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关于四川省妇女联合会2014年部门决算编制的说明

  • 2015年08月28日 14时41分
  • 来源: 省妇联
  • 【字体:
  •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是全国妇联的地方组织,是省委领导下的全国各族各界妇女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之一。2014年主要工作如下:

      2014年,全省各级妇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全面实施推进“五大行动”,圆满完成了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四川妇女儿童事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良好势头。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寻找最美家庭、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群团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妇女儿童发展改革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全国妇联和省委的肯定,在全国创造了富有四川特色的工作经验。

      (一)实施“素质提升行动”,促进妇女成长成才。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凝聚妇女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召开后,全省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的火热实践,在我省“三大发展战略”中,在拥护、支持、参与改革中,涌现出一大批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二是搭建平台,提高女性素质。依托省妇女干部学校,整合高等院校、党校的资源,对全省妇女代表进行了全面轮训,举办了四川省妇女事业与社会工作专题培训班,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培训各级女干部1731名,全省举办了各类读书班、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数万人。加大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全省各级妇联组织联合人社、教育、商务、农业等部门开展有关家政、手工编织、种养业、电子商务、儿童保护、家庭教育等培训25843期、参训近900万人。三是提高女新市民素质,实现人的城镇化。围绕全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依托“妇女之家”、“妈妈家”等载体,以“新家园、新女性、新生活”为主题,在城市社区开办新女性培训学校、编写培训教材、开展模拟实训,促进妇女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习惯、增强城市生活技能,全省500多万新市民接受了培训。

      (二)实施“巾帼建功行动”,促进妇女发展。一是抓好“三业一群体”工作。突出抓好“手工编织业、种养殖业、家庭服务业”(“三业”)和女大学生等新增就业群体(“一群体”)工作,成立了四川省手工编织协会、绿色种养业发展促进会、生态养殖发展促进会,统筹推进全省妇女特色经济发展。推进“妇字号”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筹建四川妇女就业创业孵化园,完成孵化园招投标工作,省妇联和省发改委打造的5个省级妇女创业基地建设顺利,500万元投资补助资金按计划下达,四川新增8个全国现代农业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各地成立农村妇女专合组织近960个,形成龙头企业300多个。大力实施女大学生群体创业扶持行动,推出“母亲艺术”公益品牌项目,开展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积极探索巾帼家政服务工作,开展家政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二是推进居家灵活就业。加强与各级财政、人社、商务、发改等部门的协作,落实有关就业培训、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妇女手工、种养殖、家政服务的项目库523个。各级妇联参与和组织居家灵活就业培训5843期,60余万名妇女参加培训。2014年5月,人社部、全国妇联在川召开了全国“发展手工编织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将四川居家灵活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三是引领岗位建功。积极开展巾帼文明岗创评活动,丰富“巾帼文明岗”创建载体,深化巾帼建功行动内涵,在职业女性较为集中的行业系统开展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调动了妇女的劳动生产热情。

      (三)实施“巾帼维权行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一是加大源头参与,坚持法治保障。坚持从立法参与、执法监督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推进家庭教育和反对家庭暴力立法进程。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在全国首创性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通知》,开展农村妇女土地确权中的权益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期工作,省妇联、省妇儿工委办联合省政府法制办、省人大内司委等建立了四川省政策法规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在以“咨询辅助评估,评估促进立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深入开展依法治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妇女儿童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不断形成。二是畅通诉求渠道,调处婚姻家庭矛盾。各级妇联把参与“大调解”工作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切入点,积极构建“大维权”工作机制,建立了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重案要案联动维权机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多部门联动机制、妇女信访代理和法律援助机制、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全省“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社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全年调解家庭矛盾纠纷案件10.5万件,各级妇联为510万名妇女提供了维权服务。三是关注妇女民生,解决突出问题。加大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扶助,在农村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妇女行动”,留守儿童“五送”活动,从生产生活、心理疏导、困难帮扶、安全教育等方面为留守妇女儿童提供切实帮助;通过“送政策、送技能、送健康、送温暖”,引导藏区觉姆爱国爱教,筑牢反分裂防线;在“4.20”芦山地震恢复重建中,组织动员和帮助扶持灾区妇女生产自救,省妇联发出了“一个女人一个家、自力更生建新家”的号召,在灾区实施母亲安居工程等救灾项目,向甘孜康定、云南鲁甸等灾区发放母亲邮包、暖心包等,共计筹集物质资金1.25亿元;争取省政府划拨专款,全省实施了婚前、孕前免费医学检查、“两癌”筛查、妇女小额贷款、困境妇女儿童紧急救助等工作;通过争取全国妇联支持、发挥四川妇女基金会和四川儿童少年基金会作用,大力筹集社会资金,实施了母亲水窖、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小小公益慈善+等系列妇女儿童民生项目。

