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投资400多万元 打造葡萄园

  • 2015年12月11日 09时37分
  • 来源: 四川党建网
  • 【字体:
  •   一望无际的连栋钢架大棚,黑紫的葡萄密密悬挂,一进入绵阳市安县塔水镇七里村,眼前就是这生机盎然的葡萄丰收图。望着占地258亩的葡萄园,邓步华心中的欢喜溢于言表。  

      在外务工打拼20多年,如今毅然选择回乡创业,邓步华下了很大的决心。  

      90年代初,邓步华远赴福建打工。有了一定积蓄后,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但当时村里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条件很差,创业也没什么路子。直到2013年春节,邓步华收到安县向归乡的农民工发出的返乡创业倡议书。邓步华顿时来了兴趣,“我回来考察了一圈,觉得干一番事业的机会到了。”  

      2014年3月,邓步华和几个亲戚合计了一番,一口气流转了258亩土地,成立家庭农场,发展葡萄产业。第一年的建设加运营,投资达到400多万元,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今年6月,第一筐葡萄卖出去后,邓步华信心倍增。“巨玫瑰、美人指、着色香……”邓步华兴奋地向我们数着自家葡萄的品种,“我们种了11个高端品种,很受市场欢迎。”问起今年收入,他喜上眉梢,“今年第一年挂果,销量很可观。”  

      随着邓步华的葡萄园搞得红红火火,以前和他一起在外出务工的30多个村民都回到家乡在葡萄园务工,每月能挣到2000多元。现在,七里村形成了2000余亩葡萄产业带,兴办生态休闲农家乐的念头在邓步华的规划中一步步成为现实。年初,邓步华多方筹集资金,兴建了农家乐,目前已基本竣工。“等葡萄走廊打造好以后,就可以搞葡萄采摘节了。”

      由于种植面积大、品种新、技术含量高,邓步华已成为了七里村名副其实的葡萄种植大户。  

      邓步华的葡萄园只是安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县已有312名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创办和领办企业,从打工者变身为公司老板,实现华丽转身。  

      安县人社局局长陈小平透露,为鼓励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安县向外地农民工寄发公开信、向回家过年的外出务工人员温情“喊话”,用乡音乡情邀请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我们就是要让在外务工的老百姓看到家乡日异月新的变化,看到当地环境的优渥,这样就更有吸引他们回乡发展的资本。”

      从2008年至今,安县已有1500余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投入资金2.5亿元,吸纳8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投资400多万元 打造葡萄园

  • 2015年12月11日 09时37分
  • 来源: 四川党建网
  •   一望无际的连栋钢架大棚,黑紫的葡萄密密悬挂,一进入绵阳市安县塔水镇七里村,眼前就是这生机盎然的葡萄丰收图。望着占地258亩的葡萄园,邓步华心中的欢喜溢于言表。  

      在外务工打拼20多年,如今毅然选择回乡创业,邓步华下了很大的决心。  

      90年代初,邓步华远赴福建打工。有了一定积蓄后,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但当时村里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条件很差,创业也没什么路子。直到2013年春节,邓步华收到安县向归乡的农民工发出的返乡创业倡议书。邓步华顿时来了兴趣,“我回来考察了一圈,觉得干一番事业的机会到了。”  

      2014年3月,邓步华和几个亲戚合计了一番,一口气流转了258亩土地,成立家庭农场,发展葡萄产业。第一年的建设加运营,投资达到400多万元,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今年6月,第一筐葡萄卖出去后,邓步华信心倍增。“巨玫瑰、美人指、着色香……”邓步华兴奋地向我们数着自家葡萄的品种,“我们种了11个高端品种,很受市场欢迎。”问起今年收入,他喜上眉梢,“今年第一年挂果,销量很可观。”  

      随着邓步华的葡萄园搞得红红火火,以前和他一起在外出务工的30多个村民都回到家乡在葡萄园务工,每月能挣到2000多元。现在,七里村形成了2000余亩葡萄产业带,兴办生态休闲农家乐的念头在邓步华的规划中一步步成为现实。年初,邓步华多方筹集资金,兴建了农家乐,目前已基本竣工。“等葡萄走廊打造好以后,就可以搞葡萄采摘节了。”

      由于种植面积大、品种新、技术含量高,邓步华已成为了七里村名副其实的葡萄种植大户。  

      邓步华的葡萄园只是安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县已有312名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创办和领办企业,从打工者变身为公司老板,实现华丽转身。  

      安县人社局局长陈小平透露,为鼓励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安县向外地农民工寄发公开信、向回家过年的外出务工人员温情“喊话”,用乡音乡情邀请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我们就是要让在外务工的老百姓看到家乡日异月新的变化,看到当地环境的优渥,这样就更有吸引他们回乡发展的资本。”

      从2008年至今,安县已有1500余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投入资金2.5亿元,吸纳8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