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联动破壁垒,跨界河流水清清
——巴中市南江县探索建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巴中市南江县探索建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摘要】南江境内共有跨界河流9条,分别是南江河、恩阳河、焦家河、罗平河、寨坝河、关田河、黄家河、双河、关路淡,主要涉及广元市旺苍县,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恩阳区等县区,在跨界河流管护中主要存在交流不深、协作不多、效果不好等问题。为破解跨界河流管护难题,在2018年,南江县先后与上述毗邻县区签订了《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框架协议》,为确保协作机制有效运转、协作举措走深走实,南江县结合跨界河流管护实际,与毗邻县区通过加强交流沟通、开展联合巡查、互通问题线索、召开联席会议、修订框架协议等方式,持续加强跨界河流区域联防联控协作,区域水环境显著提升。
【关键词】河湖长制、跨界河流、区域协作、生态保护
【引言】跨界河流是毗邻区域间共同的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好跨界河流对流域内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也能极大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因此,加强跨界河流管护联防联控,统筹上下游、左右岸高效协作,是破解跨界河流管护问题的一项有力举措。本文旨在通过介绍跨界河流区域联防联控的主要举措、工作成效、经验启示,深刻揭示加强区域统筹协调对于跨界河流管理保护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背景情况
南江境内共有跨界河流9条,分别是南江河、恩阳河、焦家河、罗平河、寨坝河、关田河、黄家河、双河、关路淡,主要涉及广元市旺苍县,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恩阳区等县区。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之前,在跨界河流涉河涉水问题监管处置上囿于地域限制,主要存在各自为政、各管一段、协调不畅等问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之后,南江县率先与广元市旺苍县签订《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防联控协作协议》,南江县作为跨界河流区域联防联治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为全市破解跨界河流管理保护难题提供了有益经验,跨界河流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显著提升。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从无到有,做区域联防联控的“先行者”,区域协作有章可循。跨界河流管理保护重在做好流域统筹协调,为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南江县积极主动与广元市旺苍县沟通对接,就两县建立焦家河(东河)、罗平河、寨坝河、恩阳河(木门河)等跨界河流管理保护协作机制,进行积极会商。经过多次协商沟通,两县于2018年就区域间跨界河流管理保护事项达成一致并签订了《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框架协议》。一是建立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流域统一规划、同步治理、共同管护的新模式,共同编制跨区域水质保护规划,共同组织开展跨界流域水污染防治,联合开展以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的流域环境联合执法。二是建立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跨界河流水质同步监测,相互通报跨界河流水质监测数据,实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及时预警;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定期交流反馈,确保地区间信息畅通。三是建立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强化区域水环境应急协作,完善水污染防治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水环境质量预警。四是建立工作会商和交流机制。建立两地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席会议制度,相互交流防汛减灾、河湖长制、水环境治理等工作进展和经验,研究解决治理保护联动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协调跨界河流污染防治工作,共同落实流域上级河长交办事项,共同提高应急协调和处置能力。在与旺苍县实现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的基础上,南江县先后协调推动与通江县、巴州区、恩阳区等毗邻区域成功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框架协议》,至此南江境内9条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全面建立,实现了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机制从无到有,跨区域协作有章可循。
(二)从有到实,做区域联防联控的“践行者”,区域协作有名有实。机制有效运转,关键在于落实。2019年,我县原双桂乡向县河长制办公室反映旺苍县木门镇境内木门河(恩阳河)岸边一处砂石加工厂在进行砂石加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将生产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木门河(恩阳河)下游双桂乡河段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双桂乡多次向旺苍县环保部门反映该问题,但效果不佳。针对该问题,根据两县签订的《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框架协议》,南江县河长制办公室赓即与旺苍县河长制办公室对接,迅速启动跨界河流问题处置联动机制。由两县河长制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及乡镇到木门镇实地核查。经现场查看,双桂乡反映问题属实,为推动下步问题整改到位,两县在旺苍县木门镇召开《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席会议》,会议对砂石厂污水入河问题处置进行了研究,并就两县在跨界河流后续管护协作方面交换了意见。截至目前,我县先后与旺苍县、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等毗邻区域召开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席会议10余次,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查20余次,协作处置跨区域涉水问题20余个。按照《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框架协议》开展务实协作,不仅有效化解处置了跨区域涉水问题,更推动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从有名向有实转变。通过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协作,跨界河流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南江境内跨界河流断面水质类别均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已成为常态。
南江县、旺苍县召开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席会议
南江县、旺苍县联合核查木门河(恩阳河)砂石厂污染问题
南江县、通江县召开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管理保护座谈会
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查活动
(三)从实到新,做区域联防联控的“探索者”,区域协作与时俱进。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跨区域协作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区域协作新举措,修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框架协议》,持续创新协作方式,拓展协作内容。
一是建立禁渔协作机制,共同守护渔业资源。2020年,“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全面实施,我县与毗邻县区在前期区域协作基础上,探索建立“联合护渔”机制,将跨界河流禁渔工作纳入区域协作内容,互通涉渔线索,常态化开展护渔联合巡查执法行动。
在恩阳河(木门河)流域开展护渔联合巡查执法行动
二是建立度汛协作机制,合力筑牢安全防线。为加强跨界河流险情监测预警,实现左右岸、上下游险情处置协调联动,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县与毗邻县区进一步拓展协作内容,建立区域协作度汛机制,在雨情、险情、灾情方面实行信息互通共享,在汛期加强沟通联系,一遇险情,互相预警。必要时毗邻区域抢险应急队伍实行联合开展应急抢险。在防洪度汛日常工作中,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加强合作,共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确保跨界河流生态安澜。
三是建立司法协作机制,加大生态执法力度。南江县携手川陕四县区15部门积极开展米仓山腹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联合出台《关于建立跨区域生态司法执法协作机制合力加强米仓山腹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的意见》。生态司法执法协作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生态保护“两法衔接”工作,实现了跨区域生态保护联动执法,构建了线索移送、信息反馈等快速通道,形成了管护有制、打击有力、修复有径、预防有效的工作格局。
召开米仓山腹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联席会
经验启示
一是树立全局观念。跨界河流管理保护务必树立全局观念,不能将上下游、左右岸割裂开,要着眼于整个流域,通盘考虑和谋划跨界河流各项管护工作。二是主动对接沟通。要积极主动与毗邻区域对接沟通,特别是河流下游更要主动思谋,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加强区域统筹协调,凝聚起跨区域管护合力。三是深化务实协作。协作机制的建立只是开始,跨界河流管理保护工作要出实效,区域之间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深化务实协作,并一以贯之,持续推进各项制度真正落地见效。四是探索机制创新。要将发展的眼光运用到跨界河流管理保护具体工作中,因水制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健全协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区域协作能力持续提升。
跨界河流南江河
跨界河流罗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