦凝聚攻坚合力,构建协同作战大扶贫格局

    一是政府投入主体主导。2014年—2020年,名山区精准瞄准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3亿元重点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改善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截至目前,已使用1.5亿元。深入推进扶贫专项,2017年以来,共投入扶贫专项政府资金6.95亿元,涉及项目314个,围绕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安排灾后重建结余资金800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着力改善贫困户、贫困村设施条件。

    二是“五个一”帮扶强力推进。区领导深入村落调研指导,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单位优势,争取帮扶项目803个,协调投入帮扶资金1.46亿元。各贫困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带领贫困村老百姓持续发展壮大茶产业,打造和发展“泉水村羊肚菌”“沙河村黄金茶”“康乐村脆红李”“六合村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通过“党支部+农户+公司+基地”的形式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促老百姓脱贫增收。

    三是社会力量帮扶深入推进。对接江苏隆力奇集团建立隆力奇爱心基金,投入1500万元实施“好习惯养成”“集中接力助学”“贫困户收入倍增”“人才成长”“阳光家园”五大行动,推动社会扶贫进农家。加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签订《“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互联网+猕猴桃+茶叶”助销增收行动,举办2019蒙顶山猕猴桃上市发布会系列活动,借助互联网手段,助推名山茶叶、猕猴桃等产业推广销售,同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农业农村厅合作建设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学院,为培育培养合作社发展带头人、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建立全国首家新农人培训学校。深入推进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推行“爱心联盟助力脱贫攻坚”模式,汇聚100余名企业负责人、成功人士,结对帮扶42个贫困村、100余户贫困家庭。扎实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募集捐赠资金70.72万元,社会扶贫展现出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20年第81期

  • 2020年11月20日 10时37分
  • 来源: 四川省扶贫开发局网站
  • 聚焦重点 提升成色

    ——名山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雅安市名山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89户15860人,贫困村42个,所有贫困人口于2017年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于2018年全部退出。今年以来,名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继续保持攻坚定力,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在治本造血、扶志扶智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同时抓实住房安全、抓牢教育扶贫、实施健康扶贫、拓宽就业渠道、保障饮水安全等八个方面的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确保了贫困户高质量脱贫不返贫,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聚焦群众稳定增收,坚决打好产业就业硬仗

    一是壮大优势茶产业。名山全区茶园面积35.2万亩,占全区耕地85%以上,全区农民人均茶园面积达1.5亩,90%以上农户种茶,75%的人口从事茶业相关生产经营活动,茶叶带动农民增收占比达60%以上。目前,名山已建成世界茶都茶叶交易中心,200余家茶企新入驻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线上线下交易活跃,茶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强大引擎。

    二是培育特色种养业。名山区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在莲花山、总岗山等无茶区发展蔬菜、羊肚菌、藤椒、草果、脆红李等种植产业。2019年全区发展蔬菜4.966万亩次,成片发展蔬菜2000亩,年产蔬菜5.77万吨,实现收入9850万元。发展食用菌406亩,年产食用菌3600吨,实现收入2160万。发展猕猴桃、李子、柑橘等特色水果4.8万亩,实现收入1.1亿元。名山还是生猪养殖大县,2019年全区年出栏生猪42.64万头,实现产值86894万元,实现收入14924万元,现存栏生猪35.68万头。同时羊、兔、小家禽等特色养殖业稳健发展。长短结合的特色种养产业发展,统筹兼顾了贫困户的近期增收和长期效益,确保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入,助推高质量脱贫。

    三是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依托全域旅游“1+7+N”空间布局,全线提升69公里中国至美茶园绿道,推出六条文旅精品线路,打造六大精品文旅景区,2019年完成旅游投资5.01亿元,接待游客673.62万人次,增长29.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6亿元,增长20.12%。牛碾坪、月亮湖景区创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蒙顶酒庄、龙滩子、红草坪景区创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依托产业发展、产业扶持基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区4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人均收入超过省定标准。

    四是全力促进就业增收。名山区强化区域协作,以“东进融入”行动为契机,与成都周边区(县)签订了就业创业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了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定期接洽的合作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2014年以来,全区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近2万人次,并培训贫困劳动力1100余人次,兑现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65.5万元。名山还通过组织参加创业赛事、开展创业培训、导师专家指导、培育宣传创业典型、开展创业联谊、举办创业沙龙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致富。

    二、聚焦强化基础能力,大力推进四项工程

    一是推进交通扶贫工程。名山将“四好农村路”创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4.42亿元提升改造农村公路317.6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2座,辐射带动全区贫困村道路路网得到跨越发展。同时,在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的基础上,筹措资金约1100万元,改善贫困村道路技术状况,指导乡镇加强建制村联网路和村内通组路建设,切实提升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和通行保障能力,构建形成安全畅通、便捷高效、城乡一体的农村公路网络,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是推进饮水提升工程。投资2.17亿元,建设农村供水总厂项目,通过供水站管网延伸工程,扩大全区自来水覆盖面。加强村镇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筹集资金781万元,通过在高山高岗区建设蓄水池,有效解决当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实际集中供水率达到99%。

    三是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累计投入农网改造资金9227.80万元,全面改善全区用电环境,2017年已消除农村“低电压”问题,贫困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动力电,户均供电容量提升到2.5千伏安以上。

    四是推进通信建设工程。持续巩固信息通信建设扶贫成果,2017年—2019年累计投入1.19亿元,升级改造全区通信网络,目前全区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信信号和宽带互联网全覆盖。

    三、聚焦凝聚攻坚合力,构建协同作战大扶贫格局

    一是政府投入主体主导。2014年—2020年,名山区精准瞄准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3亿元重点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改善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截至目前,已使用1.5亿元。深入推进扶贫专项,2017年以来,共投入扶贫专项政府资金6.95亿元,涉及项目314个,围绕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安排灾后重建结余资金800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着力改善贫困户、贫困村设施条件。

    二是“五个一”帮扶强力推进。区领导深入村落调研指导,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单位优势,争取帮扶项目803个,协调投入帮扶资金1.46亿元。各贫困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带领贫困村老百姓持续发展壮大茶产业,打造和发展“泉水村羊肚菌”“沙河村黄金茶”“康乐村脆红李”“六合村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通过“党支部+农户+公司+基地”的形式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促老百姓脱贫增收。

    三是社会力量帮扶深入推进。对接江苏隆力奇集团建立隆力奇爱心基金,投入1500万元实施“好习惯养成”“集中接力助学”“贫困户收入倍增”“人才成长”“阳光家园”五大行动,推动社会扶贫进农家。加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签订《“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互联网+猕猴桃+茶叶”助销增收行动,举办2019蒙顶山猕猴桃上市发布会系列活动,借助互联网手段,助推名山茶叶、猕猴桃等产业推广销售,同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农业农村厅合作建设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学院,为培育培养合作社发展带头人、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建立全国首家新农人培训学校。深入推进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推行“爱心联盟助力脱贫攻坚”模式,汇聚100余名企业负责人、成功人士,结对帮扶42个贫困村、100余户贫困家庭。扎实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募集捐赠资金70.72万元,社会扶贫展现出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