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聚力精准扶贫 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7月7日至8日,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专题部署扶贫开发工作。(毛漫丁 摄)
深秋时节,平均海拔1080米的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底底古村依旧绿意盎然。顺着蜿蜒的乡村水泥路,活动室、卫生服务室、幼儿园一应俱全,一幢幢黄墙蓝瓦的新房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整个村庄显得格外美丽宁静。
“感谢政府的帮助,以后再也不会为看病发愁了。”村民司杜陈古坐在自家的小院坝里,此时阳光正好,他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两年前,司杜陈古患上严重骨质增生,失去了劳动能力,不仅断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治病还花掉了所有积蓄。去年6月,按照四川实施的“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四大连片特困地区攻坚行动计划,峨边县启动了“对症下药”的精准脱贫政策,让“读书郎”专心投入学习,让“病老娘”病有所医,为所有贫困户兜起生活的底。根据新政策,司杜陈古去年治病花了12000块,除去医保报销的75%,再加上县里的扶贫医疗救助,自己承担的部分从2700多元变为不到700元。
在四川,得益于聚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推进,“司杜陈古”们的幸福指数正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吹响扶贫攻坚号角,把“四大片区”作为主战场,抓好“五大扶贫工程”,坚持区域攻坚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目前的497.65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7.7%。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四川依然面临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贫困群众致贫返贫原因多重叠加、贫困地区发展制约因素多等严峻挑战。
来自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四川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的7.1%,贫困村数占全国的9%。其中,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有贫困县88个,贫困人口335.13万、占全省总数的67.3%;片区外还有“插花式”贫困人口162.52万,而且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为拉长贫困这根“短板”,2015年,四川扶贫攻坚工作瞄准全年减贫109万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频频发力,吹响了全省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
---4月上旬至5月上旬,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等38位省级领导和50位厅级领导,深入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到乡到村到户集中开展专项调研,全面摸清贫困底数和扶贫开发情况,梳理出6个方面128个问题,提出221条意见建议。
---5月25日至27日,四川高规格召开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再次对扶贫攻坚的方向和方式作进一步明确:坚持精准扶贫,抓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让广大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6月1日起,《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四川省实施精准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的大背景下颁布的第一部地方法规,标志着四川扶贫开发工作驶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7月7日至8日,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专题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形成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瞄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核心任务,贯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主线,指明了扶贫攻坚“五个结合”主攻方向,提出了实施扶贫攻坚“五个一批”行动计划消贫路径,构建了扶贫工作落实见效保障体系,打出了“3+10”扶贫攻坚政策组合拳。
---10月下旬,四川再出“硬举措”,针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教育与就业、生态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惠民、社会保障、社会扶贫、金融扶贫等方面出台10个扶贫专项方案,主攻全面脱贫,预计投入财政资金将达1400余亿元。 (记者 陈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