      (四)实施“幸福家庭行动”,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一是弘扬家庭美德,促进家风带动民风社风。在全省深入推进以“孝、爱、亲、和、廉”为主题的“幸福家庭行动”,深入社区、乡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母亲课堂”系列课件,培训省级骨干教师128名。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开展了以“家风力量•幸福守望”为主题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和家风家训展示活动,通过不设门槛、不设标准、社会化方式,吸引全省200多万家庭、400多万群众参加寻访活动。在寻找评选过程中,弘扬了家庭美德,促进了社风民风好转,四川省成为全国“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典范,并在全国交流经验。二是深化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通过省家庭教育协会换届等工作,加强对全省家长学校的指导和建设,建立关爱“留守儿童之家”2500多个;实施“心系妇儿-家庭教育空中课堂”公益项目,覆盖23个县的30万孕妇;积极推进儿童早期教育公共化,举办了“父母大课堂”,传播科学教子理念、育儿方法、早教知识,全省1500万名家长参加了培训。三是探索家庭服务模式,助推社区建设。围绕家庭,立足社区,探索建立了“妈妈家”、“家庭微公益”、“巾帼助老”等家庭社区妇联服务模式,通过孵化培育社会公益企业、争取政府购买服务、推行企业公益运行、发动群众劳动互换、开展社区自治等办法,切实帮助家庭解决了家政服务、居家养老、就业培训、亲子教育等问题,促进了社区功能建设,使妇联参与和实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性服务走进了千家万户。

      (五)实施“强基固本行动”,建设创新型妇联组织。一是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多元开放组织体系。抓住贯彻落实省委18号文件的契机,督促各地普遍落实了妇女人均一元钱工作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各级妇联和基层妇女组织长期缺钱办事的老大难问题;与省委组织部和省民政厅出台了在村、社区换届选举中保证妇女进两委的“专职专选”政策;认真执行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度、常委执委工作制度和妇女代表界别工作制度,开展了履职培训和界别工作。加大妇女之家建设力度,不断夯实妇女之家的功能作用,编印“妇女之家典型案例”指导全省,发挥妇女之家在群团服务中心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城乡社区广泛开展了生活互助、产业发展、志愿服务、婚姻调解、文化健身等服务。大力建设“同心多层”的妇联组织,各级妇联在换届工作中,普遍建立了以基层妇联、妇委会、妇代会、妇女之家为主体,以兼职副主席、执委各界别、妇女代表为延伸,各类协会、基金会、志愿者平台、妇女社团、妇女小组等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广覆盖、宽领域的妇联组织。二是转变工作方式,推行社会化的工作方法。在全省妇联系统中全面推行社会化工作方法,省妇联通过发展壮大妇女儿童事业公益平台、拓展省妇女基金会和省少年儿童基金会功能,与一大批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联盟关系。制定了《四川省五大行动规划(2013—2018年)》及《实施方案》,形成了以148个主体项目为支撑的“五大行动”项目化工作体系,实现了妇联工作全部按项目化运作,全年各基层妇女组织、妇女之家共申报项目达2877个,项目化的工作通道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推进服务群众化,积极参与全省群团服务中心建设,牵头承担全省260个基层群团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工作,通过整合群团力量、社区资源,加强了共享平台、惠民平台、维权平台、素质提升平台建设,大力开展便民服务、社会服务,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群团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基层。三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各级妇联抓住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和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等契机,深入开展调研月、走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等活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与妇女群众面对面了解需求,心贴心结对帮扶,实打实定点扶贫,在“三八”节、“三八维权周”、国际禁毒日、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世界艾滋病日、宪法日等活动期间,开展为基层妇女群众“送岗位、送健康、送法律”活动,服务群众600多万人次。四是积极推进改革,促进妇女儿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从制度创新入手,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整合部门资源、协同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积极向省委提出四川省深化妇女儿童发展体制改革的建议意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了工作大局和总体规划,推动出台了重特大疾病儿童医疗救助等政策。大力探索家庭养老、儿童早教社会服务模式,孵化妇女儿童社会服务组织,推动制定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有关行业标准,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路径和方式研究,积极为妇联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做准备。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规律,组织开展了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四川妇女问题、民族地区女干部工作、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关爱藏区觉姆、留守老人生存状况及满意度调查、早教市场和四川儿童早期发展状况等研究,总结和推广基层成功实践、鲜活经验,编印了四川妇联“五大行动”优秀案例选编—《巾帼追梦》。

