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河长制5周年】绘画获奖作品展
丹青绘绿水,镜头映山河。“川渝河长制五周年”主题绘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在热烈反响与广泛参与中圆满落幕。
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创作者踊跃投稿,他们以画笔勾勒江河新貌,以镜头记录水流清韵,将五年来的河湖之变、人水之情,凝于一幅幅生动画面之中。
今日,我们特推出绘画类获奖作品展,邀您一同欣赏碧波重现、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卷,共同感受川渝大地流淌着的动人水故事。
一等奖获奖作品
《堰景逸韵》
作者:冉雨鑫
作品简介:第一幅画描绘了一处壮丽的水利工程景观。大坝巍峨横跨江面,拦截出一片开阔水域。江面上小船悠悠,或行或泊,尽显闲适。两岸青山绿树环绕,点缀着错落的房舍,远处山峦与输电塔相映,展现出自然与现代工程的和谐之美,传递出宁静祥和的氛围。第二幅画作展现了城市与水利工程交融的画面。大坝矗立江边,坚固雄伟,一侧连接着郁郁葱葱的岸坡,另一侧是宽阔的江面。江中小船行驶,泛起涟漪。远处高楼林立,桥梁飞架,背后山峦起伏,将现代都市的繁华与自然山水的秀丽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城市水利风光。第三幅画呈现了富有生机的江景与水利设施景象。大坝与附属建筑临江而立,江水蜿蜒流淌,水面上船只穿梭。岸边绿树成荫,步道上行人悠然,充满生活气息。远处山峦与城市建筑相互映衬,桥梁横跨江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洋溢着惬意的生活氛围。
《携手共建幸福河》
作者:朱美静
作品简介:这幅画展现了人们在河边共同保护河水,清理河水垃圾的和谐场景。画面中,志愿者辛勤打捞,背景是宁静的河流与远山,寓意人与自然相融。作品主题鲜明,“共饮一江水,共建幸福河”的文字,强调了团结合作、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景。简洁线条与深沉色调,彰显人民的辛勤以及保护祖国大好河山,共建幸福湖泊的美好画面。
《蛟龙出坝》
作者:胡贵龙
作品简介:这幅《蛟龙出坝》,是胡贵龙的现场写实写生佳作。创作时,胡贵龙伫立都江堰水利工程上游的紫坪铺水库大坝,岷江洪流奔涌眼前,那气贯长虹之势,恰似巨龙腾飞,激发创作灵感。紫坪铺水库,作为都江堰灌区关键调节枢纽,千年来默默润泽天府沃土,惠泽四川百姓。画作中,胡贵龙以磅礴笔触,绘出水口水流如蛟龙破壁而出,水花飞溅似银雪迸射,气势震天撼地。苍翠山峦环抱,水库大坝沉稳矗立,二者与汹涌水流相衬,既彰显水利工程驯服江河的雄浑力量,又传递其护佑民生、滋养一方的深远意义。这幅作品,是艺术与现实的交融,将自然伟力、工程壮举与家国情怀凝于画布,借灵动笔触与厚重色彩,诉说对天府大地的深情,对水利福民的礼赞,是兼具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涵的精品 。
《沱江河上赛龙舟》
作者:王祁
作品简介:沱江河是内江人民的母亲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到端午佳节,沱江河上龙舟竞渡,锣鼓喧天,尽显甜城儿女的飒爽英姿,沱江河两岸观者如潮涌,场面热闹非凡!
《共筑生态屏,嘉陵秋色醉》
作者:陈德军
作品简介:川渝河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嘉陵江流经武胜全境,沿江两岸风景如画,沿口古镇依江而建,人们在古镇品特色美食,坐游轮览嘉陵两岸醉人美景,生动展现了两岸人水和谐、生态宜居,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景象。观此景有感而作!
