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

  • 2018年05月31日 17时22分
  • 来源: 省投资促进局网站
  • 【字体:
  •  

     

      行政区划

      自贡市辖4个市辖区,2个县。

     

      历史文化

      商周时期为古蜀国辖地。

      秦代,富顺和荣县地区属蜀郡。

      汉代置犍为郡,富顺地区属犍为郡江阳县,荣县则属犍为郡南安县。

      东汉章帝时,自贡地区即生产井盐,著名的盐井有富世井、大公井。

      北周武帝时,因盐置县设镇。以富世井为名置富世县,

      唐代改名为富义县,唐代升公井镇为公井县,隶荣州,宋代废公井县入荣德县,

      明代易名富顺县;以大公井为名设公井镇,降荣州为县。

      明代嘉靖年间,富顺盐业生产中心西移,新开自流等井。富顺县自流井盐区与荣县贡井盐区相距5公里,产、运、销联系十分密切,“前明以来本属一厂,名曰富义”。富义厂是构成今日自贡城市框架的雏形。

      清咸丰时期,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不能上运,清廷饬令川盐济楚。富义厂盐业生产步入鼎盛时期,年产量占全川的一半以上,年征税银占全川盐税收入的40%,自贡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盐都”。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沦陷,川盐再次济楚,但两县分治的弊端却阻碍自贡盐业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战时军需、民食及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决定设市。民国28年(1939年)8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划出富顺县第五区和荣县第二区的产盐区,取自流井和贡井第一字合称自贡市。9月1日,自贡市政府成立,隶属四川省政府。

      1949年12月5日,自贡市解放,隶属川南行政公署。1952年,川南行署被撤销,隶属四川省人民政府。1978年4月,荣县全部,以及富顺县何市区6个公社划归自贡市管辖。1983年3月,富顺县全部划归自贡市管辖。

      2005年6月15日,国务院(国函〔2005〕52号)批复同意调整自贡市部分行政区划:(1)将自贡市大安区的红旗乡,自贡市沿滩区的仲权镇、舒坪镇、高峰乡、农团乡、漆树乡和自贡市贡井区的荣边镇划归自贡市自流井区管辖。(2)将荣县的龙潭镇、桥头镇、五宝镇、莲花镇、成佳镇、白庙镇、章佳乡、牛尾乡划归贡井区管辖。(3)将富顺县的庙坝镇、牛佛镇、回龙镇划归大安区管辖。(4)将富顺县的仙市镇、瓦市镇划归沿滩区管辖。同年,四川省政府(川府函〔2005〕123号)批复同意调整自贡市部分行政区划。

      旅游资源

      1986年,自贡市由国务院颁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后又相继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自贡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宜人,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之称。2011年3月13日,“自流井——恐龙风景名胜区”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自贡因盐设镇、设县直至因盐设市,以井盐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市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所在的西秦会馆和燊海井,荣县大佛、富顺文庙,以及吴玉章故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恐龙公园

      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于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建立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公园由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和自贡盐业科技园区组成,总面积56.6平方千米,是一个以恐龙化石遗迹、井盐开采与生产遗址、桫椤孑遗植物群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世界级地质公园。公园分为三个园区,即恐龙园区、盐业园区和桫椤谷园区。

      自贡灯会

      中国彩灯,饮誉古今;自贡灯会,久负盛名。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不仅将无与伦比的井盐技术奉献给了世界,而且将美轮美奂的彩灯工艺贡献给了人类。在千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自贡灯会脱颖而出,荟萃了中国灯文化的风采,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使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名播四海。自贡地区的年节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这里自唐以降便有新年燃灯的习俗,延至清代即有“狮灯场市”、“灯竿节”;渐形成节日的提灯会,更有放天灯、舞龙灯、戏狮灯、闹花灯等活动。从而发展为集地区民风民俗之大成的会节声闻海内。

      荣县大佛

      荣县大佛位于自贡荣县县城东郊,为唐代所刻,佛像坐南面北,是一尊释迦牟尼摩崖石刻造像,佛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是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现世佛),第二大石刻大佛,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未来佛)。荣县大佛与乐山大佛相距不足百里,各有特点,映衬成趣,自古以来就有“嘉州大佛雄,荣州大佛美”之誉。

      荣县大佛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与荣县金花桫椤谷公园和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公园共同组成了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

      富顺文庙

      富顺文庙位于四川省富顺县城中心,是中国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宋代建筑。在四川省所有文庙中,富顺文庙以其建筑规模、保存完好以及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而独树一帜。