      二、部门概况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下属二级预算单位4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3个。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4年省妇联收入决算总额为5826.11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5200.40万元,事业收入19.73万元,经营收入50万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14.49万元,上年结转541.49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3年增加1307.34万元,主要原因是:2014年追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居家灵活就业孵化园项目1511万元。

      2014年省妇联支出决算总额为4137.4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82.64万元,教育支出488.0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6.8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84.1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0.6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5万元,其他支出50.2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688.64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3年减少381.3万元,主要原因是2014年基本建设项目资金量大,因前期启动需要咨询、设计、招投标等程序性工作,影响支出进度,造成年底项目结转。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省妇联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省妇联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省妇联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82.64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人员工资、日常工作运转以及为完成省委要求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贫困母亲救助项目、居家灵活就业项目、最美妈妈(最美家庭)寻找工作、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妇女儿童发展工作、“两纲”实施工作、“三八”妇女节活动、“六一”活动、“两癌”救助工作等各类项目服务方面工作支出。

      (二)教育支出403.85万元,主要用于:我会妇女干部学校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其他教育培训工作。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6.80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

      (四)医疗卫生支出84.11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支出。

      (五)住房保障支出80.61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及按政策享受购房补贴等。

      (六)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支出。

      (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50.24万元,主要用于:机关职工按政策享受购房补贴。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4年无因公出国(境)费安排。

      (二)公务接待费

      2014年公务接待费7.2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5.6%,较2013年决算数下降48.54%,主要原因是按照川委办[2014]11号文件要求,我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完善了《四川省妇联财务管理制度》(川妇字[2014]16号),加大对“三公”经费的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开支,特别是公务接待,明确了各项具体的接待标准、条件、范围、程序等。

      2014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接待来川调研、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的相关单位及部门餐费、租车费等。主要接待全国妇联、国妇办、湖北、江西、海南、西藏、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妇联、日本、澳门友好访问团、各市州妇联等。国内公务接待23批次,247人次,共计支出7.23万元,具体开支内容包括:接待全国妇联、国妇办、中国妇女杂志社、国家行政学院9批次,35人次,2.76万元;接待日本友好访问团、澳门妇委会2批次,46人次,0.91万元;接待湖北、江西、海南、西藏、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妇联6批次,126人次,2.92万元;接待各市州妇联2批次,12人次,0.37万元;大型活动公务接待4次,28人次,0.27万元。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4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6万元,较2013年决算数基本持平。

      截至2014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13辆,其中:轿车11辆,越野车1辆,多功能乘用车1辆。

      2014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56元,用于日常公务、大型活动、开展调研、扶贫慰问、定点帮扶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附表1.四川省妇联2014年收支决算总表

      附表2.四川省妇联2014年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附表2-1.四川省妇联2014年人员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附表2-2.四川省妇联2014年日常公用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附表2-3.四川省妇联2014年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附表3.四川省妇联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附件下载: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2014年部门决算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四川省妇女联合会2014年部门决算编制的说明

