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 2012年12月19日 00时00分
  • 来源: 交通运输厅
  • 【字体:
  •   2012年12月19日,广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我省在打开通道、完善路网、构建枢纽上取得了新的历史性进展和成效。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跃上4000公里级新台阶,达到4043公里,建成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达到12条。 

      一、项目概况 

      广甘高速公路(广元至川甘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是国家西部大通道之一,是贯通西南西北的进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连接川、甘两省,北接甘肃在建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南接广元至绵阳高速公路和广元至南充高速公路,全长55.5公里,概算总投资68亿元,采用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4.5米,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共有隧道12座、桥梁76座,桥隧总长44.25公里,桥隧比高达80%,是全省建设难度最大、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项目。



    穿越龙门山断裂带的广甘路

      广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由以前甘肃进川的120公里路程缩短至56公里,将地震极重灾区青川至广元的行车时间从过去的3小时缩短至40分钟,成都至甘肃3.5小时可达,极大地改善了沿线交通运输状况,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和我省高速公路网,畅通西北向进出川大通道,加快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促进沿线地震灾区发展振兴,以及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银子坝特大桥

      二、项目特点  

      广甘高速公路位于“5.12”特大地震高烈度极重灾区,沿线地质复杂,地形险要狭窄,工程建设条件极其恶劣。科学、安全、优质、快速地建设高速公路,其面临的挑战在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位于“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项目所经青川县在“5.12”特大地震中受灾极其严重,沿线的沙州、木鱼、骑马、观音店乡均为极重灾区,且余震发生极其频繁。



    银子坝隧道

      地质极为复杂。项目穿越“5.12”特大地震源发断裂的龙门山前山断裂、中央主断裂、后山断裂等多条断裂带,不良地质发育,全线多为强度低、变形大、遇水易软化的千枚岩,一条隧道要穿越几条甚至十几条断裂带,施工难度极大。 

      地形险要狭窄。沿线山势陡峻,河谷纵横,施工场地狭小,工程机械无法多台同时作业,施工单位驻地建设、拌合站建设、预制场建设、隧道洞口场地建设以及弃渣处理等受到极大制约。 

      配套基础设施匮乏。建设前期基本处于“无路、无电、无地材”的状况,沿线道路因“5.12”特大地震多处道路中断,原有电力设施仅能满足当地村民照明需要,施工单位进场后需自行发电施工,地方建设材料也极为短缺。 

      山洪泥石流多发。开工以来遭受了2009年“7.16”,2010年“7.24”、“8.19”、“9.21”和2011年“7.5”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别是2010年“8.19”特大山洪泥石流致全线15个标段中10个因灾停工,经济损失约2.3亿元,工期损失3至6个月。 

      桥隧比罕见。全线共有特长隧道3座、长隧道4座,隧道总长24.02公里;有特大桥6座、大桥56座、互通立交3座,桥梁总长20.23公里,桥隧比高达80%,国内罕见,是全省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项目。



    道沟头特大桥

      三、集中建设攻坚  

      广甘高速公路建设者奋勇克服余震和地质灾害频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侵袭和地质结构复杂、地形险要、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最软的山体上打造了一条最硬的高速公路”。 

      超常工作,突破制约。为改变工程建设前期艰难状况,超常规地提前展开便道建设,在不断的余震中建成施工便道116公里,达正线的两倍;奋力克服施工条件恶劣、运输条件差、山洪袭扰等困难,以人拉马驮方式运输电力设备,建成电力设施89公里;面对连年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和不断发生的余震,充分发挥业主主导作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第一时间抢险救灾,最快速度恢复生产;按照“以空间换时间,变不可能为可能”理念,打破各标段各自为战模式,推行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集中办公,整合全线力量互帮互助,通过桥上制梁、分散建设预制场、多个标段合用拌和站等举措突破地形险要狭窄制约,实行全员全时作息制,加强技术创新,多开工作面,加大施工设备和人员投入,坚持“5+2、白+黑”作业,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宝轮隧道

