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2017年05月04日 13时10分
  • 来源: 四川省民政厅
  • 【字体:
  •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由民政厅牵头,经过前期调研论证、省直有关部门座谈讨论修改,形成了《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现将《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挂网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欢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并于2017年5月24日前将意见建议通过书面或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反馈至四川省民政厅。

      联系人:李成林 电 话:84423076 13980521211

      传 真:84423093 邮 箱:270747155@qq.com

      联系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东大街芷泉段15号

    四川省民政厅

    2017年5月4日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探索出了“新形势下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但也应看到,我省地处西南山区, 地质地貌复杂,区域内海拔落差大,原生环境脆弱,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是全国自然灾害最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持续不利影响,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新的更大挑战。当前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防灾减灾基础依然薄弱、能力仍然不足,重救灾轻防灾减灾思想还比较普遍,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意识不牢,救灾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够普及。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5号),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就深入推进我省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我省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高度重视减轻灾害风险,切实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将常态减灾作为基础性工作,坚持防灾减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前后衔接,未雨绸缪,常抓不懈,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能力。

      ——坚持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建设,提升装备保障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发挥科技在减灾救灾中的支撑作用,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强化统筹协调,科学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根据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各级党委和政府分级负责,就近指挥、统筹协调,在灾害应对中发挥相应主体作用、承担相应主体责任。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提供保障等重要作用。更加注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完善灾害保险制度,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工作目标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健全,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各级政府在灾害中的事权和工作责任得到进一步厘清,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健全,防灾减灾信息化水平、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重大项目设防水平、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与防灾减灾建设相匹配,生态保护科学实施,同等致灾强度下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减少,受灾群众得到更加有效保障,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二、建立健全统筹协调体制

      (四)统筹灾害管理。加强各种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协调,强化资源统筹和工作协调。完善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省减灾委员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强化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在灾情信息管理、综合风险防范、群众生活救助、科普宣传教育、区域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职能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主要灾种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机构的防范部署和应急指挥作用,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应急保障、抢险救援、医疗防疫、恢复重建、社会动员、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建立各级减灾委员会与应急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等机构之间,以及与军队、武警部队之间的工作协同制度,健全工作规程。建立毗邻省份或区域之间在灾情信息、应急保障、救灾物资、救援力量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统筹谋划城市和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五)统筹综合减灾。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转变重救灾轻减灾思想,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全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据国家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标准,建立完善省级标准,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及文物保护单位等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加强部门协调,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维护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和提升成应急避难场所,增加避难场所数量,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安置服务。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加快补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短板,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灾能力。加大生态功能区恢复,提升生态防灾减灾能力。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教育计划。积极搭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相关科普宣传教育设施功能作用,建立防灾减灾技能培训专业机构,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景区、进寺庙、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统筹社区减灾资源和力量,制定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推进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深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争创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定期开展群众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居民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逃生避险演练,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健全属地管理体制

      (六)强化应急救灾主体责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事权划分。对达到省级启动响应等级的自然灾害,省级发挥统筹指导和支持作用,省、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在灾害应对中发挥相应主体作用,承担相应主体责任。省、市、县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统一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机构,统筹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地方党委和政府根据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统一指挥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抢修、房屋安全应急评估、群众转移安置等应急处置工作。规范灾害现场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的组织领导指挥体系,强化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的统筹使用和调配,发挥公安消防以及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抢险救援中的骨干作用。统一做好应急处置的信息发布工作。

      (七)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度。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坚持中央、省级统筹指导,市(州)、县(市、区)政府为主体、灾区群众主动参与的制度,协同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省直有关部门和受灾地区按照工作规程共同开展灾害损失评估、次生衍生灾害隐患排查及危险性评估、住房及建筑物受损鉴定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省级根据灾害损失情况,结合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落实自然灾害补助政策,统筹中央和省级救灾补助资金,支持灾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灾区实际组织编制或指导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各级政府按照灾害应对事权划分,强化对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统一协调的组织体系、科学系统的规划体系、全面细致的政策体系、务实高效的实施体系、完备严密的监管体系。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省级按照《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组织实施。重特大以外的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市(州)、县(市、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受灾群众积极性和能动性,坚持自觉、自愿、自主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党员结对帮扶等支持作用,发扬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优良传统,自己动手重建家园。