二等奖获奖作品
《川渝库区写生系列》
作者:郝强
作品简介:真实地展现川渝库区山水的神韵,捕捉稍纵即逝的光影变化和自然气息。我尝试用不同的笔墨技巧和色彩搭配,让每一幅品都能现出库区山水的独特韵味。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疏密、虚实、开合等对比关系,营造富有张力和意境的艺术效果。在对川渝两地携手推进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成果展示的同时,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家园。
《烟波浩渺太极湖》
作者:胡宏玲
作品简介:作品以嘉陵江武胜境内的太极湖为创作对象,通过多角度表现太极湖畔在党政的关怀下,两岸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村民勤劳耕种,生态自然。水美鱼肥、渔歌泛舟,电闸如长虹卧波。牛羊悠然自得、高压发电,乡村公路如巨龙蜿蜒,承载着各种交通运输,游客信步驻足,流连忘返,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兴业富民、宜游宜居,富庶优美的生态画面。
《沱水织锦:古建与城共生长》
作者:黄芩、袁嘉伶、袁嘉汐、李芸蝶
作品简介:沱水悠悠,见证雁江古今。河畔古建筑雕梁画栋,与拔地而起的现代楼宇相映成趣,恰似时光交织的锦绣,诉说城市文脉传承与发展的交响。
《鲤鱼塘水库—开州人民生命之源》
作者:吴浪
作品简介:鲤鱼塘水库是以城镇供水为主,结合发电、灌溉等功能的综合性水库,为数十万开州城区居民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水源保障。
《翠谷流韵》
作者:洋仁勇
作品简介:这幅《翠谷流韵》油画,呈现的是渠江支流山水间石桥流水景致,借艺术笔触呈现生态治理硕果。在河长制守护下,溪流清澈,石桥静卧。两岸绿植繁茂,瀑布添灵动,展现生态治理让自然山水焕发生机,绘就人与自然相融的美好画面,是生态保护成果在艺术中的生动呈现 。
《一河碧水两岸青》
作者:黄爽
作品简介:该作品以写意油画形式,呈现河长制守护下的河畔生态图景。河流蜿蜒穿境,两岸绿野、村庄错落,展现河湖治理后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成果,诠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传递河长制赋能生态、润泽民生的积极意义。
《沱江河畔》
作者:尹霞
作品简介:《沱东河畔》以水墨长卷绘就城市风貌,从高空视角展现沱江东岸景致。蜿蜒江流穿城而过,桥梁横跨、建筑错落,城市轮廓与自然河道交融。创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建筑肌理、江水波纹,将现代都市的蓬勃与沱江的灵动相糅,呈现沱东河畔独特的地理与人文交融之美,记录这片土地的发展脉络与自然诗意。
《河长制里护江秀,画笔端中绘水悠》
作者:彭杰
作品简介:这幅画作以保护长江为主题,色彩绚丽夺目。画面中,长江奔腾贯穿,两岸城市与自然交相辉映。桥梁横跨江面,象征着发展与联通 ;船只航行其上,寓意着长江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河长制在长江保护中意义重大,就如画作里秩序井然的景象一般,它构建起责任体系,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守护长江生态。画家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元素,展现长江的活力与魅力,呼吁大家在河长制引领下,共同守护长江的碧水清波,让长江永葆生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夕照湿地·人水相依》
作者:包红琼
作品简介:这幅画以广安市邻水县湿地公园为背景,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宁静美景。金色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市民们悠闲地在湖边散步,或驻足观赏,或轻声交谈,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作品通过温暖的色调,传递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逸。
