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四川大学牵头建设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

  • 2016年04月11日 10时09分
  • 来源: 四川大学新闻网
  • 【字体:
  •   4月10日,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德国代表学校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签署共建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合作协议及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教授,德国联邦教育与科技部常务副部长Schütte,德国下萨克森州财长Schneider,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董琦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教授出席签署仪式。

      万钢部长在致辞中说:“中徳清洁能源创新平台是一个中德科研合作的开放平台。既有大学和科研院所,又有企业参与,将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研究领域发挥示范作用”。

      出访期间,万钢部长、谢和平校长一同前往戈斯拉尔参观下萨克森州能源研究中心和电池中心。谢和平校长还应邀出席了“中德合作研讨会”,讨论了在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框架下的具体项目和工作计划,尤其是讨论了在能源、环境、材料和工业4.0等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据介绍,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是在科技部支持下,以四川大学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包括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德国下萨克森州能源研究中心(EFZN)、亥姆霍兹研究中心—德国国家地球研究中心(GFZ)、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弗劳恩霍夫协会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FraunhoferHHI)、西门子等中德双方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能源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创新平台,该项目拟从2017年开始实施,分三期共9年进行建设。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旨在围绕平台建设开展包括二氧化碳利用和储存、非稳定再生过剩能源多重转换、地下储能和深部地热发电、供热,以及储能一体化技术,和深地岩石力学与微生物锦屏实验基地为主题的科研及学术交流活动。该平台将本着“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创新技术、突破瓶颈、互利互惠、成果共享、产权协议、独立财务”的原则,开展中德实质性合作,使两国在清洁能源发展领域共同获益。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大学牵头建设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

  • 2016年04月11日 10时09分
  • 来源: 四川大学新闻网
  •   4月10日,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德国代表学校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签署共建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合作协议及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教授,德国联邦教育与科技部常务副部长Schütte,德国下萨克森州财长Schneider,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董琦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教授出席签署仪式。

      万钢部长在致辞中说:“中徳清洁能源创新平台是一个中德科研合作的开放平台。既有大学和科研院所,又有企业参与,将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研究领域发挥示范作用”。

      出访期间,万钢部长、谢和平校长一同前往戈斯拉尔参观下萨克森州能源研究中心和电池中心。谢和平校长还应邀出席了“中德合作研讨会”,讨论了在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框架下的具体项目和工作计划,尤其是讨论了在能源、环境、材料和工业4.0等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据介绍,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是在科技部支持下,以四川大学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包括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德国下萨克森州能源研究中心(EFZN)、亥姆霍兹研究中心—德国国家地球研究中心(GFZ)、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弗劳恩霍夫协会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FraunhoferHHI)、西门子等中德双方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能源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创新平台,该项目拟从2017年开始实施,分三期共9年进行建设。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旨在围绕平台建设开展包括二氧化碳利用和储存、非稳定再生过剩能源多重转换、地下储能和深部地热发电、供热,以及储能一体化技术,和深地岩石力学与微生物锦屏实验基地为主题的科研及学术交流活动。该平台将本着“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创新技术、突破瓶颈、互利互惠、成果共享、产权协议、独立财务”的原则,开展中德实质性合作,使两国在清洁能源发展领域共同获益。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