  • 2015年08月28日 14时41分
  • 来源: 省妇联
  •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是全国妇联的地方组织,是省委领导下的全国各族各界妇女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之一。2014年主要工作如下:

      2014年,全省各级妇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全面实施推进“五大行动”,圆满完成了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四川妇女儿童事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良好势头。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寻找最美家庭、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群团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妇女儿童发展改革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全国妇联和省委的肯定,在全国创造了富有四川特色的工作经验。

      (一)实施“素质提升行动”,促进妇女成长成才。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凝聚妇女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召开后,全省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的火热实践,在我省“三大发展战略”中,在拥护、支持、参与改革中,涌现出一大批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二是搭建平台,提高女性素质。依托省妇女干部学校,整合高等院校、党校的资源,对全省妇女代表进行了全面轮训,举办了四川省妇女事业与社会工作专题培训班,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培训各级女干部1731名,全省举办了各类读书班、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数万人。加大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全省各级妇联组织联合人社、教育、商务、农业等部门开展有关家政、手工编织、种养业、电子商务、儿童保护、家庭教育等培训25843期、参训近900万人。三是提高女新市民素质,实现人的城镇化。围绕全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依托“妇女之家”、“妈妈家”等载体,以“新家园、新女性、新生活”为主题,在城市社区开办新女性培训学校、编写培训教材、开展模拟实训,促进妇女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习惯、增强城市生活技能,全省500多万新市民接受了培训。

      (二)实施“巾帼建功行动”,促进妇女发展。一是抓好“三业一群体”工作。突出抓好“手工编织业、种养殖业、家庭服务业”(“三业”)和女大学生等新增就业群体(“一群体”)工作,成立了四川省手工编织协会、绿色种养业发展促进会、生态养殖发展促进会,统筹推进全省妇女特色经济发展。推进“妇字号”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筹建四川妇女就业创业孵化园,完成孵化园招投标工作,省妇联和省发改委打造的5个省级妇女创业基地建设顺利,500万元投资补助资金按计划下达,四川新增8个全国现代农业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各地成立农村妇女专合组织近960个,形成龙头企业300多个。大力实施女大学生群体创业扶持行动,推出“母亲艺术”公益品牌项目,开展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积极探索巾帼家政服务工作,开展家政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二是推进居家灵活就业。加强与各级财政、人社、商务、发改等部门的协作,落实有关就业培训、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妇女手工、种养殖、家政服务的项目库523个。各级妇联参与和组织居家灵活就业培训5843期,60余万名妇女参加培训。2014年5月,人社部、全国妇联在川召开了全国“发展手工编织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将四川居家灵活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三是引领岗位建功。积极开展巾帼文明岗创评活动,丰富“巾帼文明岗”创建载体,深化巾帼建功行动内涵,在职业女性较为集中的行业系统开展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调动了妇女的劳动生产热情。

      (三)实施“巾帼维权行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一是加大源头参与,坚持法治保障。坚持从立法参与、执法监督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推进家庭教育和反对家庭暴力立法进程。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在全国首创性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通知》,开展农村妇女土地确权中的权益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期工作,省妇联、省妇儿工委办联合省政府法制办、省人大内司委等建立了四川省政策法规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在以“咨询辅助评估,评估促进立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深入开展依法治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妇女儿童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不断形成。二是畅通诉求渠道,调处婚姻家庭矛盾。各级妇联把参与“大调解”工作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切入点,积极构建“大维权”工作机制,建立了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重案要案联动维权机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多部门联动机制、妇女信访代理和法律援助机制、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全省“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社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全年调解家庭矛盾纠纷案件10.5万件,各级妇联为510万名妇女提供了维权服务。三是关注妇女民生,解决突出问题。加大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扶助,在农村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妇女行动”,留守儿童“五送”活动,从生产生活、心理疏导、困难帮扶、安全教育等方面为留守妇女儿童提供切实帮助;通过“送政策、送技能、送健康、送温暖”,引导藏区觉姆爱国爱教,筑牢反分裂防线;在“4.20”芦山地震恢复重建中,组织动员和帮助扶持灾区妇女生产自救,省妇联发出了“一个女人一个家、自力更生建新家”的号召,在灾区实施母亲安居工程等救灾项目,向甘孜康定、云南鲁甸等灾区发放母亲邮包、暖心包等,共计筹集物质资金1.25亿元;争取省政府划拨专款,全省实施了婚前、孕前免费医学检查、“两癌”筛查、妇女小额贷款、困境妇女儿童紧急救助等工作;通过争取全国妇联支持、发挥四川妇女基金会和四川儿童少年基金会作用,大力筹集社会资金,实施了母亲水窖、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小小公益慈善+等系列妇女儿童民生项目。