《共饮一江水,共建幸福河》
作者:廖梓伊
作品简介:这幅画展现了美丽的乡村风光:蜿蜒的河流穿村而过,两岸绿树农田相映成趣。河面上,几艘小船悠然行驶,农民劳作其间。画面下方,三位农民面带微笑,挥手致意,庆祝丰收。上方的文字“共饮一江水共建幸福河”寓意深远,表达了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整幅作品色彩鲜明,生机盎然,传递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三等奖获奖作品
《滔滔岷江》
作者:胡小川
作品简介:这幅描绘都江堰鱼嘴外江的写生作品,出自作者胡小川之手。岷江,战国时被李冰引水灌溉成都平原,使“水旱从人”,蜀地成“不知饥馑”的粮仓。作者自小饮岷江水、伴岷江水嬉戏成长,对岷江怀有深入骨髓的特殊情感,对水的意涵也有着独到理解。画中,外江呈现出温柔平和之态,江水泛起细腻波纹,江上老桥静静横跨,与朦胧远山共同勾勒出万千气象。水,作为生命之源,泽被万物的特质,借这方画面含蓄又有力地传递,尽显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深情与对水之精神的体悟 。
《翠谷人家》
作者:向思锦
作品简介:本作品以河流为视觉中心,碧水如镜,倒映天光山色。河畔绿草如茵,几间屋舍错落,背后青山巍峨、林木葱郁,天空白云点缀。色彩明快,笔触简洁,借河流串联起田园景致,营造出静谧悠然的乡村氛围,尽显自然之美。
《游水山色》
作者:方文华
作品简介:前锋山水景色宜人,描绘出一幅景美人和的优美画卷,让人陶醉于这山色之间。
《鸣钟静幽》
作者:向福林
作品简介:《鸣钟静幽》,布面油画,60×70cm,画于2024年10月27日。绘画位置:四川省武胜县鸣钟乡长滩寺河段。绘画天气:阳光明媚,有微风。
《水天一色》
作者:肖建军
作品简介:傍晚走近嘉陵江,阵阵微风拂面,带来些许凉意。江面开阔,放眼望去,近似与于球面的曲线显得十分柔和,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舒适。在这里,一步即是一景。江景随着你步伐的向前而不断延,伸直至江水尽头,时间深处。而在傍晚的江面,波光粼粼,浮光掠影,光与水的美妙协作,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傍晚走近嘉陵江,阵阵微风拂面,带来些许凉意。江面开阔,放眼望去,近似与于球面的曲线显得十分柔和,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舒适。在这里,一步即是一景。江景随着你步伐的向前而不断延,伸直至江水尽头,时间深处。而在傍晚的江面,波光粼粼,浮光掠影,光与水的美妙协作,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水畔 守水域清澄》
作者:朱晋亿
作品简介:画中呈现出的水域是以长江为主,桥以重庆标志性建筑千厮门大桥为原型,桥梁横跨、船只静泊,交织出人与自然的相依。而远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打破了这一份宁静,给城市带来了不属于的东西。因此,水域作为自然的“生命之源”,承载着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怀揣珍视之心,像呵护画中灵动水色一般,守护水库,让清澈水流永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长卷,留住这方纯净天地。
《携手共建,幸福长江》
作者:冯湘芮
作品简介:作品展示了长江边的市民的幸福一生,左上角是童年的愉快时光,右手边这幅图是一家四口的幸福时刻,左偏下的这幅图是老年时的惬意生活。此外,作品还描绘了百塔、钟鼓楼等标志性建筑。象征和平幸福的白鸽从上空飞过,一幅安乐的景象。
《秋水》
作者:张晓勇
作品简介:胡市镇濑溪河洞子口电站,描绘了夏季河水漫堤的场景。
《沱江边的甘露寺》
作者:朱勇攀
作品简介:作品以传统山水笔法绘就,展现古渡风貌。画面中,山水相依,古渡遗韵与现代元素(如岸边摩托)交融。灵感源于对岁月流转、古今对话的思考,借山水之形,传古渡历史厚重与当下生机。以水墨淡彩晕染,勾勒山峦、树木、舟船,力求在传统意境里,呈现时光沉淀后的鲜活与静美,让观者于古渡景致中,感受历史延续与时代脉动。
