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一体化推进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甜城”内江本着“甜城办事、一蹴而就”的理念,以优化政务环境为着力点,积极打造“甜成办”品牌,一体化推进政务服务基础再造、标准提升,以“五个三”引擎创新驱动实现“五个一”,助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聚力“三个下沉”,贯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资源下沉强组织。将“甜成办”下沉基层建设与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与基层社会治理统筹谋划。2023年以来,依托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增设金融、农民工和综合服务等服务站点共201个,推动“政务服务+”进镇(村)。二是事项下沉解需求。按照“按需下沉、能沉则沉”思路,结合不同类型园区、村(社区)情况,积极探索将企业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基层治理需要事项办理延伸到园区、村(社区)。截至2023年6月底,146项市级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权下放至自贸区,外资登记等160项省市登记许可事项就近办理;经开区424项、高新区417项实现“园内办”。三是平台下沉优服务。通过窗口前移、主动靠前服务,园区采取定期驻守、预约办理等形式开展办理,在全市各镇(村)设置县、镇、村联办窗口,采取窗口跨层级共建共用、材料网上流转、跨级审核办理、网上反馈或邮政寄递等方式,不断提升“就近办”水平。
二、聚力“三个赋能”,着力推进“一网通办”。一是技术赋能“搭台子”。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在天府通办APP内江分站点上架155个本地特色应用,提供住院清单查询、公积金查询等多维度办事服务,建成涵盖公共交通服务、水电服务等8个方面便民主题服务,让指尖上的服务更加便企利民。二是数据赋能“铺路子”。将《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工作指南》等近百项标准融入“甜城大脑”,打通数据共享通道,形成涵盖20余个部门的数据业务应用场景,实现重点领域信用数据共享,推动建立数据赋能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审计与民生项目、资金使用数据联通,实现监管与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三是业务赋能“架梯子”。推动13项国家重点、47项省重点“一件事一次办”在内江落地运行,并全部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办理。持续拓展本地区“一件事一次办”覆盖领域,累计在内江市政务服务网发布160类“一件事”,规范配置“一件事”办事指南和开展办件业务流程,配置发布率及综窗系统进驻率均达100%。
三、聚力“三个载体”,专窗汇集“一揽子政策”。一是一张清单明政策。动态梳理归集中央和省、市三级出台的政策补贴、政府奖励、税收优惠、资质认定,公示财政惠企政策21项、其他惠企政策36项,金融产品91项,企业可快速准确查询政策信息,实现惠企政策一网查询、财政奖补申报一网通办、惠企情况一网公示。二是一个平台管匹配。建立“甜成办”惠企平台,优化企业信息库,设置企业标签体系,根据企业性质、规模、所属行业类型等,形成经营主体专属“企业画像”,运用大数据、语义分析和智能匹配算法,推动惠企政策“一键匹配”。三是一个窗口优服务。在全市各县(市、区)设置惠企政策专窗,安排专员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账号注册、资金兑现跟踪等服务。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审核申报资金5039.2万元、为577户企业提供服务;累计公示减免费用项目5个、惠及企业5108户次、减免资金1.56亿元;累计公示担保产品项目16个、惠及企业346户次、担保降费10亿元。
四、聚力“三个维度”,助力审批“一站式服务”。一是整合窗口,深化改革有力度。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实现“应进必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将发展改革、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等11个部门窗口整合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综合窗口,建立从备案、施工许可、联合竣工验收全过程“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的服务机制。二是简化流程,审批验收提速度。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服务模式,梳理项目用地规划许可等4个阶段55项审批服务事项,精简材料至167项,办理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采取分期验收、“验登合一”等方式,实现竣工验收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2023年以来,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审批系统主线办件1796件,辅线办件3181件。三是提前介入,优质服务增温度。推行“政府靠前服务+企业自主承诺”审批模式,综合提速36%,实现“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富乐华项目仅138天即主体封顶;投资超100亿、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3万吨高纯微米硅新材料项目实现仅用35天实现从对接到签约开工,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开设企业开办综合专区,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5个小时、费用实现零成本。2023年1—5月,新发展民营市场主体14652户,环比增长24.6%,一季度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49.6亿元。
五、聚力“三个转变”,线下保障“一条龙服务”。一是变“多窗受理”为“一窗通办”。全面推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行办理、透明公开”的一体化办理模式,市、县两级政务中心设置“水电气讯”窗口8个,水、电、气、讯公司均已入驻。2023年以来,“水电气讯”窗口办理7604件。二是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形成市级“水电气讯一件事一次办”精品套餐18个,成功减少环节50个,精简材料103个,缩减办理时限89天,实现“最多跑一次”。运行以来,“水电气讯”“一件事一次办”办理9件。三是变“坐等审批”为“靠前服务”。组织水电气讯公司建立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对接,开展资料收集、现场查勘、方案设计和协调施工组织等工作,实现一次申请、一次勘察、一次设计、同步开挖。2023年以来,服务团队提前介入、主动上门服务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