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贫困村建大棚 村民“共享”尝甜头

  • 2018年08月28日 15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8月27日上午11点,阳光照在一片片大棚上,岳池县天平镇金龟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付静忙着筹备辣椒和白菜种子选种工作。得益于“共享大棚”模式,该村村民种植的番茄喜获丰收。而今,付静决定让村民再种一季辣椒和白菜,增加村民收入。

      “共享大棚”模式是指由村集体建设,村民“共享”的大棚使用方式。最近几个月来,得益于“共享大棚”模式,金龟桥村民的钱包正慢慢地鼓了起来。

      产业扶持基金建大棚

      金龟桥村位于天平镇西南部,现有324户1051人,人均耕地不到1亩,且种植结构单一。2014年,该村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村。

      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付静曾想了不少办法。“若种植经济作物,必须使用大棚才能让土地效益最大化。”付静说,但覆盖1亩地的大棚售价在1.4万元左右,绝大多数村民都无法承担。

      去年,看到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共享模式在各个领域普及应用,付静萌生了建“共享大棚”的想法。

      去年9月,付静把全村村民召集起来,把自己建“共享大棚”的计划告诉村民。听到建大棚要用自家土地,村民立刻炸开了锅,“不种稻谷我们吃啥子?”“种番茄卖不出去怎么办?”“大棚的本钱哪个出?”说完就一哄而散。

      两天后,付静挨家挨户做工作,看到村民这也不干那也不干,“亏了算我的,销售也算我的。”付静向村民承诺。之后,通过和四川包米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付静解决了“共享大棚”的技术和销售问题,用贫困村28万元产业扶持基金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此外,在付静的劝说下,该村3户贫困户和4户非贫困户每户还拿出1亩土地建大棚。

      就这样,去年12月,该村第一批“共享大棚”建成了。

      “共享大棚”收益高

      根据安排,该村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确定种植作物,对“共享大棚”的生产过程实行免费指导。其间,农户每年需向村集体支付每亩1400元的大棚租金,自己购买种子、肥料等。种植收益全归农户。

      贫困户朱玉蓉拿出了1亩地建“共享大棚”。刚开始,她心里还直打鼓,“拿自家的地种新东西,收益不好咋个办。”但转念一想,种植番茄,保底亩产3500公斤,村集体按1公斤4元收购,可以卖1.4万元,除去1400元租金,还有近1.3万元。“自己拿到市场上每公斤可卖5元,收益就更高了。”截至目前,朱玉蓉家通过“共享大棚”已增收1万余元。据悉,第一批“共享大棚”种植的7亩番茄产值达近10万元。

      今年8月,看到第一批村民尝到了甜头,又有33户村民主动找到付静,愿意加入“共享大棚”。由此,金龟桥村“共享大棚”由7亩扩大到了40亩。

      村民增收,付静也在考虑“共享大棚”未来如何发展。付静说,正在组织人员研究哪些作物销路好,然后再扩大“共享大棚”的面积。“还将采用‘电商’模式,解决销路的同时,真正把金龟桥村农作物的品牌打出去。” (康建林 记者 何浩源)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贫困村建大棚 村民“共享”尝甜头

  • 2018年08月28日 15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8月27日上午11点,阳光照在一片片大棚上,岳池县天平镇金龟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付静忙着筹备辣椒和白菜种子选种工作。得益于“共享大棚”模式,该村村民种植的番茄喜获丰收。而今,付静决定让村民再种一季辣椒和白菜,增加村民收入。

      “共享大棚”模式是指由村集体建设,村民“共享”的大棚使用方式。最近几个月来,得益于“共享大棚”模式,金龟桥村民的钱包正慢慢地鼓了起来。

      产业扶持基金建大棚

      金龟桥村位于天平镇西南部,现有324户1051人,人均耕地不到1亩,且种植结构单一。2014年,该村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村。

      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付静曾想了不少办法。“若种植经济作物,必须使用大棚才能让土地效益最大化。”付静说,但覆盖1亩地的大棚售价在1.4万元左右,绝大多数村民都无法承担。

      去年,看到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共享模式在各个领域普及应用,付静萌生了建“共享大棚”的想法。

      去年9月,付静把全村村民召集起来,把自己建“共享大棚”的计划告诉村民。听到建大棚要用自家土地,村民立刻炸开了锅,“不种稻谷我们吃啥子?”“种番茄卖不出去怎么办?”“大棚的本钱哪个出?”说完就一哄而散。

      两天后,付静挨家挨户做工作,看到村民这也不干那也不干,“亏了算我的,销售也算我的。”付静向村民承诺。之后,通过和四川包米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付静解决了“共享大棚”的技术和销售问题,用贫困村28万元产业扶持基金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此外,在付静的劝说下,该村3户贫困户和4户非贫困户每户还拿出1亩土地建大棚。

      就这样,去年12月,该村第一批“共享大棚”建成了。

      “共享大棚”收益高

      根据安排,该村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确定种植作物,对“共享大棚”的生产过程实行免费指导。其间,农户每年需向村集体支付每亩1400元的大棚租金,自己购买种子、肥料等。种植收益全归农户。

      贫困户朱玉蓉拿出了1亩地建“共享大棚”。刚开始,她心里还直打鼓,“拿自家的地种新东西,收益不好咋个办。”但转念一想,种植番茄,保底亩产3500公斤,村集体按1公斤4元收购,可以卖1.4万元,除去1400元租金,还有近1.3万元。“自己拿到市场上每公斤可卖5元,收益就更高了。”截至目前,朱玉蓉家通过“共享大棚”已增收1万余元。据悉,第一批“共享大棚”种植的7亩番茄产值达近10万元。

      今年8月,看到第一批村民尝到了甜头,又有33户村民主动找到付静,愿意加入“共享大棚”。由此,金龟桥村“共享大棚”由7亩扩大到了40亩。

      村民增收,付静也在考虑“共享大棚”未来如何发展。付静说,正在组织人员研究哪些作物销路好,然后再扩大“共享大棚”的面积。“还将采用‘电商’模式,解决销路的同时,真正把金龟桥村农作物的品牌打出去。” (康建林 记者 何浩源)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