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后 河道水位为啥更高了
“雨停了好几天,这水流怎么还是那么大!”7月10日上午,在河边晨跑的成都市温江区市民陈丽丽,看着江安河里急速流淌的河水说。
7月2日至4日,四川遭遇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多地河水明显上涨,甚至出现严重汛情。据陈丽丽介绍,4日下午她在江安河边看到水位已经接近亲水步道的路面了,“当时水很大、很急”。但让她纳闷的是:雨已经停了好多天了,水位为啥还是那么高?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也让市民担忧。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江安河的水流来自上游的都江堰。岷江被都江堰分为内江与外江,其中,内江又被分为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与江安河等干渠。
7月3日至4日期间,由于都江堰上游来水较大,为减轻成都主城区防洪压力,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便对柏条河、蒲阳河、江安河进行调控,提升其水位运行,以分流走马河(直通成都主城区)的来水。因此,当时江安河的水位很高。
但降雨结束几天后,江安河等河流仍保持较高水位运行,这又是为何?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多半是遇到了‘前有猛虎后有追兵’的情况。”四川省水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猛虎”是指下游顶托明显,“追兵”是指上游来水量大。
先看上游。据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5日12时,紫坪铺水库将最大洪峰流量由4156立方米/秒削减至1700立方米/秒下泄,也就是进库洪水多、出库少,这正是水库的削峰作用。
“这轮降雨过程中,紫坪铺水库累计拦蓄洪水1.6亿立方米。”上述负责人表示,拦蓄的洪水让水库水位上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岷江干流水位2—3米,锦江水位也随之降低了1—2米,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雨停后,水库也不能一直保持长时间高水位运行,接下来需要把前期拦蓄在水库里的洪水逐步泄掉,以恢复正常蓄水位。这就会造成:虽然此时下游降雨已停止,但由于上游水库加大了下泄流量,下游河道水位还是很高,甚至有时还较之前有所升高。
另外就是下游顶托作用,即上游支流来水注入干流时,受干流阻挡形成的水位壅高现象。同样以江安河为例,江安河在成都市双流区流入锦江,再汇入岷江,最终进入长江。这几天,位于岷江下游的宜宾、泸州等地迎来了一场中到大雨,局部甚至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大量降雨汇流进入岷江造成水位上涨,便会对支流的来水产生顶托作用,导致上游支流河道水位长时间保持高位运行。(记者 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