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区:推动解决百姓关注的河湖问题

  • 2025年03月13日 14时05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近日,《中国水利报》第3版刊登了《成都武侯区建立完善‘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推动解决百姓关注的河湖问题》的报道,讲述了成都武侯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河长制工作上的积极作用,推动辖区水生态持续向好。现将原文摘抄于此,以飨读者。

    如何打造社会共治的河湖管护治理格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探索建立“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巡河监管、履职监督、问题交办、跟踪问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辖区水生态持续向好,形成守护绿水青山的强大合力。

    政协监督员上岗履职

    “第一次巡河时,我发现黄堰河潮音水岸段有垃圾堆积,立即通过‘武侯护水达人’小程序上报,问题当天就得到处理。”回忆起成为监督员的经历,陶勇仍难掩激动。这位从事城市规划多年的政协委员,如今每周至少巡河两次,手机里存着上百张河道对比图。

    2022年11月,武侯区作为四川省首个试点,启动“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优势,推动河湖长制工作。8名特聘政协监督员上岗履职,认领锦江、江安河等7条河道,通过不定期巡查、监督基层河长履职,形成“三级河长+政协委员”的共治格局。

    武侯区制定出台“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试点方案,建立联合宣传、联合巡查、定期会商等一系列联动机制,筹建包括政协委员在内500余人的碧水联盟人才库,凝聚治水合力。

    “联合会诊”推动解决治水顽疾

    发现河流问题,就开展“联合会诊”。针对困扰周边居民的排口污染等涉水问题,武侯区政协组建“治水智囊团”现场协商。水务界委员详细了解排口及管网情况,法律界委员解读《河道管理条例》,水务部门负责人拿着工程图纸答疑。协商后,摸清问题具体情况,进行“追本溯源+全面纠错”治理。

    近年来,武侯区政协采取走访调研进部门、普法宣传进企业、政策制度进社区、有效协商进小区等多种方式,累计协助解决辖区内地铁施工违规排水等3个长期动态排污问题,协调解决五大花园小区管网病害等居民关注的基础设施问题,切实推动解决河湖顽疾。

    武侯区举办“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联合宣传日户外沙龙(蒲智芳 摄)

    为守护水清岸绿建言

    参与一线巡河,推动问题整改,积极建言献策……针对河湖管理保护问题,武侯区政协委员一方面可以通过“武侯区护水达人”小程序第一时间进行交办处理,形成问题闭环,还可以利用联席会议、联合巡查、督办交办等方式,协调多个有关部门推动相关问题,及时有效整改。近年来,武侯区政协委员累计参与巡河100余公里,发现、交办河道问题40余个。

    武侯区“宜居水岸”工程是成都市主城区第一个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的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武侯区政协专题调研小组多次专题调研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提出12条具体解决措施,推动重大水务工程建好、管好。

    武侯区政协还依托“坝坝会”“议事会”等平台,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将治水诉求转化为行动方案。2024年,武侯区河道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政协提案办结率100%,相关涉水提案均转化为治水实策。

    政协民主监督与河长制结合,既拓宽了履职渠道,也激活了全民护水的“神经末梢”。武侯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助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武侯区:推动解决百姓关注的河湖问题

  • 2025年03月13日 14时05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近日,《中国水利报》第3版刊登了《成都武侯区建立完善‘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推动解决百姓关注的河湖问题》的报道,讲述了成都武侯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河长制工作上的积极作用,推动辖区水生态持续向好。现将原文摘抄于此,以飨读者。

    如何打造社会共治的河湖管护治理格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探索建立“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巡河监管、履职监督、问题交办、跟踪问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辖区水生态持续向好,形成守护绿水青山的强大合力。

    政协监督员上岗履职

    “第一次巡河时,我发现黄堰河潮音水岸段有垃圾堆积,立即通过‘武侯护水达人’小程序上报,问题当天就得到处理。”回忆起成为监督员的经历,陶勇仍难掩激动。这位从事城市规划多年的政协委员,如今每周至少巡河两次,手机里存着上百张河道对比图。

    2022年11月,武侯区作为四川省首个试点,启动“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优势,推动河湖长制工作。8名特聘政协监督员上岗履职,认领锦江、江安河等7条河道,通过不定期巡查、监督基层河长履职,形成“三级河长+政协委员”的共治格局。

    武侯区制定出台“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试点方案,建立联合宣传、联合巡查、定期会商等一系列联动机制,筹建包括政协委员在内500余人的碧水联盟人才库,凝聚治水合力。

    “联合会诊”推动解决治水顽疾

    发现河流问题,就开展“联合会诊”。针对困扰周边居民的排口污染等涉水问题,武侯区政协组建“治水智囊团”现场协商。水务界委员详细了解排口及管网情况,法律界委员解读《河道管理条例》,水务部门负责人拿着工程图纸答疑。协商后,摸清问题具体情况,进行“追本溯源+全面纠错”治理。

    近年来,武侯区政协采取走访调研进部门、普法宣传进企业、政策制度进社区、有效协商进小区等多种方式,累计协助解决辖区内地铁施工违规排水等3个长期动态排污问题,协调解决五大花园小区管网病害等居民关注的基础设施问题,切实推动解决河湖顽疾。

    武侯区举办“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联合宣传日户外沙龙(蒲智芳 摄)

    为守护水清岸绿建言

    参与一线巡河,推动问题整改,积极建言献策……针对河湖管理保护问题,武侯区政协委员一方面可以通过“武侯区护水达人”小程序第一时间进行交办处理,形成问题闭环,还可以利用联席会议、联合巡查、督办交办等方式,协调多个有关部门推动相关问题,及时有效整改。近年来,武侯区政协委员累计参与巡河100余公里,发现、交办河道问题40余个。

    武侯区“宜居水岸”工程是成都市主城区第一个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的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武侯区政协专题调研小组多次专题调研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提出12条具体解决措施,推动重大水务工程建好、管好。

    武侯区政协还依托“坝坝会”“议事会”等平台,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将治水诉求转化为行动方案。2024年,武侯区河道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政协提案办结率100%,相关涉水提案均转化为治水实策。

    政协民主监督与河长制结合,既拓宽了履职渠道,也激活了全民护水的“神经末梢”。武侯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助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