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黑水专场
10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黑水专场。黑水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刘俊介绍,位于阿坝州中部的黑水县,近年来以“冰川彩林为笔、生态价值为墨”,描绘了一幅“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画卷。先后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显著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诸多殊荣。

01
生态引领、五维赋能
带你看黑水县的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发布会上,刘俊以“生态引领、五维赋能,描绘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为题,从生态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工业、城乡融合、全域旅游五个维度向大家介绍了黑水实践。
生态建设“展新颜”,一江猛河清水“永续东流”。黑水最靓丽的底色是生态,这里拥有秀美山川、河湖安澜的天然禀赋,拥有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覆盖率分别达41.43%、86.1%,水、气、土、声、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5个100%”,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三,成功获评第二批省级生态县。
现代农业“提质效”,生态禀赋催动“产业裂变”。黑水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照时间充足,10万亩耕地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赋予了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绝佳自然条件。黑水集中政策、资源,巩固高原粮食“1个基础产业”,发展色湾藏香猪、生态果蔬、道地中药材“3大主导产业”,做优黑水凤尾鸡、黑水中蜂蜜、高原水产、早实核桃、林麝“5大特色产业”,开发藏香猪肉罐头、核桃油等12款精深加工产品,拥有13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色湾藏香猪”首次实现出川供港。目前,黑水已与香港食品委员会签订10万头乳猪订单,并于今年3月完成首批1000头乳猪供港,实现川猪近15年来整猪供港零突破,现年饲养量达7.8万头,带动2000余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1750元。这是如何做到的?色湾藏香猪的美味秘诀到底是什么?发布会上,黑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吉元形象地介绍,“别的猪一生都在减肥,我们色湾藏香猪从出生就是‘高原超模’,是罕见的‘低脂高蛋白+功能活性成分’双优食材。”而这背后,主要源于黑水始终坚持品种筑基、品质引领、品牌赋能、标准护航等举措,促进色湾藏香猪的肉质提升。
生态工业“强筋骨”,资源优势释放“绿色价值”。黑水光伏、水能资源富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巨大。黑水推动优势资源加快转化,50万千瓦的光伏、109万千瓦的水电装机,年输送约4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点亮雪域高原千家万户,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余万吨。海拔3000米的“九千年、三奥雪山、生之源”3家冰川泉水企业年产值超2000万元,牦牛绒经过非遗工艺加工,成为高品质服饰远销长三角,年产值达2000万元。
提到冰川泉水,黑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程娇补充说,黑水县坐拥青藏高原东南缘独特地理优势,依托达古冰川、三奥雪山等海拔超5000米的雪山群,孕育出得天独厚的山泉水资源。全县已探测成规模泉眼40处,年涌水量逾364万吨。黑水山泉富含钙、钾、锶等十余种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降血糖、促进骨骼健康等功效,从多维度为健康“加分”。黑水将力争到2027年,打造2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综合产值破亿目标。
城乡融合“惠民生”,高原藏寨实现“幸福跃迁”。黑水统筹一体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培育省、州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8个,一批高半山村逐步蝶变为宜居宜业和美的“产业名村”,获评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成效显著,高考本科上线率持续增长。通畅104个村乡村路网,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群众劳务收入占比高达70%。
全域旅游“亮名片”,冰川彩林铺筑“共富之路”。黑水提档升级全域重点景区,差异化、串珠式打造24个景观节点,先后推出千人锅庄、彩林马拉松、森林音乐会等新场景,推动达古冰川提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卡龙沟、三奥雪山成功晋升国家4A级景区,嘎尔庄园荣获“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羊茸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人生第一座雪山、最近的遥远、冰川下的彩林小城等IP火爆出圈。

△达古冰川。图源视觉中国
“黑水物华天宝、山川秀美;天籁咏唱、古舞奔放;转山转水皆风景、品山品水皆风情。”针对文旅资源,程娇进一步介绍,黑水依托“大冰川、大彩林、大雪山、大长征”四大核心资源,构建起了“四个4A+四个3A”国家级旅游景区矩阵。同时,黑水还实施了国道347线提升改造、达古冰川连接线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县域1316公里路网将沿线的文化旅游等资源串珠成链,境内21处泊车观景点、可以随时免费休憩、驻足观景。
02
发展举措、暖心服务
黑水真正诠释“小县域也有大作为”
黑水在发布会上带来了一组发展数据——2024年全年完成GDP33.6亿元,同比增长4.1%,人均GDP完成78119元,同比增长5287元、7.3%,实现了阶段性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的目标任务,诠释了“小县域也有大作为,小舞台也能唱大戏”。
这是如何做到的?“我县能在阶段性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中崭露头角,关键在于以政策集成赋能、产业升级破局、帮扶协同聚势为战略支点,构建起了‘政策-产业-帮扶’三位一体的发展闭环。”发布会上,黑水县委副书记纪臻鑫从用好政策金钥匙、建强产业硬支撑、构建帮扶共同体等方面介绍了相关情况。
例如,在用好政策方面,黑水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东西部协作、托底性帮扶等政策视为“破局密钥”,共争取各类资金2.84亿元,落实减税降费及退税4118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4.8亿元,为项目建设、产业升级、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能量包”,实现政策红利向发展势能的高效转化;建强产业方面,建成6个产业园区、54个产业基地,26座水电站满格状态运行,扎窝二期光伏发电等3个项目有序推进,光伏装机50万千瓦;构建帮扶共同体方面,组建“党建联盟”,实施帮扶项目49个,落实帮扶资金8800余万元,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黑水县。图源视觉中国
发布会上还提到了一组让人“关切”的数据——黑水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有约2.2万乡亲在外打拼,占全县人口39%。
当地党委、政府是如何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的呢?程娇介绍,近年来,黑水倾力打造服务管理体系,努力让大家“离乡不离爱、流动不流心”,切实搭建起一座温暖的党群干群“连心桥”。
黑水在浙江、重庆、成都等地,规范建立19个驻外流动党组织,积极参与流入地社区治理、邻里互助;依托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等平台,建立覆盖成都彭州市、都江堰市和浙江海宁市等10余个县市区的劳务培训和精准就业推荐机制,截至目前,已成功输出劳动力2.2万人,劳务收入已超6亿元;同时,统筹县乡力量,在外建立3个驻外党群服务中心和18个党群活动场所。创新推出“逢场式”服务:固定每月10日—12日,围绕73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集中为大家提供民事代办、政策咨询等贴心服务。累计处理困难诉求2100余件,代办委托事项1300余件。
一系列发展举措、一桩桩暖心服务……在让黑水群众心中有“温暖”、奋斗有“底气”的背后,根植的正是黑水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
刘俊介绍,黑水是一片红色热土,红军长征三过黑水,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深植这片土地。面对终年不化的冰川、壁立千仞的悬崖和瞬息万变的气候,黑水儿女世代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博弈,正是这种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智慧和勇气,孕育出了黑水儿女独具魅力的特色和品质。就是“走南闯北、黑水民兵、拥军尚武、勇攀高峰”这四种家国情怀。
“四种情怀相互交融、协同发力,既为黑水突破发展困境提供精神支撑,更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中发挥核心驱动作用。已经成为黑水人民融入血脉的信仰、刻进骨子的担当、化为行动的号角、照亮前路的灯塔。”刘俊表示。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