      质量为本,科学建设。扎实开展工地标准化和施工规范化建设,严把原材料关,切实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行质量管理实名制,成立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建立质量责任终身追溯档案,实施质量安全举报办法;加强科技攻关,通过安装隧道施工监控视频、运用新型灌浆材料、引进第三方爆破专业监理、采用隧道洞门软瓷装饰技术等新工艺新方法,不断促进工程质量内实外美。 

      安全第一,确保平安。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建设,建立以重大危险源控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健全完善安全监管、隐患排查及应急救援体系,加强灾害天气预警,不断完善应急避险预案,连续保持了安全生产好局面。



    照明效果良好的隧道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主体骨架正在形成,“大道出川、蜀道不难”的千年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坚持以打通进出川大通道为重点,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至2011年累计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42个、总里程3887公里、总投资规模3107亿元,均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37公里,是2007年底的2.5倍,在全国排位由2007年底的第12位跃升到第2位。全力开展集中建设攻坚大会战,近五年新建成通车高速公路21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跃上4000公里级新台阶,达到4043公里,比2007年底翻了一番多,平均每天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6公里。特别是2012年,我省已先后建成通车广南、达陕、雅西、广巴广南连接线、成绵复线、内遂、成自泸赤成仁段、内自段、纳黔、映汶、广甘等11个高速公路项目,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比2011年底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34公里,平均每天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93公里。全省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建成12条,比2007年底新增8条,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达到20条,比2007年底新增13条。全省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成都主枢纽正在形成11条放射线和2条环线,21个市(州)和131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有高速公路建成或在建,比2007年底新增2个和62个,其中16个市(州)政府所在地正在形成4个及以上方向高速公路互接。高速公路网连接了内地91%的县(市、区),覆盖了全省91%的人口和94%的地区经济总量,分别比2007年底提高41.4、41.7和29个百分点。



    三溪口大桥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350公里,打通18条进出川大通道,基本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网,实现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宏伟目标。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广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 2012年12月19日 00时00分
  • 来源: 交通运输厅
  •   2012年12月19日,广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我省在打开通道、完善路网、构建枢纽上取得了新的历史性进展和成效。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跃上4000公里级新台阶,达到4043公里,建成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达到12条。 

      一、项目概况 

      广甘高速公路(广元至川甘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是国家西部大通道之一,是贯通西南西北的进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连接川、甘两省,北接甘肃在建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南接广元至绵阳高速公路和广元至南充高速公路,全长55.5公里,概算总投资68亿元,采用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4.5米,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共有隧道12座、桥梁76座,桥隧总长44.25公里,桥隧比高达80%,是全省建设难度最大、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项目。



    穿越龙门山断裂带的广甘路

      广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由以前甘肃进川的120公里路程缩短至56公里,将地震极重灾区青川至广元的行车时间从过去的3小时缩短至40分钟,成都至甘肃3.5小时可达,极大地改善了沿线交通运输状况,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和我省高速公路网,畅通西北向进出川大通道,加快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促进沿线地震灾区发展振兴,以及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银子坝特大桥

      二、项目特点  

      广甘高速公路位于“5.12”特大地震高烈度极重灾区,沿线地质复杂,地形险要狭窄,工程建设条件极其恶劣。科学、安全、优质、快速地建设高速公路,其面临的挑战在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位于“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项目所经青川县在“5.12”特大地震中受灾极其严重,沿线的沙州、木鱼、骑马、观音店乡均为极重灾区,且余震发生极其频繁。



    银子坝隧道

      地质极为复杂。项目穿越“5.12”特大地震源发断裂的龙门山前山断裂、中央主断裂、后山断裂等多条断裂带,不良地质发育,全线多为强度低、变形大、遇水易软化的千枚岩,一条隧道要穿越几条甚至十几条断裂带,施工难度极大。 