      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1.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4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98.6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83.57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68.0%和2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746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59.8:27.8调整为11.9:59.8:28.3。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61.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5%,占GDP的比重为56.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27.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5%,占GDP的比重为52.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1%。

      第一产业

      201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0.6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64万公顷,增加0.09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39万公顷,增加0.23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27.46万吨,增长4.4%;油料产量5.39万吨,增长2.9%;蔬菜产量182.04万吨、增长7.5%。

      畜牧业。全年肉类总产量26.85万吨,比上年增长6.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7.55万吨,增长4.3%;生猪出栏228.02万头,增长2.0%;肉牛出栏3.68万头,增长2.6%,肉羊出栏102.97万只,下降0.1%,家禽出栏2530.89万只,增长3.0%。

      渔业。全年水产养殖面积0.78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0.02万公顷,水产品产量5.89万吨,增长7.2%。

      林业。全年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31.3亿元,增长15.5%。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9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0.6万亩,造林补贴项目1.5万亩。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5万亩;森林抚育总面积1.55万亩;“四旁植树”1109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1.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3.87万千瓦,增长6.2%。

      第二产业

      2013年,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46.17亿元,增长1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6%。其中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6.50亿元,增长11.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为540户,实现出口交货值44.75亿元,下降2.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7.51亿元,增长16.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9.45亿元,下降7.6%,实现利税141.22亿元,下降0.2%。

      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0.1%,采盐业增长8.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9%,食品制造业增长1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1%,医药制造业增长9.9%,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2.3%,塑料制品业增长1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6%,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工业增长8.0%,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工业增长15.4%,金属制品业增长11.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7.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9%。主要产品产量。在纳入统计的规模工业产品中,原盐166.6万吨,下降11.3%;饲料57.7万吨,增长12.9%;纱3.39万吨,下降5.4%;化学纤维2.56万吨,增长8.2%;氢氧化钠(烧碱)5.40万吨,下降58.2%;碳酸钠(纯碱)51.9万吨,增长10.3%;合成氨18.50万吨,增长19.7%;平板玻璃517.6万重量箱,增长96.1%;电站锅炉10.6蒸发量万吨,增长2.7%;金属切削机床0.3万台,下降16.7%

      建筑业。全市具有三级资质及其以上建筑业企业有211户,其中纳入“四上”统计的建筑业企业133户,完成总产值156.28亿元,增长28.3%;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2.45亿元,增长2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2.35万平方米,增长25.9%。房屋竣工面积215.56万平方米,下降7.3%。

      第三产业

      2013年,全市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1.61亿元,增长22.2%,其中,纳入统计的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524.81亿元,增长26.5%。项目投资中,一产业完成投资31.84亿元,同比增长4.2%;二产业完成投资148.83亿元,增长22.2%;三产业完成投资350.94亿元,增长24.1%。从投资渠道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93.16亿元,增长31.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30.44亿元,增长16.1%,房地产开发完成77.78亿元,增长23.9%。

      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749.27万平方米,下降3.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73.00万平方米,下降10.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3.64万平方米,增长145.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74.61万平方米,增长89.7%。商品房竣工面积215.56万平方米,下降7.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3.93万平方米,增长0.8%。商品房销售面积238.87万平方米,增长2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6.55万平方米,增长25.3%。商品房待售面积50.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其中住宅待售34.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24亿元、增长14.2%。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9.29亿元,增长14.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0.95亿元,增长12.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9.33亿元,增长15.8%;零售业零售额289.57亿元,增长14.6%;住宿业零售额1.91亿元,增长10.6%;餐饮业零售额49.44亿元,增长10.9%。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0%,化妆品类增长10.7%,金银珠宝类增长47.5%,日用品类增长20.4%,书报杂志类增长57.1%,汽车类增长29.3%,中西药类增长18.9%,石油及石油制品增长13.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3%,通讯器材类增长16.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0.9%。

      对外贸易。全市全年进出口总额101359万美元,增长16.0%。其中,出口额61555万美元,增长19.0%,进口额39804万美元,增长11.7%。

      宜居环境

      位置境域

      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位于北纬28°55′37〞~29°38′25〞、东经104°02′57〞~105°16′11〞之间。东邻隆昌、泸县,南界江安、南溪、宜宾,西与犍为、井研毗邻,北靠威远、内江。幅员面积4373.13k㎡。

