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四川省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圆满结业
8月16日,由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三期四川省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四川省图书馆圆满结业。本次培训是疫情以来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首次举办古籍修复技术培训,同时也是我馆首次举办传拓技术培训,旨在提升省内古籍修复人员的技术全面性。
全体师生合影
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导师、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专家张品芳老师授课,为学员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期6天的传拓训练中,张品芳老师为学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技艺传授,从选纸选材讲起,一步步教大家制作拓包,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纸的干湿、刷的技巧、拓的节奏。来自全省20家古籍收藏单位的20名学员全面熟练掌握了以碑刻为主,兼及汉砖,瓦当,钱币,印章,砚台等种类的不同传拓方法,以及传拓工具的制作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学员们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抓住每一个机会向专家请教,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进行传拓练习。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名师亲临指导和大量实物演练,学员技艺提高神速,精彩习作纷呈。
张品芳老师授课
学员们进行实践操作
8月16日上午,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杜桂英、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古籍修复专家、全省古籍修复带头人袁东珏和全体学员一起进行了座谈交流。老师们对本期学员在培训期间表现出的热情好学的态度以及求真务实的业务素养和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老师们表示保护和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每一位古籍文化保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各位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勤于学习,潜心钻研,磨砺技艺,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古籍文化的抢救、传承和发展作出古籍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杜桂英副馆长为学员颁发证书
张品芳老师和与袁东珏老师为学员颁发证书
座谈交流会上,学员们踊跃发言。大家就本单位古籍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对省古籍保护中心为本次培训班的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谢,为张老师悉心指导、倾囊相授的崇高品质深深感动,同时也感念与培训班同学们、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同仁们结下的难舍情谊。大家纷纷表示,传拓的过程是对身心的磨砺,也是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回馆后要将本次培训班所学所获切切实实运用到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座谈会结束后,杜馆长、张老师和袁老师一起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