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巴中市通江县:土豆变“金豆”贫困村民领钱啦

  • 2016年08月02日 09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7月19日上午8点多,通江县文胜乡大井坝村村委会异常热闹,30多名村民一早赶来,领取出售马铃薯的货款。“陈玉伦1.8万元!”巴中空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话音刚落,58岁的村民陈玉伦急急走上前去,把厚厚的两沓钱装进特意带来的手提包中。“陈玉伦,说说你的感想吧。”人群中脆生生响起一嗓子,村民们笑着随声附和。“我才1万8呢,陈钺有5万2,差他差得远,明年我要多种几亩。不过,话说回来,真得感谢县农技站,他们帮我找到了挣钱的好门道。”陈玉伦一口气说了好一会儿。“说得好!”大家齐声应和。随着欢笑声,村民陆续上前领取现款。领款结束后,大家主动帮着把100吨土豆装上10辆大货车。

      大井坝村距通江县城50多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属高寒山区。由于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生产条件恶劣,村民进行传统耕作和养殖,一年忙活到头却挣不了几个钱。到2014年底,全村还有58户198名贫困村民。

      2014年底,通江县农业技术站成为大井坝村的帮扶单位。农技站选派了作风实、技术强的干部赵海冰任驻村“第一书记”。赵海冰和村委班子多次召开干部会、村民会,决定利用大井坝村的高海拔优势和县农技站的技术优势,引进巴中空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空山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采用种薯订单回收机制,在村里建立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在产业发展之初,一些贫困村民担心投入大、产品销售难,响应并不积极。农技站通过免费为村民提供地膜、化肥和技术指导,打消了大家的顾虑。今年,全村种植面积达66.6公顷,产量预计在1500吨以上,产值预计达210万元,户均可增收10000元,可带动35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脱贫。 (何源 记者 庞峰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中市通江县:土豆变“金豆”贫困村民领钱啦

  • 2016年08月02日 09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7月19日上午8点多,通江县文胜乡大井坝村村委会异常热闹,30多名村民一早赶来,领取出售马铃薯的货款。“陈玉伦1.8万元!”巴中空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话音刚落,58岁的村民陈玉伦急急走上前去,把厚厚的两沓钱装进特意带来的手提包中。“陈玉伦,说说你的感想吧。”人群中脆生生响起一嗓子,村民们笑着随声附和。“我才1万8呢,陈钺有5万2,差他差得远,明年我要多种几亩。不过,话说回来,真得感谢县农技站,他们帮我找到了挣钱的好门道。”陈玉伦一口气说了好一会儿。“说得好!”大家齐声应和。随着欢笑声,村民陆续上前领取现款。领款结束后,大家主动帮着把100吨土豆装上10辆大货车。

      大井坝村距通江县城50多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属高寒山区。由于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生产条件恶劣,村民进行传统耕作和养殖,一年忙活到头却挣不了几个钱。到2014年底,全村还有58户198名贫困村民。

      2014年底,通江县农业技术站成为大井坝村的帮扶单位。农技站选派了作风实、技术强的干部赵海冰任驻村“第一书记”。赵海冰和村委班子多次召开干部会、村民会,决定利用大井坝村的高海拔优势和县农技站的技术优势,引进巴中空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空山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采用种薯订单回收机制,在村里建立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在产业发展之初,一些贫困村民担心投入大、产品销售难,响应并不积极。农技站通过免费为村民提供地膜、化肥和技术指导,打消了大家的顾虑。今年,全村种植面积达66.6公顷,产量预计在1500吨以上,产值预计达210万元,户均可增收10000元,可带动35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脱贫。 (何源 记者 庞峰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