      (四)实施“幸福家庭行动”,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一是弘扬家庭美德,促进家风带动民风社风。在全省深入推进以“孝、爱、亲、和、廉”为主题的“幸福家庭行动”,深入社区、乡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母亲课堂”系列课件,培训省级骨干教师128名。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开展了以“家风力量•幸福守望”为主题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和家风家训展示活动,通过不设门槛、不设标准、社会化方式,吸引全省200多万家庭、400多万群众参加寻访活动。在寻找评选过程中,弘扬了家庭美德,促进了社风民风好转,四川省成为全国“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典范,并在全国交流经验。二是深化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通过省家庭教育协会换届等工作,加强对全省家长学校的指导和建设,建立关爱“留守儿童之家”2500多个;实施“心系妇儿-家庭教育空中课堂”公益项目,覆盖23个县的30万孕妇;积极推进儿童早期教育公共化,举办了“父母大课堂”,传播科学教子理念、育儿方法、早教知识,全省1500万名家长参加了培训。三是探索家庭服务模式,助推社区建设。围绕家庭,立足社区,探索建立了“妈妈家”、“家庭微公益”、“巾帼助老”等家庭社区妇联服务模式,通过孵化培育社会公益企业、争取政府购买服务、推行企业公益运行、发动群众劳动互换、开展社区自治等办法,切实帮助家庭解决了家政服务、居家养老、就业培训、亲子教育等问题,促进了社区功能建设,使妇联参与和实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性服务走进了千家万户。

      (五)实施“强基固本行动”,建设创新型妇联组织。一是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多元开放组织体系。抓住贯彻落实省委18号文件的契机,督促各地普遍落实了妇女人均一元钱工作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各级妇联和基层妇女组织长期缺钱办事的老大难问题;与省委组织部和省民政厅出台了在村、社区换届选举中保证妇女进两委的“专职专选”政策;认真执行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度、常委执委工作制度和妇女代表界别工作制度,开展了履职培训和界别工作。加大妇女之家建设力度,不断夯实妇女之家的功能作用,编印“妇女之家典型案例”指导全省,发挥妇女之家在群团服务中心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城乡社区广泛开展了生活互助、产业发展、志愿服务、婚姻调解、文化健身等服务。大力建设“同心多层”的妇联组织,各级妇联在换届工作中,普遍建立了以基层妇联、妇委会、妇代会、妇女之家为主体,以兼职副主席、执委各界别、妇女代表为延伸,各类协会、基金会、志愿者平台、妇女社团、妇女小组等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广覆盖、宽领域的妇联组织。二是转变工作方式,推行社会化的工作方法。在全省妇联系统中全面推行社会化工作方法,省妇联通过发展壮大妇女儿童事业公益平台、拓展省妇女基金会和省少年儿童基金会功能,与一大批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联盟关系。制定了《四川省五大行动规划(2013—2018年)》及《实施方案》,形成了以148个主体项目为支撑的“五大行动”项目化工作体系,实现了妇联工作全部按项目化运作,全年各基层妇女组织、妇女之家共申报项目达2877个,项目化的工作通道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推进服务群众化,积极参与全省群团服务中心建设,牵头承担全省260个基层群团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工作,通过整合群团力量、社区资源,加强了共享平台、惠民平台、维权平台、素质提升平台建设,大力开展便民服务、社会服务,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群团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基层。三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各级妇联抓住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和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等契机,深入开展调研月、走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等活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与妇女群众面对面了解需求,心贴心结对帮扶,实打实定点扶贫,在“三八”节、“三八维权周”、国际禁毒日、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世界艾滋病日、宪法日等活动期间,开展为基层妇女群众“送岗位、送健康、送法律”活动,服务群众600多万人次。四是积极推进改革,促进妇女儿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从制度创新入手,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整合部门资源、协同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积极向省委提出四川省深化妇女儿童发展体制改革的建议意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了工作大局和总体规划,推动出台了重特大疾病儿童医疗救助等政策。大力探索家庭养老、儿童早教社会服务模式,孵化妇女儿童社会服务组织,推动制定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有关行业标准,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路径和方式研究,积极为妇联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做准备。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规律,组织开展了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四川妇女问题、民族地区女干部工作、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关爱藏区觉姆、留守老人生存状况及满意度调查、早教市场和四川儿童早期发展状况等研究,总结和推广基层成功实践、鲜活经验,编印了四川妇联“五大行动”优秀案例选编—《巾帼追梦》。