《资阳野人滩》
作者:陈佳
作品简介:《资阳野人滩》以水彩绘就资阳江畔景致,画面中,远山朦胧含黛,江面波光与薄雾交融,村落错落、舟楫点缀。创作者借轻柔笔触与淡雅色调,将野人滩的宁静与资水流域的烟火气息相糅,展现这片土地的自然韵致与人文底蕴,让观者透过朦胧水色,感受资阳江畔独特的诗意与生活温度。
《桂兴镇河长制绘画》
作者:向运安
作品简介:龙洞河五里分支,这幅绘画中,蜿蜒的溪流在山谷间流淌。溪水清浅见底,形态灵动自然,沿途的石块错落有致,溅起层层水花。两岸草木葱茏,雾气朦胧,渲染出静谧悠远的氛围。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河流的神韵,展现出山野间独特的生机与诗意,宛如一首流淌的自然赞歌。
《沱东印象》
作者:范义军
作品简介:《沱东印象》以细腻油画笔触,勾勒黄昏时分沱东景致。落日熔金,余晖洒在江面,城市轮廓在朦胧中若隐若现,近景草植晕染出淡紫层次。画家捕捉这一瞬的温柔光晕,将自然与城市交融,留存沱东独有的日暮诗意,让观者沉浸式感受这片土地黄昏时的静谧与浪漫。
《芳堤》
作者:林琳
作品简介:这幅油画描绘了春日故园河畔的生机。潺潺河水映着天光,粼粼流淌。一座静卧的桥连接两岸,是画面的焦点与纽带。岸坡上,初绽的野花与新绿的小草蓬勃生长,星星点点,随风摇曳,为河岸披上鲜嫩的春装。作品捕捉了春天特有的清新与活力,通过桥、水、花草的和谐构图,传递出家园的宁静、温暖与自然万物复苏的喜悦,是一曲献给春日故园的视觉诗篇。
《轨道交通资阳线横跨雁溪湖》
作者:钟怡帆
作品简介:作品聚焦轨道交通资阳线横跨雁栖湖,描绘钢铁长龙矗立于潋滟湖光之上。远方山峦如黛,近处水鸟振翅掠过芦苇丛,轨道桥梁坚实的倒影在澄澈水面中荡漾如画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延伸,更是对和谐共生的无声礼赞——在车轮与波浪的合奏中,工程之美与自然之韵于此交融共生,彰显人类智慧为河湖画卷所增添的崭新诗意。
《江清水靓川渝》
作者:陈武强
作品简介:画面以朱沱镇涨谷水库岸边人家为创作原型,清澈的水面、岸边的花草树木及农家小院白墙黛瓦……通过岸边这一小景的描绘,展示出川渝河湖建设过程中的精彩瞬间,突出人水和谐共生理念。作品体现出川渝河湖生态面貌、河湖长制工作亮点,反映和展示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成效。展现出川渝两岸人水和谐、生态宜居、兴业富民的美好景象等。
《共饮一江水,共建幸福河》
作者:刘诗倩
作品简介:这幅版画以河流及其沿岸景象为主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画面。画面上方,现代城市建筑隐约可见;河中船只穿梭,岸边人们辛勤劳作,传统生活方式跃然纸上。文字“共饮一江水,共建幸福河”强调了环境保护与共同发展的理念。整体风格简洁有力,黑白对比鲜明,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家乡的御临河》
作者:卢佳颖
作品简介:这幅画作围绕“共饮一江水,共建幸福河”主题,生动呈现了御临河畔的美好生活场景。河水蜿蜒,穿村而过,赋予村庄灵动与生机。河边,人们或是惬意露营,或是自在活动 ,屋内亦有温馨相聚的画面。 色彩明快丰富,展现出河流滋养下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呼吁大家携手守护御临河,维护这份美好,让幸福之河长流不息。
《幸福河》
作者:陈子艺
作品简介:母亲河,幸福河,宜居河。
《川渝遥思》
作者:杨悛雅
作品简介:这幅画以广安武胜,重庆“渝”地为背景,描绘独特山水与桥梁景观,河流上小船悠悠,两位人物隔空伸手,似传递思念、联结情感。借渝水山水之景,抒发对远方、对故人情愫,展现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感交融,让观者在山水桥梁间,体会那份跨越空间的牵挂与眷恋 。
《水韵长江:共护生态绮梦》
作者:向藜
作品简介:这幅作品展现了长江生态之美与保护意义。画面中,灵动的江豚在水波间嬉戏,它们是长江生态系统的珍贵成员,象征着长江水域蓬勃的生命力。头戴花环的女性形象,柔美而富有生命力,寓意着长江如母亲般滋养万物。右侧独特的水龙头与水滴造型区域,勾勒出陆地的动植物景观,展现长江水源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润泽。呼吁大众关注长江生态现状,警惕水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携手守护长江这一生命的摇篮,让长江的生态之美永续流传。