      气候环境

      自贡的气候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日照时间较短,四季分明,阴云天气较为常见。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7.0-18.0度,极端最高气温40度,常年日照1150-1200小时。无霜期320-350天。雨量充沛,常年降水量平均1000-1100毫米。

      属典型的盆地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自贡气候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自贡空气潮湿,夏天虽然气温不高,平均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0摄氏度,却常使人感到闷热;冬天气温不低,月平均气温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而显得比较阴冷自贡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月雨量均在200毫米以上,平均月雨日有16-18天。而冬春两季则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地形地貌

      自贡境内中、浅丘陵起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标高在250米至500米之间,城区海拔高度为280米至400米。市内河流主要为沱江水系,沱江下游段流经市境127公里。釜溪河为沱江在市境的主要支流,其上游有旭水河、威远河注入,流域总面积为3490平方公里。市境西部有越溪河自北向南穿越荣县,属岷江水系。

      自贡大地构造系杨子淮地四川台坳、川中台拱、自贡凹陷。北与威远—龙女寺台穹相邻,东南为赤水凹陷,南与泸州凸起相接,西南与凉山褶断带相邻。境内构造简单、岩层产状平缓。东南部褶皱紧密,构造狭长;西北部构造相对宽缓。地形西北部地势高、东南部地势低。西北部是全市低山集中分布区,山岭海拔一般在500米~800米。最高点在荣县丁家山主峰,海拔为901米。东南部海拔一般在300米~400米左右,多为300米(±50米),最低点在沱江出富顺境处水面,海拔为241米。最大相对高差为661米,一般地形相对高差小于50米。

      地貌类型属低山丘陵,由低山地貌、丘陵地貌、平坝地貌和沟谷地貌组成。低山呈条带状,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分布面积广,沟谷纵横交错,穿插在丘间。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坝地形十分狭小、分布零星,一般多为沿河阶地、丘陵间之平地。地形分为低山、丘陵、平坝。低山主要分布于荣县正安、保华、礼佳一线以西,和双古、长山、留佳一线以东的13个乡镇,以及富顺县的青山岭、龙贯山等地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7%,丘陵占80%左右,平坝仅占全市总面积的3%。此外,尚有各类沟谷,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近45%,分为冲谷、冲沟、侵蚀沟以及喀斯特槽谷和盆地、河谷。各类沟谷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5公里。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自贡市

  • 2018年05月31日 17时22分
  • 来源: 省投资促进局网站
  •  

     

      行政区划

      自贡市辖4个市辖区,2个县。

     

      历史文化

      商周时期为古蜀国辖地。

      秦代,富顺和荣县地区属蜀郡。

      汉代置犍为郡,富顺地区属犍为郡江阳县,荣县则属犍为郡南安县。

      东汉章帝时,自贡地区即生产井盐,著名的盐井有富世井、大公井。

      北周武帝时,因盐置县设镇。以富世井为名置富世县,

      唐代改名为富义县,唐代升公井镇为公井县,隶荣州,宋代废公井县入荣德县,

      明代易名富顺县;以大公井为名设公井镇,降荣州为县。

      明代嘉靖年间,富顺盐业生产中心西移,新开自流等井。富顺县自流井盐区与荣县贡井盐区相距5公里,产、运、销联系十分密切,“前明以来本属一厂,名曰富义”。富义厂是构成今日自贡城市框架的雏形。

      清咸丰时期,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不能上运,清廷饬令川盐济楚。富义厂盐业生产步入鼎盛时期,年产量占全川的一半以上,年征税银占全川盐税收入的40%,自贡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盐都”。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沦陷,川盐再次济楚,但两县分治的弊端却阻碍自贡盐业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战时军需、民食及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决定设市。民国28年(1939年)8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划出富顺县第五区和荣县第二区的产盐区,取自流井和贡井第一字合称自贡市。9月1日,自贡市政府成立,隶属四川省政府。

      1949年12月5日,自贡市解放,隶属川南行政公署。1952年,川南行署被撤销,隶属四川省人民政府。1978年4月,荣县全部,以及富顺县何市区6个公社划归自贡市管辖。1983年3月,富顺县全部划归自贡市管辖。

      2005年6月15日,国务院(国函〔2005〕52号)批复同意调整自贡市部分行政区划:(1)将自贡市大安区的红旗乡,自贡市沿滩区的仲权镇、舒坪镇、高峰乡、农团乡、漆树乡和自贡市贡井区的荣边镇划归自贡市自流井区管辖。(2)将荣县的龙潭镇、桥头镇、五宝镇、莲花镇、成佳镇、白庙镇、章佳乡、牛尾乡划归贡井区管辖。(3)将富顺县的庙坝镇、牛佛镇、回龙镇划归大安区管辖。(4)将富顺县的仙市镇、瓦市镇划归沿滩区管辖。同年,四川省政府(川府函〔2005〕123号)批复同意调整自贡市部分行政区划。