      二、部门概况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下属二级预算单位4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3个。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4年省妇联收入决算总额为5826.11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5200.40万元,事业收入19.73万元,经营收入50万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14.49万元,上年结转541.49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3年增加1307.34万元,主要原因是:2014年追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居家灵活就业孵化园项目1511万元。

      2014年省妇联支出决算总额为4137.4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82.64万元,教育支出488.0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6.8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84.1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0.6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5万元,其他支出50.2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688.64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3年减少381.3万元,主要原因是2014年基本建设项目资金量大,因前期启动需要咨询、设计、招投标等程序性工作,影响支出进度,造成年底项目结转。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省妇联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省妇联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省妇联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82.64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人员工资、日常工作运转以及为完成省委要求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贫困母亲救助项目、居家灵活就业项目、最美妈妈(最美家庭)寻找工作、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妇女儿童发展工作、“两纲”实施工作、“三八”妇女节活动、“六一”活动、“两癌”救助工作等各类项目服务方面工作支出。

      (二)教育支出403.85万元,主要用于:我会妇女干部学校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其他教育培训工作。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6.80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

      (四)医疗卫生支出84.11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支出。

      (五)住房保障支出80.61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及按政策享受购房补贴等。

      (六)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支出。

      (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50.24万元,主要用于:机关职工按政策享受购房补贴。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4年无因公出国(境)费安排。

      (二)公务接待费

      2014年公务接待费7.2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5.6%,较2013年决算数下降48.54%,主要原因是按照川委办[2014]11号文件要求,我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完善了《四川省妇联财务管理制度》(川妇字[2014]16号),加大对“三公”经费的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开支,特别是公务接待,明确了各项具体的接待标准、条件、范围、程序等。

      2014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接待来川调研、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的相关单位及部门餐费、租车费等。主要接待全国妇联、国妇办、湖北、江西、海南、西藏、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妇联、日本、澳门友好访问团、各市州妇联等。国内公务接待23批次,247人次,共计支出7.23万元,具体开支内容包括:接待全国妇联、国妇办、中国妇女杂志社、国家行政学院9批次,35人次,2.76万元;接待日本友好访问团、澳门妇委会2批次,46人次,0.91万元;接待湖北、江西、海南、西藏、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妇联6批次,126人次,2.92万元;接待各市州妇联2批次,12人次,0.37万元;大型活动公务接待4次,28人次,0.27万元。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4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6万元,较2013年决算数基本持平。

      截至2014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13辆,其中:轿车11辆,越野车1辆,多功能乘用车1辆。

      2014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56元,用于日常公务、大型活动、开展调研、扶贫慰问、定点帮扶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附表1.四川省妇联2014年收支决算总表

      附表2.四川省妇联2014年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附表2-1.四川省妇联2014年人员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附表2-2.四川省妇联2014年日常公用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附表2-3.四川省妇联2014年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附表3.四川省妇联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附件下载: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2014年部门决算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