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创新推出项目开工“一件事”

  • 2025年04月03日 08时39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成都市青白江区深入贯彻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要求,聚力落实“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任务,结合本地企业实际需求,创新推出项目开工“一件事”,报建时间由平均9个月压减至半年,企业从拿地到办理开工手续时间从平均65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内,实现10天9证连发,大幅提高企业服务效率。

    一、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一是聚焦问题寻对策。聚焦产业园区项目“供地久”“开工慢”等难点、堵点问题,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及时召集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组建解难题工作专班,针对性提出解决举措,对症下药。二是协同联动聚合力。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国动、审批等15个职能部门联合3个园区管委会和冷链物流产业,创新推出“园区产业化项目开工‘一件事’联审联批服务模式”,将开工前涉及的审批事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三是线上线下同标办。实行主动预审查,改变过去没有申请不审查、材料不全不审查等被动工作模式,“跳出窗口”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规范线上线下审查标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走流程、无差别服务。

    二、大力优化流程,全面提升审批质效。一是拿地前靠前咨询。企业投资协议签订后2个工作日内,由园区管委会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前期联合咨询会议,并创建“一企一群”项目微信服务专班群,为企业提供土地条件、规划设计、项目报建等全领域咨询指导服务。二是等地中联合预审。项目合规性生成后,供地审查前,进入项目联合预审阶段,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政府办(区国动办)同步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工程建设许可人防设计审查等申报材料进行联合预审;区住建局、区审批和营商环境局同步对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备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开工前事项的申报材料开展联合预审。三是拿地后联审联批。待项目单位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缴清土地出让价款和相关费用后,即可申请开工前9个主线事项的联审联批手续,区级相关部门加速审批,实现证照联发。将开工前的立项用地、工程建设、施工许可等3个阶段事项整合为1个阶段,确保企业在拿地后10个工作日内取得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凭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规划方案审查意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9项审批结果文书。

    三、拓展增值服务,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一是改革创新提效能。聚焦园区产业项目发展瓶颈,创新项目开工“一件事”,通过“靠前咨询、联合预审、联审联批”等服务模式,大幅压减申请材料及项目报建时间,助力项目早开工、早达效。二是聚合增值强服务。政府部门在为企业提供审批事项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服务的基础上,叠加咨询辅导和联合预审等增值化服务,充分利用企业等待土地手续的“空档期”,做好“一企一群”靠前辅导咨询,主动介入为项目提供开工事项联合预审并给予实质性技术指导,为后续开展联审联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开工前申请材料由29份压减至16份、压缩率44.8%,审批效率提升84.6%。三是涵养生态聚产业。聚焦冷链物流产业提升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推行属地管委会、土地供应部门、事项审批部门、项目投资企业“四位一体”协同配合、高效推进项目“开工一件事”政策落地,不断丰富项目建设服务场景,推动服务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冷链物流和新型工业企业在青白江积聚成势、集群发展。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市青白江区创新推出项目开工“一件事”

  • 2025年04月03日 08时39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成都市青白江区深入贯彻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要求,聚力落实“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任务,结合本地企业实际需求,创新推出项目开工“一件事”,报建时间由平均9个月压减至半年,企业从拿地到办理开工手续时间从平均65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内,实现10天9证连发,大幅提高企业服务效率。

    一、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一是聚焦问题寻对策。聚焦产业园区项目“供地久”“开工慢”等难点、堵点问题,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及时召集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组建解难题工作专班,针对性提出解决举措,对症下药。二是协同联动聚合力。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国动、审批等15个职能部门联合3个园区管委会和冷链物流产业,创新推出“园区产业化项目开工‘一件事’联审联批服务模式”,将开工前涉及的审批事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三是线上线下同标办。实行主动预审查,改变过去没有申请不审查、材料不全不审查等被动工作模式,“跳出窗口”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规范线上线下审查标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走流程、无差别服务。

    二、大力优化流程,全面提升审批质效。一是拿地前靠前咨询。企业投资协议签订后2个工作日内,由园区管委会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前期联合咨询会议,并创建“一企一群”项目微信服务专班群,为企业提供土地条件、规划设计、项目报建等全领域咨询指导服务。二是等地中联合预审。项目合规性生成后,供地审查前,进入项目联合预审阶段,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政府办(区国动办)同步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工程建设许可人防设计审查等申报材料进行联合预审;区住建局、区审批和营商环境局同步对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备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开工前事项的申报材料开展联合预审。三是拿地后联审联批。待项目单位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缴清土地出让价款和相关费用后,即可申请开工前9个主线事项的联审联批手续,区级相关部门加速审批,实现证照联发。将开工前的立项用地、工程建设、施工许可等3个阶段事项整合为1个阶段,确保企业在拿地后10个工作日内取得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凭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规划方案审查意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9项审批结果文书。

    三、拓展增值服务,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一是改革创新提效能。聚焦园区产业项目发展瓶颈,创新项目开工“一件事”,通过“靠前咨询、联合预审、联审联批”等服务模式,大幅压减申请材料及项目报建时间,助力项目早开工、早达效。二是聚合增值强服务。政府部门在为企业提供审批事项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服务的基础上,叠加咨询辅导和联合预审等增值化服务,充分利用企业等待土地手续的“空档期”,做好“一企一群”靠前辅导咨询,主动介入为项目提供开工事项联合预审并给予实质性技术指导,为后续开展联审联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开工前申请材料由29份压减至16份、压缩率44.8%,审批效率提升84.6%。三是涵养生态聚产业。聚焦冷链物流产业提升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推行属地管委会、土地供应部门、事项审批部门、项目投资企业“四位一体”协同配合、高效推进项目“开工一件事”政策落地,不断丰富项目建设服务场景,推动服务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冷链物流和新型工业企业在青白江积聚成势、集群发展。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