      (八)完善军地协调联动制度。健全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应急协调机制。建立地方党委和政府请求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完善军地间灾害预报预警、灾情动态、救灾需求、救援进展等信息通报制度。加强救灾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充实队伍,配置装备,强化培训,组织军地联合演练,完善以军队、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以公安消防等专业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将武警部队有关抢险救援应急力量纳入驻在地应急救援力量和组织指挥体系。完善军地联合保障机制,提升军地应急救援协作水平。

      四、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

      (九)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坚持鼓励支持、引导规范、效率优先、自愿自助原则,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完善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救灾联动机制。制定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行为准则、行动评估和监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专业化水平。完善救灾捐赠组织协调、信息公开和需求导向等工作机制。落实税收优惠、人身保险、装备提供、业务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

      (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应对灾害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巨灾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统筹考虑现实需要和长远规划,建立健全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鼓励各地结合灾害风险特点,探索巨灾风险有效保障模式。进一步完善保险政策和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农户自愿参加、保费合理分担的机制。

      五、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十一)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加快各种灾害地面监测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自然灾害立体监测和早期识别能力。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发挥气象、水利、农业、国土、地震、林业、住建、交通等防灾减灾部门作用,提升灾害风险预警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与灾害特征相适应的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发布流程与责任权限。加强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力建设,发挥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用,健全重特大自然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完善运行管理办法,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统一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公众覆盖率。

      (十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制定防灾减灾救灾信息传递与共享技术标准,加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建设涵盖主要涉灾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的自然灾害大数据和灾情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地震、测绘、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信息与灾害风险隐患、预警、灾情及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推进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能力素质。落实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完善省级自然灾害灾后损失评估办法,规范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灾害损失评估的联动和共享机制。健全重特大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公众知情权。规范灾害信息现场应急处置、新闻发布、网络及社会舆情应对等工作流程,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舆情引导能力。

      (十三)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健全以“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主体,多灾易灾和偏远乡村救灾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完善储备类型,丰富物资储备种类,提升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建立完善省、市(州)、县(市、区)救灾物资管理信息平台,提高物资调配效率和资源统筹利用水平。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应急运力储备与调运机制。完善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应急保障预案。充分利用国家“天—空—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构建覆盖到点的报灾终端体系。配备必要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受灾群众安置、防汛抗旱、人员搜救、森林灭火等装备和产品,提高基层减灾和应急救灾的装备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期社会物资、运输工具和设施装备等的征用和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重大装备租赁保障机制。

      (十四)提升科技支撑水平。统筹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和力量,强化减灾委员会专家智库建设。建立科技支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推进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新技术新方法运用,提高灾害信息获取、模拟仿真、预报预测、风险评估、应急通信与保障能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新材料新产品研发,加快发展应急(安全)产业,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科学决策水平和应急能力。

      (十五)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理念和关键科技成果,参与国际与区域间的交流、论坛、培训和科研。加强与周边省(区)的交流,推进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

      (十六)强化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本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要加强协调,统筹推进,对实施进度进行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科学应对、妥善解决。各级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展试点示范,破解改革难题,积累改革经验,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有序深入。

      (十七)加大防灾减灾救灾投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各级财政救灾补助政策,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普宣传教育、社会力量培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风险防范、救援装备等方面经费的投入,确保防灾减灾救灾经费落到实处。鼓励社会力量和家庭、个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投入,提高社区和家庭自救互救能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防灾减灾救灾资金的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八)强化责任追究。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形势发展,及时修订有关法规、规程和预案,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体系。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对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奖励。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2017年05月04日 13时10分
  • 来源: 四川省民政厅
  •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由民政厅牵头,经过前期调研论证、省直有关部门座谈讨论修改,形成了《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现将《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挂网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欢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并于2017年5月24日前将意见建议通过书面或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反馈至四川省民政厅。

