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3

四川博物院联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开“双城直播” 携手唱好“双城记”

  • 2020年07月03日 15时21分
  • 来源: 四川博物院网站
  • 【字体:
  • 6月20日下午3点,四川博物院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官方微博联合上演“双城直播”接力,这是继6月17日,两馆签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后,向公众推出的首个馆际联合活动。本次直播活动以“传承巴蜀文化、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选取以画像石、画像砖、陶塑等为代表的汉代文物,通过互动直播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川渝文物、文创产品,传达了川渝地区自古以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

    上半场三峡馆的讲解员为观众讲解了馆藏的镇馆之宝乌杨汉阙、东汉衔珠陶鸟、讲学画像砖、车马出行画像石等精品文物并送出了金牌干馏小面、车马出行公交卡、防疫口罩等文创产品;下半场四川博物院讲解员赵曼琳化身汉代仕女,就馆藏文物,如说唱俑、庖厨俑、陶房、七盘舞画像砖等展开了内容详实的解说。她用精彩的语言缓缓道出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并分享了出土于成都和重庆地区的汉代陶石文物的异同。在讲解过程中赵曼琳与线上观众进行了有奖知识问答,如“说唱俑的别称又叫什么呢?”、“盘舞杂技画像砖中七个盘子和两个鼓分别代表什么?”……通过互动问答既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又更好地传递了文物知识。送出的“乐舞东汉”金属书签、“乐舞百戏”帆布包、“说唱熊猫”钥匙扣等文创产品从文物衍生而出,结合了当下生活,传播了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美学内涵。

    此次双城直播共吸引了2万余位观众观看,播放量超过11万,得到了“文旅中国”等部委账号助力,是一场影响力较大、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线上文化大联播。不少网友在直播间留言说道“看到汉服小姐姐的介绍就想立马去博物馆”,“汉代画像砖原来这么丰富”,“川博的文创很有意思很精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四川博物院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文博合作首战告捷,今后两馆在将文物保护、研究、教育、展示、文创开发和宣传推广等领域开展更深度的合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同建好巴蜀文化走廊,携手唱好双城记。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博物院联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开“双城直播” 携手唱好“双城记”

  • 2020年07月03日 15时21分
  • 来源: 四川博物院网站
  • 6月20日下午3点,四川博物院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官方微博联合上演“双城直播”接力,这是继6月17日,两馆签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后,向公众推出的首个馆际联合活动。本次直播活动以“传承巴蜀文化、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选取以画像石、画像砖、陶塑等为代表的汉代文物,通过互动直播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川渝文物、文创产品,传达了川渝地区自古以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

    上半场三峡馆的讲解员为观众讲解了馆藏的镇馆之宝乌杨汉阙、东汉衔珠陶鸟、讲学画像砖、车马出行画像石等精品文物并送出了金牌干馏小面、车马出行公交卡、防疫口罩等文创产品;下半场四川博物院讲解员赵曼琳化身汉代仕女,就馆藏文物,如说唱俑、庖厨俑、陶房、七盘舞画像砖等展开了内容详实的解说。她用精彩的语言缓缓道出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并分享了出土于成都和重庆地区的汉代陶石文物的异同。在讲解过程中赵曼琳与线上观众进行了有奖知识问答,如“说唱俑的别称又叫什么呢?”、“盘舞杂技画像砖中七个盘子和两个鼓分别代表什么?”……通过互动问答既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又更好地传递了文物知识。送出的“乐舞东汉”金属书签、“乐舞百戏”帆布包、“说唱熊猫”钥匙扣等文创产品从文物衍生而出,结合了当下生活,传播了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美学内涵。

    此次双城直播共吸引了2万余位观众观看,播放量超过11万,得到了“文旅中国”等部委账号助力,是一场影响力较大、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线上文化大联播。不少网友在直播间留言说道“看到汉服小姐姐的介绍就想立马去博物馆”,“汉代画像砖原来这么丰富”,“川博的文创很有意思很精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四川博物院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文博合作首战告捷,今后两馆在将文物保护、研究、教育、展示、文创开发和宣传推广等领域开展更深度的合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同建好巴蜀文化走廊,携手唱好双城记。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