优秀奖获奖作品
《江畔人家》
作者:何金军
作品简介:此幅《江畔人家》国画以渠江为蓝本,以水墨为骨、色彩为韵,勾勒出江畔人家诗意图景。画面以淡墨渲染山峦,云雾缭绕间,既表现出山水的空灵悠远,又与近景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凸显了河长制守护河道生态的责任与担当,唤起大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与重视,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天池湖》
作者:王立佳
作品简介:作品描绘的是天池湖美丽的景色,传达我对天池湖的热爱,工作的热爱。
《我爱长江水》
作者:方昱为
作品简介:此绘画作品紧扣“川渝河长制五周年”主题,从展现长江生态保护成果落笔,图中以女性代表美丽的长江母亲,下方白鹭和上方白鳍豚、中华鲟代表经过长江生态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珍稀物种又出现在长江生态圈。画面以天的蓝、水的绿“蓝绿色”为主色调,突出山更青、水更绿,四周点缀泸州市花——桂花,右下方是泸州长江地标性建筑“东门口”城楼,凸显泸州特色,背景与主体相呼应,把握了画面的平衡感。集中体现泸州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碧水长歌绕巴蜀》
作者:于义敏
作品简介:此作品生动展现了川渝两地跨界河流的秀美风光。画面中,清澈的河水蜿蜒流淌,两岸绿树成荫,山峦叠翠,生机盎然,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表达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川渝人民携手守护绿水青山的真实写照,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生态理念。
《美丽邻水》
作者:游雨晰
作品简介:《美丽邻水》用丰富元素展现邻水风貌。展现了邻水对河道治理建设的良好成果,画面主要表现邻水的山水,其次还有 “酒” 罐、果蔬等,人物生动,“美丽邻水” 字样醒目。将邻水的地标(八角楼、御临河等 )、物产(脐橙 )融入创作,以独特视角呈现家乡的风土人情与魅力,传递对邻水的热爱。
《青空下的静流》
作者:胡晓靖
作品简介:这幅水彩画展现宁静自然风光,蓝天缀白云,湖面如镜,倒映天地与岸边葱郁林木。笔触轻盈,色彩清新,以简洁明快的构图,传递出闲适静谧氛围,让观者仿若置身这方悠然天地,暂忘喧嚣,沉浸于自然之美与平和之中。
《共护河湖》
作者:唐媛
作品简介:这幅作品以斑斓的色彩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画面中,清澈的河流蜿蜒流淌,岸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呼吁人们珍惜水资源、践行环保行动。整幅作品既展现河湖的生态之美,也承载着“人人参与、共护家园”的深切期盼,激发观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责任感。
《水脉同心映韶华》
作者:褚小芳
作品简介:以综合材料绘画解构,金色水波荡漾出跨界河流的地理脉络,层叠树脂凝结碧波治理的切片,荧光星辰在锦鳞中闪烁成生态修复的年轮。三条渐变色锦鲤自漩涡中心腾跃,橙红鱼首铭刻文化记忆,星紫鱼身漫射产业转型的虹彩,游弋的小鱼群化作沿岸百姓的笑颜。指纹沟壑既是江河治理的合力轨迹,亦是两地共绘生态蓝图的同心纹。
《光影荷踪》
作者:赵珞晞
作品简介:夏天来了,荷花也快开了,绿水青山,美哉。
《江畔华章》
作者:鲁垚
