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县优化医保服务 织牢民生保障网络

  • 2023年03月20日 18时4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巴中市南江县医疗保障系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创优营商环境,助力拼经济、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424户,新增参保单位108个,新增城镇职工参保7193人,新增协议服务医药企业20,进一步释放医疗保障的动能与活力

    一、培厚发展沃土,提振企业信心,让来南企业留得下来。一是医保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投促等部门协作配合,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来南企业注册落地信息。对外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宣讲医保政策、对接参保工作,实现职工应保尽保,让企业用人更加放心职工对企业更加安心。制定完善的准入准出制度,主动靠前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及时纳入协议服务。2022年,主动上门服务企业2300余家次,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近1000二是医保待遇一个都不能漏逗硬落实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切实减轻参保对象就医负担。建立异地来南就医备案提醒制度,主动提醒外地来南企业职工及时申请异地就医备案,确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政策找人主动排查机制,确保待遇应享尽享。2022年,全县住院报销124683人次,医保支付总额53863.4万元。三是医保监管一个都不能乱开展事前指导,采取线上+线下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模式使医药机构明底线红线。聚焦事中提醒,大数据筛查发现的疑似不合规收费、不合理用药等问题及时预警,引导医药机构自查自纠自我约束。强化事后整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逐一整改规范,并定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营造公平规范、宽松放心的发展环境2022年,开展事前指导900余次,事中发放《预警提示函》373份,指导整改问题472个。

    二、加大改革力度,激发行业活力,让市场主体充满生机一是下放公共服务事项,打通最后一公里在省级明确要求下放乡镇(街道)的16项政务服务事项基础上,结合县域实际和群众需求,新增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医疗救助对象手工报销、生育医疗费用支付、计划生育医疗费用等4项事项下放至乡镇(街道)办理,全面优化办理程序、精简办理材料,利用网络、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避免企业和群众来回奔波,乡镇(街道)20项、村(社区)12项医疗保障领域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二是建强基层服务站点,筑牢基层阵地精心打造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站点贴近群众的优势,在全县32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设立医保服务专窗,在414个村(社区)设立医保服务站点,打造医保15分钟服务圈,落实专(兼)职医保经办人员450余名,做到有阵地、有人员、能办事三是提升业务承办能力,争当金牌保姆全力打造金牌保姆服务团队,常态化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各级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住、办得好。大力开展行风建设,坚决整治搭车收费、吃拿卡要、随意执法等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有效杜绝人为影响导致营商环境质量下滑、市场主体满意度不高等问题。2022年,全县医保系统办理医保事项76560件,按时办结率100%好差评满意率100%

    三、做优政务服务,提高办理体验,让服务对象更加满意。一是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在县内定点医药机构开设医保专窗,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医疗救助一窗口、一站式、一单制结算,无需二次申报,大幅缩减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县医保经办机构积极推进医保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推行前台受理、后台分办、统一出件经办模式,企业和群众进一个窗口办所有事,切实为群众办事增便利。二是加速推进全程网办大力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让网上办、掌上办成为主流,保单位和个人通过医保网上服务大厅直接办理参保登记、缴费查询等7业务,简化书面申报材料14项,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建立医银直联支付模式,充分利用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将医药机构申报清算费用和个人零星手工报销费用数据推送至银行,医保基金通过医保经办机构-银行-医药机构/个人的方式实现闭环支付,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三是积极探索跨省通办将异地备案纳入一件事一次办,参保人可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异地来南人员医疗费用可实现直接结算。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切实解决参保群众就医难、报销难、医疗费用垫付压力大等问题。2022年度,异地来南就医直接结算40078人次,医保基金支出907.56万元。

    责任编辑: 周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中市南江县优化医保服务 织牢民生保障网络

  • 2023年03月20日 18时4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巴中市南江县医疗保障系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创优营商环境,助力拼经济、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424户,新增参保单位108个,新增城镇职工参保7193人,新增协议服务医药企业20,进一步释放医疗保障的动能与活力

    一、培厚发展沃土,提振企业信心,让来南企业留得下来。一是医保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投促等部门协作配合,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来南企业注册落地信息。对外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宣讲医保政策、对接参保工作,实现职工应保尽保,让企业用人更加放心职工对企业更加安心。制定完善的准入准出制度,主动靠前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及时纳入协议服务。2022年,主动上门服务企业2300余家次,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近1000二是医保待遇一个都不能漏逗硬落实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切实减轻参保对象就医负担。建立异地来南就医备案提醒制度,主动提醒外地来南企业职工及时申请异地就医备案,确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政策找人主动排查机制,确保待遇应享尽享。2022年,全县住院报销124683人次,医保支付总额53863.4万元。三是医保监管一个都不能乱开展事前指导,采取线上+线下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模式使医药机构明底线红线。聚焦事中提醒,大数据筛查发现的疑似不合规收费、不合理用药等问题及时预警,引导医药机构自查自纠自我约束。强化事后整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逐一整改规范,并定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营造公平规范、宽松放心的发展环境2022年,开展事前指导900余次,事中发放《预警提示函》373份,指导整改问题472个。

    二、加大改革力度,激发行业活力,让市场主体充满生机一是下放公共服务事项,打通最后一公里在省级明确要求下放乡镇(街道)的16项政务服务事项基础上,结合县域实际和群众需求,新增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医疗救助对象手工报销、生育医疗费用支付、计划生育医疗费用等4项事项下放至乡镇(街道)办理,全面优化办理程序、精简办理材料,利用网络、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避免企业和群众来回奔波,乡镇(街道)20项、村(社区)12项医疗保障领域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二是建强基层服务站点,筑牢基层阵地精心打造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站点贴近群众的优势,在全县32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设立医保服务专窗,在414个村(社区)设立医保服务站点,打造医保15分钟服务圈,落实专(兼)职医保经办人员450余名,做到有阵地、有人员、能办事三是提升业务承办能力,争当金牌保姆全力打造金牌保姆服务团队,常态化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各级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住、办得好。大力开展行风建设,坚决整治搭车收费、吃拿卡要、随意执法等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有效杜绝人为影响导致营商环境质量下滑、市场主体满意度不高等问题。2022年,全县医保系统办理医保事项76560件,按时办结率100%好差评满意率100%

    三、做优政务服务,提高办理体验,让服务对象更加满意。一是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在县内定点医药机构开设医保专窗,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医疗救助一窗口、一站式、一单制结算,无需二次申报,大幅缩减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县医保经办机构积极推进医保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推行前台受理、后台分办、统一出件经办模式,企业和群众进一个窗口办所有事,切实为群众办事增便利。二是加速推进全程网办大力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让网上办、掌上办成为主流,保单位和个人通过医保网上服务大厅直接办理参保登记、缴费查询等7业务,简化书面申报材料14项,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建立医银直联支付模式,充分利用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将医药机构申报清算费用和个人零星手工报销费用数据推送至银行,医保基金通过医保经办机构-银行-医药机构/个人的方式实现闭环支付,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三是积极探索跨省通办将异地备案纳入一件事一次办,参保人可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异地来南人员医疗费用可实现直接结算。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切实解决参保群众就医难、报销难、医疗费用垫付压力大等问题。2022年度,异地来南就医直接结算40078人次,医保基金支出907.56万元。

    责任编辑: 周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