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怎么干?内江市四部门这样解读

  • 2020年08月03日 15时38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字体:
  • 7月30日,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7月31日,内江市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内江市委政研室、内江市发改委、内江市交通运输局、内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内江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刘胜伟表示,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进一步鲜明“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这既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又是省委交托内江的光荣使命任务,也是市第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拓展和升华,必须要一以贯之、一体推进、一抓到底。统筹推进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建设,最关键的就是要准确把握“融入”二字,紧扣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换个赛道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热潮。

    内江市发改委副主任章艳秋介绍,市发改委将以重大规划、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为抓手,推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质性成效。

    加强重大规划的衔接与编制,争取把事关内江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纳入国家和省上规划盘子。同时对照目标定位和重点工作,将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纳入正在编制的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

    积极推动一批重大平台搭建,建设成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同区,以内江高新区科创城、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等为载体,加快北斗卫星产业园、国家毫米波雷达无线电测试项目、川南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成渝国家级政务云灾备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发展,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成渝数据基地”;建设内自同城化产业协作区,以现代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高品质城市新区,加速两市资源要素流通,实现两市融合共生,助推成渝中部区域崛起。

    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聚焦构建成渝城市群主要城市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建成川南城际铁路和成自宜高铁,加快推进绵遂内铁路建设,抓紧做好自隆渝城际铁路规划论证;完成成渝客专提速改造,逐步实现公交化运营,开展成内渝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论证。建成连乐铁路,加快货运铁路改造,尽快实施隆黄铁路隆叙段、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扩能改造,同步启动内江南站提升改造和城区铁路搬迁工程;抓住中国—老挝铁路开通契机,抓紧实施内昆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打通成都经内江至昆明到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泛亚铁路通道。同时,还要加快推进一批高速公路、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

    深化推进一批重大改革。把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作为一项牵引性改革,探索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川南现代产业集中区(内自片区)、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区域高效合作路径。把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一项基础性改革,重点围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着力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等方面扩大市场化配置范围,推进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内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朱鹏介绍,内江交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对标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关于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以提升“内联”“外畅”水平为导向,在“内联”“外畅”两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现代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加快推进“一枢纽”建设,着力完善对外运输大通道、夯实区域干线路网联系、构筑运输枢纽站场体系、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以交通互联互通引领对外开放,形成内江交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助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到2035年,全面建成以“三射三联”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为主骨架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多层级、一体化、高质量”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外运输通道线路达到24条,其中,高速公路12条、铁路11条、水路1条,高速公路网总规模超过550公里,境内铁路网营运里程达到450公里,实施沱江白马至自贡牛佛段航道提升,建成通用机场2座,以内江市区为中心,资中、威远、隆昌为副中心的“一主三副”枢纽空间格局全面形成。

    内江市商务局机关党委书记蔡硕介绍,7月29日,内江高规格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了“95566”发展目标(即到2022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实现9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50%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5%以上,服务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收入比重60%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65%以上)。市商务局将按照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和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的要求,集中力量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等五大现代服务业。记者 郑志浩

    责任编辑: 贺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唱好“双城记”怎么干?内江市四部门这样解读

  • 2020年08月03日 15时38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7月30日,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7月31日,内江市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内江市委政研室、内江市发改委、内江市交通运输局、内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内江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刘胜伟表示,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进一步鲜明“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这既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又是省委交托内江的光荣使命任务,也是市第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拓展和升华,必须要一以贯之、一体推进、一抓到底。统筹推进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建设,最关键的就是要准确把握“融入”二字,紧扣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换个赛道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热潮。

    内江市发改委副主任章艳秋介绍,市发改委将以重大规划、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为抓手,推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质性成效。

    加强重大规划的衔接与编制,争取把事关内江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纳入国家和省上规划盘子。同时对照目标定位和重点工作,将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纳入正在编制的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

    积极推动一批重大平台搭建,建设成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同区,以内江高新区科创城、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等为载体,加快北斗卫星产业园、国家毫米波雷达无线电测试项目、川南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成渝国家级政务云灾备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发展,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成渝数据基地”;建设内自同城化产业协作区,以现代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高品质城市新区,加速两市资源要素流通,实现两市融合共生,助推成渝中部区域崛起。

    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聚焦构建成渝城市群主要城市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建成川南城际铁路和成自宜高铁,加快推进绵遂内铁路建设,抓紧做好自隆渝城际铁路规划论证;完成成渝客专提速改造,逐步实现公交化运营,开展成内渝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论证。建成连乐铁路,加快货运铁路改造,尽快实施隆黄铁路隆叙段、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扩能改造,同步启动内江南站提升改造和城区铁路搬迁工程;抓住中国—老挝铁路开通契机,抓紧实施内昆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打通成都经内江至昆明到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泛亚铁路通道。同时,还要加快推进一批高速公路、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

    深化推进一批重大改革。把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作为一项牵引性改革,探索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川南现代产业集中区(内自片区)、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区域高效合作路径。把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一项基础性改革,重点围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着力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等方面扩大市场化配置范围,推进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内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朱鹏介绍,内江交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对标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关于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以提升“内联”“外畅”水平为导向,在“内联”“外畅”两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现代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加快推进“一枢纽”建设,着力完善对外运输大通道、夯实区域干线路网联系、构筑运输枢纽站场体系、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以交通互联互通引领对外开放,形成内江交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助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到2035年,全面建成以“三射三联”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为主骨架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多层级、一体化、高质量”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外运输通道线路达到24条,其中,高速公路12条、铁路11条、水路1条,高速公路网总规模超过550公里,境内铁路网营运里程达到450公里,实施沱江白马至自贡牛佛段航道提升,建成通用机场2座,以内江市区为中心,资中、威远、隆昌为副中心的“一主三副”枢纽空间格局全面形成。

    内江市商务局机关党委书记蔡硕介绍,7月29日,内江高规格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了“95566”发展目标(即到2022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实现9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50%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5%以上,服务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收入比重60%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65%以上)。市商务局将按照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和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的要求,集中力量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等五大现代服务业。记者 郑志浩

    责任编辑: 贺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