作品简介:这幅作品以瑰丽的色彩交响描绘长江之滨的时空对话。近景处,层叠绽放的粉荷以工笔晕染技法铺陈,既隐喻“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文精神,又与中景青灰色调的飞檐斗拱形成质感碰撞。“人民解放纪念碑”的刚直线条犹如历史坐标,在缭绕云烟间若隐若现。江心一叶扁舟与凌空飞架的钢铁虹桥形成跨越时空的凝视:前者承载着“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诗意传统,后者则用几何结构切割着橙红渐变的霞光,将现代工业美学注入水墨意境。画面通过莲花(自然)、古建(历史)、桥梁(当代)的三重叙事,以流淌的江水为脉络,构建出生态、文化、技术共生的视觉史诗,最终在燃烧般的暮色中达成震撼人心的和谐,既是长江母亲河千年文脉的当代显影,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隐喻性表达。
《长河载梦越古今》
作者:唐苑茜
作品简介:本作品是根据重庆在这几十年间的变化创作而成:重庆在长江的孕育下逐渐从土砖房变成一座座高楼,从简陋的出行工具变成在楼中穿梭中的轻轨和在马路上疾驰的“黄色法拉利”,而镶嵌在山城天际线的长江索道依然存在。江水贯穿画面中央,见证重庆从老城岁月迈向现代都市的历程。长江不仅是地理纽带,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脉络,它孕育着.滋养着重庆,诉说着山城与江水之间相依相伴的动人故事。
《渠江·印象》
作者:洋仁勇
作品简介:雨后渠江河流,蓝天白云,微波粼粼,眺望远处青山,俯看身旁花草,是流淌的诗意与自然的赞歌。作品主要描绘江水之灵动,展现渠江周围环境独特风貌,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无限遐想。同时关注河流生态,提醒我们珍惜水资源,守护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渠江白塔公园》
作者:洋仁勇
作品简介:这幅《渠江白塔公园》油画,呈现河畔古塔静立景致。得益于河长制治理,渠江水清岸绿,倒映蓝天白云与城市轮廓。历史古韵与生态新貌交融,展现河长制守护下,渠江生态之美,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见证治理成效与时光沉淀的温柔。
《金波映湖润泽八荒》
作者:汪文凤
作品简介:《金波映湖润泽八荒》画面描绘村外河畔油菜花金黄如金波,倒映湖面的明艳场景。整个画面聚焦湖岸春天的景致,湖水滋润岸边草木、田野庄稼,带来勃勃生机。河湖对远方大地的滋养,展现其润泽八荒的力量。赞美河湖无私奉献、孕育万物的高尚品格。
《华蓥山下渠水清》
作者:周瑜
作品简介:《华蓥山下渠江清》以国画艺术形式表现,苍劲的华蓥山群峰,云雾中隐现游击队员身影;渠江如血带蜿蜒,衔接朝阳。江水、霞光与山花使用胭脂红,致敬《红岩》"血染渠江红"的悲壮。固有草堂记苦难,峰峦铸忠骨,一江血色照汗青。
《清清溪水入渠江》
作者:周瑜
作品简介:作品以《清清溪水入渠江》为题,聚焦河长制带来的生态变迁,将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相融合。通过描绘渠江流域溪水潺潺、青山环绕、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既展现了河长制在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传达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表达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赞美与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鸟儿用翅膀选择的生态天堂》
作者:曾海峰
作品简介:描绘了古宇湖群山如黛,云雾缭绕,湖面波光潋滟,与山色交融成趣,水鸟翩跹掠过,或轻点涟漪,或悠然栖息,尽显生态之美,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
《鸢飞鱼跃,水清岸绿》
作者:涂欣佑
作品简介:我的家,在长江边上。近年来长江的水越来越清澈了,妈妈说这与河湖保护工作息息相关。长江禁渔后,好多鱼儿都回来了,在滨江堤防上驻足,能看见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近几年,每到冬天都有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红嘴鸥选择在这里过冬。我们的长江现在是鸢飞鱼跃、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我爱我的家乡!