      旅游资源

      1986年,自贡市由国务院颁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后又相继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自贡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宜人,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之称。2011年3月13日,“自流井——恐龙风景名胜区”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自贡因盐设镇、设县直至因盐设市,以井盐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市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所在的西秦会馆和燊海井,荣县大佛、富顺文庙,以及吴玉章故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恐龙公园

      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于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建立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公园由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和自贡盐业科技园区组成,总面积56.6平方千米,是一个以恐龙化石遗迹、井盐开采与生产遗址、桫椤孑遗植物群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世界级地质公园。公园分为三个园区,即恐龙园区、盐业园区和桫椤谷园区。

      自贡灯会

      中国彩灯,饮誉古今;自贡灯会,久负盛名。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不仅将无与伦比的井盐技术奉献给了世界,而且将美轮美奂的彩灯工艺贡献给了人类。在千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自贡灯会脱颖而出,荟萃了中国灯文化的风采,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使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名播四海。自贡地区的年节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这里自唐以降便有新年燃灯的习俗,延至清代即有“狮灯场市”、“灯竿节”;渐形成节日的提灯会,更有放天灯、舞龙灯、戏狮灯、闹花灯等活动。从而发展为集地区民风民俗之大成的会节声闻海内。

      荣县大佛

      荣县大佛位于自贡荣县县城东郊,为唐代所刻,佛像坐南面北,是一尊释迦牟尼摩崖石刻造像,佛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是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现世佛),第二大石刻大佛,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未来佛)。荣县大佛与乐山大佛相距不足百里,各有特点,映衬成趣,自古以来就有“嘉州大佛雄,荣州大佛美”之誉。

      荣县大佛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与荣县金花桫椤谷公园和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公园共同组成了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

      富顺文庙

      富顺文庙位于四川省富顺县城中心,是中国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宋代建筑。在四川省所有文庙中,富顺文庙以其建筑规模、保存完好以及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而独树一帜。

      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1.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4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98.6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83.57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68.0%和2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746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59.8:27.8调整为11.9:59.8:28.3。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61.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5%,占GDP的比重为56.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27.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5%,占GDP的比重为52.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1%。

      第一产业

      201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0.6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64万公顷,增加0.09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39万公顷,增加0.23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27.46万吨,增长4.4%;油料产量5.39万吨,增长2.9%;蔬菜产量182.04万吨、增长7.5%。

      畜牧业。全年肉类总产量26.85万吨,比上年增长6.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7.55万吨,增长4.3%;生猪出栏228.02万头,增长2.0%;肉牛出栏3.68万头,增长2.6%,肉羊出栏102.97万只,下降0.1%,家禽出栏2530.89万只,增长3.0%。

      渔业。全年水产养殖面积0.78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0.02万公顷,水产品产量5.89万吨,增长7.2%。

      林业。全年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31.3亿元,增长15.5%。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9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0.6万亩,造林补贴项目1.5万亩。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5万亩;森林抚育总面积1.55万亩;“四旁植树”1109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1.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3.87万千瓦,增长6.2%。

      第二产业

      2013年,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46.17亿元,增长1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6%。其中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6.50亿元,增长11.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为540户,实现出口交货值44.75亿元,下降2.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7.51亿元,增长16.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9.45亿元,下降7.6%,实现利税141.22亿元,下降0.2%。

      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0.1%,采盐业增长8.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9%,食品制造业增长1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1%,医药制造业增长9.9%,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2.3%,塑料制品业增长1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6%,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工业增长8.0%,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工业增长15.4%,金属制品业增长11.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7.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9%。主要产品产量。在纳入统计的规模工业产品中,原盐166.6万吨,下降11.3%;饲料57.7万吨,增长12.9%;纱3.39万吨,下降5.4%;化学纤维2.56万吨,增长8.2%;氢氧化钠(烧碱)5.40万吨,下降58.2%;碳酸钠(纯碱)51.9万吨,增长10.3%;合成氨18.50万吨,增长19.7%;平板玻璃517.6万重量箱,增长96.1%;电站锅炉10.6蒸发量万吨,增长2.7%;金属切削机床0.3万台,下降16.7%