      联系人:李成林 电 话:84423076 13980521211

      传 真:84423093 邮 箱:270747155@qq.com

      联系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东大街芷泉段15号

    四川省民政厅

    2017年5月4日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探索出了“新形势下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但也应看到,我省地处西南山区, 地质地貌复杂,区域内海拔落差大,原生环境脆弱,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是全国自然灾害最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持续不利影响,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新的更大挑战。当前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防灾减灾基础依然薄弱、能力仍然不足,重救灾轻防灾减灾思想还比较普遍,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意识不牢,救灾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够普及。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5号),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就深入推进我省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我省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高度重视减轻灾害风险,切实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将常态减灾作为基础性工作,坚持防灾减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前后衔接,未雨绸缪,常抓不懈,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能力。

      ——坚持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建设,提升装备保障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发挥科技在减灾救灾中的支撑作用,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强化统筹协调,科学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根据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各级党委和政府分级负责,就近指挥、统筹协调,在灾害应对中发挥相应主体作用、承担相应主体责任。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提供保障等重要作用。更加注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完善灾害保险制度,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工作目标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健全,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各级政府在灾害中的事权和工作责任得到进一步厘清,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健全,防灾减灾信息化水平、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重大项目设防水平、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与防灾减灾建设相匹配,生态保护科学实施,同等致灾强度下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减少,受灾群众得到更加有效保障,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二、建立健全统筹协调体制

      (四)统筹灾害管理。加强各种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协调,强化资源统筹和工作协调。完善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省减灾委员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强化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在灾情信息管理、综合风险防范、群众生活救助、科普宣传教育、区域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职能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主要灾种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机构的防范部署和应急指挥作用,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应急保障、抢险救援、医疗防疫、恢复重建、社会动员、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建立各级减灾委员会与应急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等机构之间,以及与军队、武警部队之间的工作协同制度,健全工作规程。建立毗邻省份或区域之间在灾情信息、应急保障、救灾物资、救援力量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统筹谋划城市和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五)统筹综合减灾。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转变重救灾轻减灾思想,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全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据国家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标准,建立完善省级标准,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及文物保护单位等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加强部门协调,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维护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和提升成应急避难场所,增加避难场所数量,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安置服务。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加快补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短板,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灾能力。加大生态功能区恢复,提升生态防灾减灾能力。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教育计划。积极搭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相关科普宣传教育设施功能作用,建立防灾减灾技能培训专业机构,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景区、进寺庙、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统筹社区减灾资源和力量,制定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推进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深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争创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定期开展群众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居民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逃生避险演练,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健全属地管理体制

      (六)强化应急救灾主体责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事权划分。对达到省级启动响应等级的自然灾害,省级发挥统筹指导和支持作用,省、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在灾害应对中发挥相应主体作用,承担相应主体责任。省、市、县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统一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机构,统筹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地方党委和政府根据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统一指挥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抢修、房屋安全应急评估、群众转移安置等应急处置工作。规范灾害现场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的组织领导指挥体系,强化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的统筹使用和调配,发挥公安消防以及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抢险救援中的骨干作用。统一做好应急处置的信息发布工作。

      (七)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度。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坚持中央、省级统筹指导,市(州)、县(市、区)政府为主体、灾区群众主动参与的制度,协同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省直有关部门和受灾地区按照工作规程共同开展灾害损失评估、次生衍生灾害隐患排查及危险性评估、住房及建筑物受损鉴定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省级根据灾害损失情况,结合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落实自然灾害补助政策,统筹中央和省级救灾补助资金,支持灾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灾区实际组织编制或指导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各级政府按照灾害应对事权划分,强化对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统一协调的组织体系、科学系统的规划体系、全面细致的政策体系、务实高效的实施体系、完备严密的监管体系。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省级按照《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组织实施。重特大以外的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市(州)、县(市、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受灾群众积极性和能动性,坚持自觉、自愿、自主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党员结对帮扶等支持作用,发扬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优良传统,自己动手重建家园。

