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 2025年10月29日 14时50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字体:
  • 10月2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陶剑锋围绕四川“十四五”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主要成就作介绍。

    四川在粮食、能源、矿产三大领域创“新高地”

    陶剑锋表示,“十四五”以来,四川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水平,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方面,陶剑锋介绍,去年四川粮食产量达到726.8亿斤,较2020年增加21.4亿斤,预计今年将突破73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储备规模可满足全省4.5个月市场供应量。

    图源视觉中国

    打造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方面,四川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建成投产白鹤滩、乌东德等10座大型水电站,今年水电装机将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建成投产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今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3200万千瓦,是“十四五”初期的5倍;积极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火电,建成投产资阳、广元等气电项目;建成投运国内最高含硫量整装气田渡口河—七里北气田。

    同时,构建互联互通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建成“八直十一交”省际输电通道,建成西南地区第一条特高压交流“甘孜—天府南—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省内小“西电东送”能力提升至3700万千瓦以上,实现了“三州的风光”点亮“成都的灯光”。目前,全省500千伏的骨架网络线路超2.1万公里、在国网经营区居第1位,500千伏变电站增加至69座、居第2位。全省长输管网总里程超1万公里,年输气能力达650亿立方米以上,积极融入全国“一张网”,年外输能力超500亿立方米。

    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面,新发现大型石墨矿3处,大、中型磷矿6处,锂、稀土、金、油气等矿种储量大幅增加。当前,全省钛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的76.2%,居世界第一;钒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的28.2%,居全国第一;新增锂辉石资源量280万吨;新增磷矿资源量17.5亿吨。

    聚焦开发利用,四川启动攀西试验区新一轮建设方案,实施资源增储上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延链补链强链、集聚集群发展、高端应用示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6大工程。“十四五”以来,攀西试验区产出全国约80%的钛精矿、60%的钒制品、20%的硬岩型稀土,成为全球最大的钒制品基地、全国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重要的稀土生产基地。

    四川“十四五”以来累计收购粮食1066.6万吨

    “‘十四五’以来,四川累计收购粮食1066.6万吨、油菜籽129.9万吨,有序轮换省级储备粮油逾185.2万吨。”省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周光林介绍,四川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取得系列成效。

    储备基础更加坚实,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实现全省市(州)成品粮油储备和县(市、区)原粮储备全覆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储备规模任务。

    仓储设施加快升级,绿色储粮取得新突破。支持建设低温储备库334个、高标准粮仓923万吨,配套实施“仓顶阳光”项目95个。

    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打造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县28个、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项目县15个。

    粮食法治不断完善,依法监管开创新局面。出台《四川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构建起覆盖粮食安全全链条“管权、管粮、管库、管人”的法规制度体系。

    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储备效能得到新增强。253家储备企业完成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改革任务,建成覆盖全省的“天府粮仓”地方政府储备粮管理信息化省级平台。

    应急保障能力升级,物资储备达到新水平。目前,已建成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现有库点242个。

    全省粮油生产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去年,全省粮食总产726.8亿斤,主产省地位稳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钟志荣表示,“十四五”以来,全省粮油生产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三大主粮”对全省粮食增产贡献大。四川启动实施小麦面积恢复和再生稻提质增效两大行动,三大主粮合计增产21.3亿斤,对全省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98.2%。

    “单产提升”对全省粮食增产贡献大。全省粮食亩均单产提高5.7公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0.5%。

    图源视觉中国

    “主产地区”对全省粮食增产贡献大。77个产粮大县粮食产量达到591.4亿斤、占全省的81.4%,合计增粮17.5亿斤、占全省增量的81.8%。

    钟志荣表示,四川粮食产量依然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增产的潜力主要在于大面积单产提升。接下来,将继续加快农田设施建设,夯实农机装备支撑,深化良种良法配套的基础上,针对性抓好各项工作,力争粮食亩均单产每年提高3公斤以上。

    “十四五”以来四川实施财政投资地勘项目130个

    “十四五”以来四川在找矿突破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瞿亮表示,在实现找矿突破和增储上产方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举措,即坚持高位推动;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多元投入体系;建强地质铁军。“十四五”以来,实施财政投资地勘项目130个、总投资9.44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资6.3亿元,是“十三五”时期同期投入的4倍。

    为确保找矿突破的可持续性、续写矿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一步四川将重点从以下四方面做好体制机制与长远规划部署。

    聚焦“十五五”规划,锚定战略发展目标。力争川西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纳入“十五五”规划。

    补齐基础短板,夯实工作根基。自然资源厅与财政厅联合印发《四川省1:50000矿产地质调查规划(2025—2030年)》,切实补齐找矿工作短板。

    强化科技赋能,驱动转型升级。认真落实《科技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实施5个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矿业发展。以钒钛磁铁矿为试点,探索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发展机制。

    四川绘制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针对四川在加快推动钒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廖卫民介绍,四川将多措并举推动我省钒钛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更多力量。

    深入推进建圈强链。聚焦钒钛优势产业集中发力,以供需对接活动、定向采购激励等多种方式,促进钒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

    持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长流程钢铁企业钒钛铁精矿入炉比,落实《四川省钛渣副产铁水“白名单”企业管理办法(试行)》。

    积极支持行业创新发展。依托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和攀钢等链主企业研发优势,用好天府金江实验室、四川省钒钛新材料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

