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税务局打造房屋交易补缴土地价款“一键申报、税费统筹、风险闭环”征缴模式
存量房屋交易业务涉及自然人多、影响面大、民生性强。从近年交易数据看,存量房交易涉及需要补缴土地价款的业务占比16%。对此,四川省税务局聚焦房屋交易这一民生大事谋划改革创新,紧抓部门数据共享和系统升级改造,打造房屋交易补缴土地价款业务“一键申报、税费统筹、风险闭环”征缴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在成都市试点上线,每年服务便利惠及数十万缴费人。
一、多维联动聚合力,找准协作推进“着力点”。深入开展基层调研与业务剖析,坚持问题导向、数据共享、统筹高效,内外协同抓关键、找路径,多维度聚力攻坚。一是抓牢征缴特点,实现分类施治。四川省税务局充分研判房屋补缴土地出让收入业务流程优化路径,抓住税与费业务场景重叠、数据来源相同、关联关系紧密等特点,发挥现有税收征管现代化手段优势,厘清税费协同与集成共治的创新工作思路。二是打通数据渠道,实现系统交互。通过税务大数据平台提供多个对外数据接口,打通与自然资源部门土地出让收入费源数据实时交互、税费完纳信息实时反馈渠道,打好创新推进征缴模式变革的数据基础。三是深化数据运用,实现税费统筹。选择与存量房交易税收业务高度相关的四川省地方特色应用“房地产交易评估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土地业务相关功能模块,运用“一套数据”同步写入金三系统“两套表单”,同时申报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契税、印花税,突破征缴模式变革的技术瓶颈。
二、靶向攻坚解难题,打好创新突破“组合拳”。立足基层征缴实践,跳出税与费的传统征管框架,针对数据共享关键环节、系统功能实现路径、风险防控重要关口三个方面问题,靶向攻坚、创新突破。一是突破数据实时交互关,解决线下传递费源、三方录入费源易错、易漏的模式问题。紧抓数据共享这一关键环节,锚定业务特点,打通与自然资源部门交互接口,形成线上费源信息传递、税费统筹申报、入库情况反馈的数据共享闭环。二是突破税费统筹申报关,解决基层多次采集、缴费人等待时间较长的效率问题。打破税费征缴传统框架,创新提出业务关联的税与费统筹一次申报工作理念。深度参与系统设计与功能验证,把“税费同征共管”目标落到实处。三是突破先费后证校验关,解决不动产登记环节未缴税费先发证的风险问题。紧盯风险防控这一重要关口,与自然资源部门配合联动,运用数据手段形成全链条税费数据逻辑关联关系,在前置环节系统自动判断税费完纳情况,共同设置税费数据强制关联校验功能。
三、精细管理见实效,绘就精诚共治“同心圆”。稳妥推进实施房屋交易补缴土地价款“一窗受理”,在提升缴费服务、减轻基层负担、防控征缴风险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流程精简、便捷高效,税费服务水平跃升。税务部门直接获取费源数据及房屋信息进行后台审核,缴费人无需再到税务窗口单独申报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契税、印花税,无需再提供相应申报材料,业务受理即办即结。二是税费联动、一键申报,服务基层减负增效。基层税务工作人员核验费源信息后,将税费采集数据一键推送金三系统土地出让收入及土地契税、印花税两套申报表,实现税费关联业务一次采集、一键申报,大幅提升基层操作便利度与准确性。三是“事前”控制、精准“技防”,有效防控税费风险。在不动产登记登簿发证前,取代人工以纸质票据判断税费完纳的“人防”模式,通过数据交互链条,精准反馈税费完纳数据,实现系统自动进行先费后证、先税后证“事前”强校验的“技防”控制,不动产登记环节的税费征缴风险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