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方式能否更便捷?代表委员支招——
做好“加减法” 推动家庭消费焕新升级
做好“加减法” 推动家庭消费焕新升级
你点题我代言
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商品种类能否增加?补贴方式能否更便捷?……1月19日,四川日报全媒体继续推出“你点题我代言——问政四川网友@代表委员共议两会热话题”活动。聚焦网友关心的消费领域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高增安和省政协委员、四川家福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映平,他们表示,要做好“加减法”,不断推动家庭消费焕新升级。
做加法:细化补贴商品范围,重视提升消费能力
“消费者希望增加消费补贴所涵盖的商品种类,这种需求可以理解。”面对网友关切,高增安表示,这说明居民具有消费意愿,同时也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做好调研,多从消费端发力,培育、刺激消费需求。
此前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明确,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从原来的8大类扩至12大类,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产品。同时,1月20日开始,各地陆续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补贴覆盖的商品种类范围有所扩充,但仍有一些改善消费者生活品质的商品没有被纳入。”熊映平介绍,如微波炉被列为2025年新增的商品类别,但随着技术发展,传统的微波炉类产品逐渐升级为蒸烤一体机等产品,这就需要在制定政策时,结合行业特征,进一步细化所增商品的种类和范围。
“提振消费,除了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还必须高度重视提高消费能力。”高增安认为,在增加商品种类的同时,更要通过稳就业、促增收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这又对政府的各种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和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优化提出要求。“只有企业能更好生存和发展,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保障老百姓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才能促进消费。”高增安说。
做减法:简化补贴审批手续,减轻商家垫资压力
“2024年四川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开展情况令人欣喜。”熊映平表示,四川是全国范围内最早一批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机制实现以旧换新全流程闭环管理的省份之一,这为后来“国补”项目落地打好了基础。
熊映平表示,2024年是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的第一年,整个消费市场的消费量很大,补贴方式是“先消费后补贴”,后端补贴审核等环节有较大压力。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补贴的发放时效也有差异,快的可能是20天,慢的可能一个月。
不过这一情况在今年将得到改善。为方便消费者参与补贴活动,今年,全省将增加“补贴立减”方式,消费者可直接享受以补贴后的价格消费。
这一举措也获高增安点赞。“将补贴发放由对接消费者变为对接商家,让消费者直接以补贴后的价格购买商品,这对刺激消费有很大帮助。”高增安表示,这种模式下,需要消费者在购买补贴产品后配合做好必要的信息采集和产品验证工作,方便商家统一申报补贴。
“还要进一步优化流程。”熊映平表示,商家统一申报补贴面临着“资金垫付”的压力,而流动资金对商家运营至关重要。他建议,商务、税务、财政等部门要形成合力,进一步简化补贴审批手续,提高发放效率,让补贴款项尽快回到商家手中,推动以旧换新工作可持续开展。(记者 曹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