      地形险要狭窄。沿线山势陡峻,河谷纵横,施工场地狭小,工程机械无法多台同时作业,施工单位驻地建设、拌合站建设、预制场建设、隧道洞口场地建设以及弃渣处理等受到极大制约。 

      配套基础设施匮乏。建设前期基本处于“无路、无电、无地材”的状况,沿线道路因“5.12”特大地震多处道路中断,原有电力设施仅能满足当地村民照明需要,施工单位进场后需自行发电施工,地方建设材料也极为短缺。 

      山洪泥石流多发。开工以来遭受了2009年“7.16”,2010年“7.24”、“8.19”、“9.21”和2011年“7.5”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别是2010年“8.19”特大山洪泥石流致全线15个标段中10个因灾停工,经济损失约2.3亿元,工期损失3至6个月。 

      桥隧比罕见。全线共有特长隧道3座、长隧道4座,隧道总长24.02公里;有特大桥6座、大桥56座、互通立交3座,桥梁总长20.23公里,桥隧比高达80%,国内罕见,是全省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项目。



    道沟头特大桥

      三、集中建设攻坚  

      广甘高速公路建设者奋勇克服余震和地质灾害频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侵袭和地质结构复杂、地形险要、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最软的山体上打造了一条最硬的高速公路”。 

      超常工作,突破制约。为改变工程建设前期艰难状况,超常规地提前展开便道建设,在不断的余震中建成施工便道116公里,达正线的两倍;奋力克服施工条件恶劣、运输条件差、山洪袭扰等困难,以人拉马驮方式运输电力设备,建成电力设施89公里;面对连年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和不断发生的余震,充分发挥业主主导作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第一时间抢险救灾,最快速度恢复生产;按照“以空间换时间,变不可能为可能”理念,打破各标段各自为战模式,推行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集中办公,整合全线力量互帮互助,通过桥上制梁、分散建设预制场、多个标段合用拌和站等举措突破地形险要狭窄制约,实行全员全时作息制,加强技术创新,多开工作面,加大施工设备和人员投入,坚持“5+2、白+黑”作业,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宝轮隧道

      质量为本,科学建设。扎实开展工地标准化和施工规范化建设,严把原材料关,切实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行质量管理实名制,成立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建立质量责任终身追溯档案,实施质量安全举报办法;加强科技攻关,通过安装隧道施工监控视频、运用新型灌浆材料、引进第三方爆破专业监理、采用隧道洞门软瓷装饰技术等新工艺新方法,不断促进工程质量内实外美。 

      安全第一,确保平安。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建设,建立以重大危险源控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健全完善安全监管、隐患排查及应急救援体系,加强灾害天气预警,不断完善应急避险预案,连续保持了安全生产好局面。



    照明效果良好的隧道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主体骨架正在形成,“大道出川、蜀道不难”的千年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坚持以打通进出川大通道为重点,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至2011年累计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42个、总里程3887公里、总投资规模3107亿元,均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37公里,是2007年底的2.5倍,在全国排位由2007年底的第12位跃升到第2位。全力开展集中建设攻坚大会战,近五年新建成通车高速公路21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跃上4000公里级新台阶,达到4043公里,比2007年底翻了一番多,平均每天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6公里。特别是2012年,我省已先后建成通车广南、达陕、雅西、广巴广南连接线、成绵复线、内遂、成自泸赤成仁段、内自段、纳黔、映汶、广甘等11个高速公路项目,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比2011年底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34公里,平均每天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93公里。全省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建成12条,比2007年底新增8条,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达到20条,比2007年底新增13条。全省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成都主枢纽正在形成11条放射线和2条环线,21个市(州)和131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有高速公路建成或在建,比2007年底新增2个和62个,其中16个市(州)政府所在地正在形成4个及以上方向高速公路互接。高速公路网连接了内地91%的县(市、区),覆盖了全省91%的人口和94%的地区经济总量,分别比2007年底提高41.4、41.7和29个百分点。



    三溪口大桥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350公里,打通18条进出川大通道,基本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网,实现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宏伟目标。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