《石堰锁碧,河韵悠长》
作者:刘勇
作品简介:高洞石河堰,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永远村,为东北-西南走向,建于20世纪60年代。位于龙溪河上,弧形堰,长约64米。堰坎宽约0.5-1米,为60年代所修建。主要是拦截龙溪河水灌溉农田。河堰反映了当时的水利和农业生活状况。
《云水谣》
作者:曾莉
作品简介:清晨的沱江被晨曦唤醒,淡金光芒如新磨的金箔,正缓缓镀过水面,仿佛连流淌的河水也染上了初醒的柔软。这沱江之晨,在鸟翅划开的流云与河面碎金的合奏中苏醒,万物初醒,万物自在。水天之间浮动着生命那无羁的灵光——鸟儿每一次舒展的翅膀,都是对广宇无声的赞颂,在浩渺中刻下微渺却自由的痕迹。
《春天的铜钟河》
作者:李玉梅
作品简介:春意渐浓,铜钟河两岸姹紫嫣红的花海已然泼洒开来,远远望去,真如一大匹流动的彩色丝绸铺展于大地之上。微风过处,花浪轻盈起伏,粉樱似霞,金英若星,织就了斑斓的锦缎。河水则如一枚穿行在锦缎中的银梭,悄然缝合着两岸的芳菲——这分明是春天以大地为机杼,正用无声的巧思织造它最华丽的篇章。
《河畔时光绘》
作者:尹佳婷
作品简介:石桥静卧河面,绿树成荫,河岸边,茶铺桌椅错落,身着闲适服饰的行人围坐或执杯轻抿,或专注垂钓,不远处孩童嬉笑奔跑,为画面注入鲜活生机,线条疏密有致,将动态的欢愉与静态的闲适巧妙融合,既有茶客的恬淡时光,又有垂钓者的悠然自得,更有嘻戏人群的热闹情景,谱写一曲河畔生活的抒情诗,定格人间烟火的温柔瞬间。
《沱江河畔》
作者:罗佳
作品简介:作品是以初春时节沱江河畔油菜花开为主题的丙烯画作品。沱江河水悠悠流淌,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穿过画面。河畔两岸的油菜花竞相开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湖中倒影的油菜花,仿佛泛起的层层金色波浪,远景的天空湛蓝如宝石,中景的灰白色高架桥巍然屹立与近景一大片一大片的黄色油菜花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日画卷。
《碧水润城》
作者:严雅榆
作品简介:作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精神内核,以写意水墨重构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图景。近景的沱江采用勾、染法表现,中景以汁绿与石青叠染传统民居与葱郁林带,远景以简练笔触勾勒现代城市轮廓,楼群似青山绵延,在氤氲云气中与古镇形成时空对话。通过传统城镇与现代都市依水共存的视觉叙事,传递“以水为媒”的可持续发展观。
《清粼粼的九曲河》
作者:方从礼
作品简介:《清粼粼的九曲河》以水彩绘就河畔景致,近树葱郁、远处古建错落,河水波光隐现。画面借朦胧笔触,将自然生机与人文底蕴交融,呈现九曲河独特的宁静与诗意,唤起观者对水乡、对古韵流淌之河的美好遐想,定格一方水土的温婉风姿。
《三贤骄影》
作者:朱玲
作品简介:池水微波粼粼,轻风拂动;山石沉稳、古木静立、亭阁安详;动静交织,和谐共生。是自然造化与人文建筑的和谐共鸣。它以树影为墨,丘壑为纸,亭台为笔,花木为彩,三贤精神为魂,绘就了一幅既具巴蜀地域特色,又蕴含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立体水墨画卷。漫步其中,既可领略山水之清幽,亦可感悟文脉之绵长,是城市中一处难得的诗意矫影。
《河畔椒红迎丰收》
作者:张竞玮
作品简介:作品以农民画的手法,描绘了沱江河畔农户房前屋后晾晒辣椒的场景,碧波荡漾、椒艳似火,表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
《溪》
作者:蒋鹏
作品简介:作品规格:18.5cm*25cm喜爱家乡恬淡素雅的风景,为体现这样的氛围,这幅画中山石施以单纯的墨色,树木也用极淡的褐色点染,只对穿桥而过的溪流添加绿色,给观画者带来一丝清凉与宁静。
《古渡碧波》
作者:廖开树
作品简介:《古渡碧波》以传统水墨绘古渡景致,山水相依间,江面波光隐现,渡口水榭、舟船点缀。题诗“古渡碧波”,添文化韵味,借山水、古渡、碧波,传递出岁月沉淀的宁静与悠远,尽显古典山水意境,是对古渡人文与自然之美的诗意呈现。
《锦江》
作者:樊宸宁
作品简介:这幅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清澈小溪穿园而过,孩子戏水、垂钓,鸟儿相伴,周边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等标语,传递守护青山绿水、营造美好家园的环保理念,用童真视角呼吁爱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