    加快建设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积极引导粗钢产量指标适度向工艺、环保技术领先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倾斜。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 2025年10月29日 14时50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10月2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陶剑锋围绕四川“十四五”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主要成就作介绍。

    四川在粮食、能源、矿产三大领域创“新高地”

    陶剑锋表示,“十四五”以来,四川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水平,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方面,陶剑锋介绍,去年四川粮食产量达到726.8亿斤,较2020年增加21.4亿斤,预计今年将突破73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储备规模可满足全省4.5个月市场供应量。

    图源视觉中国

    打造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方面,四川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建成投产白鹤滩、乌东德等10座大型水电站,今年水电装机将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建成投产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今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3200万千瓦,是“十四五”初期的5倍;积极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火电,建成投产资阳、广元等气电项目;建成投运国内最高含硫量整装气田渡口河—七里北气田。

    同时,构建互联互通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建成“八直十一交”省际输电通道,建成西南地区第一条特高压交流“甘孜—天府南—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省内小“西电东送”能力提升至3700万千瓦以上,实现了“三州的风光”点亮“成都的灯光”。目前,全省500千伏的骨架网络线路超2.1万公里、在国网经营区居第1位,500千伏变电站增加至69座、居第2位。全省长输管网总里程超1万公里,年输气能力达650亿立方米以上,积极融入全国“一张网”,年外输能力超500亿立方米。

    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面,新发现大型石墨矿3处,大、中型磷矿6处,锂、稀土、金、油气等矿种储量大幅增加。当前,全省钛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的76.2%,居世界第一;钒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的28.2%,居全国第一;新增锂辉石资源量280万吨;新增磷矿资源量17.5亿吨。

    聚焦开发利用,四川启动攀西试验区新一轮建设方案,实施资源增储上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延链补链强链、集聚集群发展、高端应用示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6大工程。“十四五”以来,攀西试验区产出全国约80%的钛精矿、60%的钒制品、20%的硬岩型稀土,成为全球最大的钒制品基地、全国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重要的稀土生产基地。

    四川“十四五”以来累计收购粮食1066.6万吨

    “‘十四五’以来,四川累计收购粮食1066.6万吨、油菜籽129.9万吨,有序轮换省级储备粮油逾185.2万吨。”省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周光林介绍,四川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取得系列成效。

    储备基础更加坚实,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实现全省市(州)成品粮油储备和县(市、区)原粮储备全覆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储备规模任务。

    仓储设施加快升级,绿色储粮取得新突破。支持建设低温储备库334个、高标准粮仓923万吨,配套实施“仓顶阳光”项目95个。

    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打造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县28个、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项目县15个。

    粮食法治不断完善,依法监管开创新局面。出台《四川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构建起覆盖粮食安全全链条“管权、管粮、管库、管人”的法规制度体系。

    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储备效能得到新增强。253家储备企业完成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改革任务,建成覆盖全省的“天府粮仓”地方政府储备粮管理信息化省级平台。

    应急保障能力升级,物资储备达到新水平。目前,已建成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现有库点242个。

    全省粮油生产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去年,全省粮食总产726.8亿斤,主产省地位稳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钟志荣表示,“十四五”以来,全省粮油生产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三大主粮”对全省粮食增产贡献大。四川启动实施小麦面积恢复和再生稻提质增效两大行动,三大主粮合计增产21.3亿斤,对全省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98.2%。

    “单产提升”对全省粮食增产贡献大。全省粮食亩均单产提高5.7公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0.5%。

    图源视觉中国

    “主产地区”对全省粮食增产贡献大。77个产粮大县粮食产量达到591.4亿斤、占全省的81.4%,合计增粮17.5亿斤、占全省增量的81.8%。

    钟志荣表示,四川粮食产量依然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增产的潜力主要在于大面积单产提升。接下来,将继续加快农田设施建设,夯实农机装备支撑,深化良种良法配套的基础上,针对性抓好各项工作,力争粮食亩均单产每年提高3公斤以上。

    “十四五”以来四川实施财政投资地勘项目130个

    “十四五”以来四川在找矿突破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瞿亮表示,在实现找矿突破和增储上产方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举措,即坚持高位推动;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多元投入体系;建强地质铁军。“十四五”以来,实施财政投资地勘项目130个、总投资9.44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资6.3亿元,是“十三五”时期同期投入的4倍。

    为确保找矿突破的可持续性、续写矿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一步四川将重点从以下四方面做好体制机制与长远规划部署。

    聚焦“十五五”规划,锚定战略发展目标。力争川西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纳入“十五五”规划。

    补齐基础短板,夯实工作根基。自然资源厅与财政厅联合印发《四川省1:50000矿产地质调查规划(2025—2030年)》,切实补齐找矿工作短板。

    强化科技赋能,驱动转型升级。认真落实《科技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实施5个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矿业发展。以钒钛磁铁矿为试点,探索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发展机制。

    四川绘制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针对四川在加快推动钒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廖卫民介绍,四川将多措并举推动我省钒钛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更多力量。

    深入推进建圈强链。聚焦钒钛优势产业集中发力,以供需对接活动、定向采购激励等多种方式,促进钒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

    持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长流程钢铁企业钒钛铁精矿入炉比,落实《四川省钛渣副产铁水“白名单”企业管理办法(试行)》。

    积极支持行业创新发展。依托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和攀钢等链主企业研发优势,用好天府金江实验室、四川省钒钛新材料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

    加快建设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积极引导粗钢产量指标适度向工艺、环保技术领先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倾斜。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zt_副本.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