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的“民生温度”
——来自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的“民生报告”

  • 2023年01月08日 15时4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五年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始终践行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履职的人大工作初心,持续关注民生改善,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努力推进民生问题解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我们一起触摸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履职中的“民生温度”。

    五年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共审议通过省级地方性法规127件,其中新制定57件、修改61件、废止9件;批准市(州)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175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61个,组织开展29次执法检查,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6次

    ●省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84件,提出建议5313件,省人大常委会持续抓好跟踪落实,推动解决一大批人大代表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累计组织动员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活动68.35万人次,走访群众515万人次、企业19.4万个次,推动解决问题47.92万个

    以人民为中心 看立法中的民生考量

    物业管理是连接居民生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聚焦物业管理中的痛点难点,省人大常委会修改物业管理条例,全面衔接民法典,聚焦业委会成立难、小区业主维权难、维修资金使用难等社会关注问题作出创新规定,回应群众关切,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民生保障立法,是法治温度最为直观的体现,被刻在四川地方立法的每一个足印中。

    开展涉民法典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地方性法规专项清理,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立法,建立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好惠及民生,制定工伤保险、教育督导、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等条例,修改中医药、医疗机构管理、基层法律服务等条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均衡化布局、便民化服务。

    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对老年人旅游出行、就医护理等强化保障;加快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围绕三孩生育、取消社会抚养费、普惠托育服务等作出规定;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推动实现妇女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强化社会依法治理,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反间谍安全防范条例、反恐怖主义法实施办法,修改禁毒条例,出台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决定,更好发挥法治在建设平安四川、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支撑作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一部部法规从无到有,一次次修订让不少法规日臻完善,一项项民生大事被纳入法治轨道,体现了四川地方立法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期待的不变航向。

    聚焦痛点难点 看监督中的民生力度

    乳腺癌、宫颈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城镇女性。

    2022年,省委、省政府将为100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列入全省30件民生实事强力推进。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在省政府及全省卫健系统的不懈努力下,这项民生实事“超额完成”——截至去年12月,为全省111.82万名35—64岁的农村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使不少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有效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聚焦民生实事强化监督,省人大常委会把全省30件民生实事作为重点监督事项,督促教育、养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项目加快推进,助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开花,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助力增进民生福祉,省人大常委会强力推进民生领域监督工作——听取审议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就业工作、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情况报告,开展慈善法、残疾人保障法及实施办法执法检查,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文化保护传承,听取审议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等情况报告,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古树名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助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每年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加强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连续5年分别对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结合审议有关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专题听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报告,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关注议案建议 看办理中的民生情怀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共提出建议1029件,已全部办结,代表满意率为97.1%;闭会期间代表共提出建议31件,已办结17件,其余14件正依法按程序和时限有序推进办理——这是日前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获悉的。

    一直以来,民生保障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代表们建议数量较多的领域,这些民生领域议案、建议的办理,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获得感。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办理过程管理,持续抓好跟踪落实,推动一大批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去年,针对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医保基层平台经办能力的建议》,省医保局多次组织人员赴乐山、眉山开展实地调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保服务事项入驻基层便民服务机构办理的通知》,会同省委政法委将医保服务纳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设,增设一体化医保服务网点,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结合办理支持凉山州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建议,我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凉山州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坚持开展技术帮扶,持续选派相关技术专家、骨干人员组成工作队,巡回指导凉山州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发展,一直是代表们关心的重点。生态环境厅将加强顶层设计与办理代表建议结合起来,针对《关于持续推进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及时修订完善四川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1.57万家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实施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深入推进“千名专家进万企”服务活动,编制14个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综合治理指导意见,有效提升企业环保管理绩效质量。水利厅在办理《关于解决汉源湖消落区风沙问题的建议》时,会同有关单位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协同拟定计划报告,组织开展防沙固土与植被重建技术实验,为水库消落带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局地生态环境改善。(记者 刘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的“民生温度”
    ——来自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的“民生报告”