      建筑业。全市具有三级资质及其以上建筑业企业有211户,其中纳入“四上”统计的建筑业企业133户,完成总产值156.28亿元,增长28.3%;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2.45亿元,增长2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2.35万平方米,增长25.9%。房屋竣工面积215.56万平方米,下降7.3%。

      第三产业

      2013年,全市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1.61亿元,增长22.2%,其中,纳入统计的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524.81亿元,增长26.5%。项目投资中,一产业完成投资31.84亿元,同比增长4.2%;二产业完成投资148.83亿元,增长22.2%;三产业完成投资350.94亿元,增长24.1%。从投资渠道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93.16亿元,增长31.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30.44亿元,增长16.1%,房地产开发完成77.78亿元,增长23.9%。

      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749.27万平方米,下降3.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73.00万平方米,下降10.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3.64万平方米,增长145.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74.61万平方米,增长89.7%。商品房竣工面积215.56万平方米,下降7.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3.93万平方米,增长0.8%。商品房销售面积238.87万平方米,增长2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6.55万平方米,增长25.3%。商品房待售面积50.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其中住宅待售34.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24亿元、增长14.2%。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9.29亿元,增长14.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0.95亿元,增长12.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9.33亿元,增长15.8%;零售业零售额289.57亿元,增长14.6%;住宿业零售额1.91亿元,增长10.6%;餐饮业零售额49.44亿元,增长10.9%。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0%,化妆品类增长10.7%,金银珠宝类增长47.5%,日用品类增长20.4%,书报杂志类增长57.1%,汽车类增长29.3%,中西药类增长18.9%,石油及石油制品增长13.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3%,通讯器材类增长16.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0.9%。

      对外贸易。全市全年进出口总额101359万美元,增长16.0%。其中,出口额61555万美元,增长19.0%,进口额39804万美元,增长11.7%。

      宜居环境

      位置境域

      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位于北纬28°55′37〞~29°38′25〞、东经104°02′57〞~105°16′11〞之间。东邻隆昌、泸县,南界江安、南溪、宜宾,西与犍为、井研毗邻,北靠威远、内江。幅员面积4373.13k㎡。

      气候环境

      自贡的气候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日照时间较短,四季分明,阴云天气较为常见。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7.0-18.0度,极端最高气温40度,常年日照1150-1200小时。无霜期320-350天。雨量充沛,常年降水量平均1000-1100毫米。

      属典型的盆地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自贡气候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自贡空气潮湿,夏天虽然气温不高,平均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0摄氏度,却常使人感到闷热;冬天气温不低,月平均气温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而显得比较阴冷自贡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月雨量均在200毫米以上,平均月雨日有16-18天。而冬春两季则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地形地貌

      自贡境内中、浅丘陵起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标高在250米至500米之间,城区海拔高度为280米至400米。市内河流主要为沱江水系,沱江下游段流经市境127公里。釜溪河为沱江在市境的主要支流,其上游有旭水河、威远河注入,流域总面积为3490平方公里。市境西部有越溪河自北向南穿越荣县,属岷江水系。

      自贡大地构造系杨子淮地四川台坳、川中台拱、自贡凹陷。北与威远—龙女寺台穹相邻,东南为赤水凹陷,南与泸州凸起相接,西南与凉山褶断带相邻。境内构造简单、岩层产状平缓。东南部褶皱紧密,构造狭长;西北部构造相对宽缓。地形西北部地势高、东南部地势低。西北部是全市低山集中分布区,山岭海拔一般在500米~800米。最高点在荣县丁家山主峰,海拔为901米。东南部海拔一般在300米~400米左右,多为300米(±50米),最低点在沱江出富顺境处水面,海拔为241米。最大相对高差为661米,一般地形相对高差小于50米。

      地貌类型属低山丘陵,由低山地貌、丘陵地貌、平坝地貌和沟谷地貌组成。低山呈条带状,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分布面积广,沟谷纵横交错,穿插在丘间。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坝地形十分狭小、分布零星,一般多为沿河阶地、丘陵间之平地。地形分为低山、丘陵、平坝。低山主要分布于荣县正安、保华、礼佳一线以西,和双古、长山、留佳一线以东的13个乡镇,以及富顺县的青山岭、龙贯山等地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7%,丘陵占80%左右,平坝仅占全市总面积的3%。此外,尚有各类沟谷,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近45%,分为冲谷、冲沟、侵蚀沟以及喀斯特槽谷和盆地、河谷。各类沟谷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5公里。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