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河长制5周年】绘画入选作品展②
8月20日,“川渝河长制五周年”主题绘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正式进入网络投票环节。自活动启动以来,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众多绘画创作者以笔为媒,将川渝地区河湖生态的变迁、治水护水的故事浓缩于画卷之中。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展示部分优秀绘画入选作品,一同感受笔墨间流淌的人水情深与生态之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入围作品中的部分作品吧。
《芳堤》
作者: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分局 林琳
作品简介:这幅油画描绘了春日故园河畔的生机。潺潺河水映着天光,粼粼流淌。一座静卧的桥连接两岸,是画面的焦点与纽带。岸坡上,初绽的野花与新绿的小草蓬勃生长,星星点点,随风摇曳,为河岸披上鲜嫩的春装。作品捕捉了春天特有的清新与活力,通过桥、水、花草的和谐构图,传递出家园的宁静、温暖与自然万物复苏的喜悦,是一曲献给春日故园的视觉诗篇。
《江畔华章》
作者:重庆文理学院 鲁垚
作品简介:这幅作品以瑰丽的色彩交响描绘长江之滨的时空对话。近景处,层叠绽放的粉荷以工笔晕染技法铺陈,既隐喻“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文精神,又与中景青灰色调的飞檐斗拱形成质感碰撞。“人民解放纪念碑”的刚直线条犹如历标缭绕云烟间若隐若现。江心一叶扁舟与凌空飞架的钢铁虹桥形成跨越时空的凝视:前者承载着“孤帆远影碧空尽”传统,后者则用几何结构切割着橙红渐变的霞光,将现代工业美学注入水墨意境。画面通过莲花(自然)、古建(历史)、桥梁(当代)的三重叙事,以流淌的江水为脉络,构建出生态、文化、技术共生的视觉史诗,最终在燃烧般的暮色中达成震撼人心的和谐——既是长江母亲河千年文脉的当代显影,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隐喻性表达。
《光影荷踪》
作者:岳池县凤山小学
赵珞晞作品简介:夏天来了,荷花也快开了,绿水青山,美哉。
《鸟儿用翅膀选择的生态天堂》
作者:隆昌市古湖景区管理委员会 曾海峰
作品简介:描绘了古宇湖群山如黛,云雾缭绕,湖面波光潋滟,与山色交融成趣,水鸟翩跹掠过,或轻点涟漪,或悠然栖息,尽显生态之美,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
《山清水秀 水美成都》
作者:四川天府新区民间河长团 (公园城市学府清流护河队) 何钰涵
作品简介:这幅作品以 “山清水秀 最美成都” 为主题,绘有熊猫嬉戏于河流间,搭配古建山水。借成都水利景观,呼应 “共饮一江水”,展现水生态治理成果,传递人水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为川渝幸福河建设添彩 。
《河畔青春行》
作者:达州市开江县新宁镇沙坝综合学校 刘子菡作品简介:这幅作品以川渝河畔为场景,展现青春探索。人物或交流、或指引,传递求知互动氛围。河流、桥梁、城市建筑与自然元素交融,熊猫、缆车点缀,呈现兼具活力与地域特色的画面,诠释青春在河畔边的求知与游历之趣。
《水脉同心映韶华》
作者:成都大学 褚小芳
作品简介:以综合材料绘画解构,金色水波荡漾出跨界河流的地理脉络,层叠树脂凝结碧波治理的切片,荧光星辰在锦鳞中闪烁成生态修复的年轮。三条渐变色锦鲤自漩涡中心腾跃-橙红鱼首铭刻文化记忆,星紫鱼身漫射产业转型的虹彩,游弋的小鱼群化作沿岸百姓的笑颜。指纹沟壑既是江河治理的合力轨迹,亦是两地共绘生态蓝图的同心纹。
《展川渝风韵 颂时代新风》
作者:内江市第五小学 罗近苹
作品简介: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是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末年,由公孙述所建。白帝城盛产水果主要是奉节脐橙。奉节脐橙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而闻名,是重庆奉节的特产之一。其以山地为主,拥有三峡河谷长日照,从而为柑橘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当地经济带来发展。愿人人参与河湖保护,共建共享幸福河湖!
《古渡碧波》
作者:雁江区美术家协会 廖开树
作品简介:《古渡碧波》以传统水墨绘古渡景致,山水相依间,江面波光隐现,渡口水榭、舟船点缀。题诗“古渡碧波”,添文化韵味,借山水、古渡、碧波,传递出岁月沉淀的宁静与悠远,尽显古典山水意境,是对古渡人文与自然之美的诗意呈现。
《河长制里护江秀,画笔端中绘水悠》
作者: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彭杰
作品简介:这幅画作以保护长江为主题,色彩绚丽夺目。画面中,长江奔腾贯穿,两岸城市与自然交相辉映。桥梁横跨江面,象征着发展与联通 ;船只航行其上,寓意着长江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河长制在长江保护中意义重大,就如画作里秩序井然的景象一般,它构建起责任体系,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守护长江生态。画家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元素,展现长江的活力与魅力,呼吁大家在河长制引领下,共同守护长江的碧水清波,让长江永葆生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福河水畔 守水域清澄》
作者:重庆文理学院 朱晋亿
作品简介:画中呈现出的水域是以长江为主,桥以重庆标志性建筑千厮门大桥为原型,桥梁横跨、船只静泊,交织出人与自然的相依。而远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打破了这一份宁静,给城市带来了不属于的东西。因此,水域作为自然的“生命之源”,承载着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怀揣珍视之心,像呵护画中灵动水色一般,守护水库,让清澈水流永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长卷,留住这方纯净天地。
《水韵长江:共护生态绮梦》
作者: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向藜
作品简介:我这幅作品展现了长江生态之美与保护意义。画面中,灵动的江豚在水波间嬉戏,它们是长江生态系统的珍贵成员,象征着长江水域蓬勃的生命力。头戴花环的女性形象,柔美而富有生命力,寓意着长江如母亲般滋养万物。右侧独特的水龙头与水滴造型区域,勾勒出陆地的动植物景观,展现长江水源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润泽。我想呼吁大众关注长江生态现状,警惕水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携手守护长江这一生命的摇篮,让长江的生态之美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