      (八)完善军地协调联动制度。健全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应急协调机制。建立地方党委和政府请求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完善军地间灾害预报预警、灾情动态、救灾需求、救援进展等信息通报制度。加强救灾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充实队伍,配置装备,强化培训,组织军地联合演练,完善以军队、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以公安消防等专业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将武警部队有关抢险救援应急力量纳入驻在地应急救援力量和组织指挥体系。完善军地联合保障机制,提升军地应急救援协作水平。

      四、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

      (九)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坚持鼓励支持、引导规范、效率优先、自愿自助原则,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完善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救灾联动机制。制定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行为准则、行动评估和监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专业化水平。完善救灾捐赠组织协调、信息公开和需求导向等工作机制。落实税收优惠、人身保险、装备提供、业务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

      (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应对灾害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巨灾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统筹考虑现实需要和长远规划,建立健全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鼓励各地结合灾害风险特点,探索巨灾风险有效保障模式。进一步完善保险政策和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农户自愿参加、保费合理分担的机制。

      五、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十一)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加快各种灾害地面监测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自然灾害立体监测和早期识别能力。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发挥气象、水利、农业、国土、地震、林业、住建、交通等防灾减灾部门作用,提升灾害风险预警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与灾害特征相适应的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发布流程与责任权限。加强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力建设,发挥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用,健全重特大自然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完善运行管理办法,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统一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公众覆盖率。

      (十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制定防灾减灾救灾信息传递与共享技术标准,加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建设涵盖主要涉灾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的自然灾害大数据和灾情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地震、测绘、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信息与灾害风险隐患、预警、灾情及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推进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能力素质。落实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完善省级自然灾害灾后损失评估办法,规范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灾害损失评估的联动和共享机制。健全重特大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公众知情权。规范灾害信息现场应急处置、新闻发布、网络及社会舆情应对等工作流程,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舆情引导能力。

      (十三)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健全以“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主体,多灾易灾和偏远乡村救灾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完善储备类型,丰富物资储备种类,提升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建立完善省、市(州)、县(市、区)救灾物资管理信息平台,提高物资调配效率和资源统筹利用水平。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应急运力储备与调运机制。完善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应急保障预案。充分利用国家“天—空—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构建覆盖到点的报灾终端体系。配备必要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受灾群众安置、防汛抗旱、人员搜救、森林灭火等装备和产品,提高基层减灾和应急救灾的装备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期社会物资、运输工具和设施装备等的征用和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重大装备租赁保障机制。

      (十四)提升科技支撑水平。统筹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和力量,强化减灾委员会专家智库建设。建立科技支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推进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新技术新方法运用,提高灾害信息获取、模拟仿真、预报预测、风险评估、应急通信与保障能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新材料新产品研发,加快发展应急(安全)产业,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科学决策水平和应急能力。

      (十五)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理念和关键科技成果,参与国际与区域间的交流、论坛、培训和科研。加强与周边省(区)的交流,推进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

      (十六)强化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本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要加强协调,统筹推进,对实施进度进行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科学应对、妥善解决。各级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展试点示范,破解改革难题,积累改革经验,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有序深入。

      (十七)加大防灾减灾救灾投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各级财政救灾补助政策,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普宣传教育、社会力量培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风险防范、救援装备等方面经费的投入,确保防灾减灾救灾经费落到实处。鼓励社会力量和家庭、个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投入,提高社区和家庭自救互救能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防灾减灾救灾资金的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八)强化责任追究。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形势发展,及时修订有关法规、规程和预案,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体系。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对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奖励。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