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厅:《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起草背景
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加强重要能源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客观需要,是落实国家层面切实保障能源资源以及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决策部署,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有力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厅牵头起草了《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2025年7月,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若干意见》依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自然资规〔2023〕6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并结合我省实际,在吸纳相关单位、专家和社会公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提出6个部分、18条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一)优化地勘布局,夯实找矿基础。一是强化战略找矿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的衔接,发挥好规划引领和管控作用,持续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布局。二是科学合理制定实施《四川省1:50000矿产地质调查规划(2025—2030年)》。三是创新提出“订单式”“众筹式”地质调查模式。四是加大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鼓励市(州)人民政府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自主开展矿产资源勘查。
(二)有序出让矿权,繁荣矿业市场。一是多渠道拓展出让区块来源,探索“限定最高报价+方案比选”等竞争性方式出让矿业权。二是加强矿业权动态管理,强化矿业权出让合同管理,严格执行探矿权续期核减面积要求,按照国家规定探索提高矿业权占用费。
(三)强化储备利用,统筹绿色发展。一是推动构建矿产品储备、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相结合的省级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二是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鼓励企业提升综合利用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三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差别化管理政策,统筹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四是统筹资源要素保障,大力发展钒钛、稀土、锂电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矿业产业集群。
(四)加强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健全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各级国企积极参与、社会各方竞相参与的战略找矿投入机制。二是支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链主”企业开展产业并购,培育具备全国竞争力的矿产资源龙头企业。三是健全矿业用地用林用草保障机制,支持各地统筹编制矿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探索带实施方案出让矿业权。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对重点矿业项目实行“保姆式”用地用林用草保障。
(五)深化地勘改革,锻造地质铁军。一是深入推进地勘单位事企分离和专业化整合,打造精干高效的公益性地勘队伍。引导支持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开展关键技术装备攻关。二是落实《四川省科技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将重大科技难题分批纳入省级科技计划。三是鼓励省属地勘单位和重点头部企业积极开拓重点省份及国际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业务,深度参与全球资源市场竞争与合作。
(六)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矿业发展。一是探索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发展机制,按照“以产定矿”原则,合理有序投放矿业权。探索建立利益共享分配机制,支持资源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健全战略找矿协调分工机制,共同推动解决我省矿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
三、亮点特色
一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拓宽找矿资金渠道。针对社会资本参与基础地质调查渠道不畅的问题,健全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各级国企积极参与、社会各方竞相参与的战略找矿投入机制,创新提出“订单式”和“众筹式”地质调查模式,提高社会资本和地勘单位参与基础地质调查积极性,进一步拓宽找矿投入渠道。
二是创新矿业权出让方式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针对矿业权圈而不采,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探索“限定最高报价+方案比选”竞争方式出让矿业权,减轻企业资金负担,避免因高价竞得矿业权而压缩勘查开发投入。同时通过方案比选倒逼技术革新,推动环保与开采技术升级,助力矿业绿色转型。
三是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矿业用地用林用草保障。针对矿山企业从取得矿业权到正式投产用地用林用草等审批周期长问题,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点项目清单,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保姆式”用地用林用草保障,进一步提升矿业项目审批效率,缩短项目落地周期,为矿产资源供应链稳定提供前置保障。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突破找矿技术瓶颈。支持省属地勘单位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建矿业产业创新联盟,整合产学研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集中力量突破找矿核心技术与装备瓶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战略找矿质量和效益。
五是统筹探产供储销提升产业链韧性。以钒钛磁铁矿为试点,探索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发展机制,按照“以产定矿”原则,合理有序投放矿业权,以产业需求牵引资源供给,推动采选冶产业链贯通,实现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联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