  • 2023年01月08日 15时4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五年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始终践行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履职的人大工作初心,持续关注民生改善,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努力推进民生问题解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我们一起触摸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履职中的“民生温度”。

    五年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共审议通过省级地方性法规127件,其中新制定57件、修改61件、废止9件;批准市(州)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175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61个,组织开展29次执法检查,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6次

    ●省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84件,提出建议5313件,省人大常委会持续抓好跟踪落实,推动解决一大批人大代表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累计组织动员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活动68.35万人次,走访群众515万人次、企业19.4万个次,推动解决问题47.92万个

    以人民为中心 看立法中的民生考量

    物业管理是连接居民生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聚焦物业管理中的痛点难点,省人大常委会修改物业管理条例,全面衔接民法典,聚焦业委会成立难、小区业主维权难、维修资金使用难等社会关注问题作出创新规定,回应群众关切,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民生保障立法,是法治温度最为直观的体现,被刻在四川地方立法的每一个足印中。

    开展涉民法典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地方性法规专项清理,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立法,建立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好惠及民生,制定工伤保险、教育督导、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等条例,修改中医药、医疗机构管理、基层法律服务等条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均衡化布局、便民化服务。

    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对老年人旅游出行、就医护理等强化保障;加快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围绕三孩生育、取消社会抚养费、普惠托育服务等作出规定;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推动实现妇女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强化社会依法治理,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反间谍安全防范条例、反恐怖主义法实施办法,修改禁毒条例,出台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决定,更好发挥法治在建设平安四川、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支撑作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一部部法规从无到有,一次次修订让不少法规日臻完善,一项项民生大事被纳入法治轨道,体现了四川地方立法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期待的不变航向。

    聚焦痛点难点 看监督中的民生力度

    乳腺癌、宫颈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城镇女性。

    2022年,省委、省政府将为100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列入全省30件民生实事强力推进。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在省政府及全省卫健系统的不懈努力下,这项民生实事“超额完成”——截至去年12月,为全省111.82万名35—64岁的农村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使不少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有效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聚焦民生实事强化监督,省人大常委会把全省30件民生实事作为重点监督事项,督促教育、养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项目加快推进,助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开花,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助力增进民生福祉,省人大常委会强力推进民生领域监督工作——听取审议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就业工作、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情况报告,开展慈善法、残疾人保障法及实施办法执法检查,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文化保护传承,听取审议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等情况报告,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古树名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助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每年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加强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连续5年分别对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结合审议有关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专题听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报告,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关注议案建议 看办理中的民生情怀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共提出建议1029件,已全部办结,代表满意率为97.1%;闭会期间代表共提出建议31件,已办结17件,其余14件正依法按程序和时限有序推进办理——这是日前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获悉的。

    一直以来,民生保障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代表们建议数量较多的领域,这些民生领域议案、建议的办理,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获得感。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办理过程管理,持续抓好跟踪落实,推动一大批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去年,针对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医保基层平台经办能力的建议》,省医保局多次组织人员赴乐山、眉山开展实地调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保服务事项入驻基层便民服务机构办理的通知》,会同省委政法委将医保服务纳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设,增设一体化医保服务网点,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结合办理支持凉山州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建议,我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凉山州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坚持开展技术帮扶,持续选派相关技术专家、骨干人员组成工作队,巡回指导凉山州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发展,一直是代表们关心的重点。生态环境厅将加强顶层设计与办理代表建议结合起来,针对《关于持续推进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及时修订完善四川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1.57万家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实施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深入推进“千名专家进万企”服务活动,编制14个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综合治理指导意见,有效提升企业环保管理绩效质量。水利厅在办理《关于解决汉源湖消落区风沙问题的建议》时,会同有关单位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协同拟定计划报告,组织开展防沙固土与植被重建技术实验,为水库消落带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局地生态环境改善。(记者 刘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