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解读探索“两化”互动新关系

  • 2011年09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两化”互动的新形势下,工业发展面临怎样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近日,省经信委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习贯彻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并初步研究工业经济系统配套政策措施。

      会议认为,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持续的,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往往互扰互限,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重复建设等问题很难避免。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会议认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应该建立起互动互促的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关系具体体现在城市承载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内在联系里,体现在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城镇组团化、产城一体化、产城集群化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在产业提供产品、城市创造需求的供求关系上。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决定》正式出台后,省经信委还将围绕园区建设、要素保障等工作尽快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观点】

      什么样的产业扮靓什么样的城市

      
    在“两化”互动推进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城市以产业而富裕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扮靓什么样的城市,重大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升城市的品牌,成为城市最靓的名片。这就要求四川必须走出一条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新型工业化是产业产品持续转型升级的工业化,我省当前要有选择地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工业化是清洁能源支撑的工业化,我省新能源产业基础良好,节能环保产业优势明显,完全有条件实现清洁生产的工业化、清洁生活的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是资源耗费较少的工业化,近年来,工业发展的要素约束日益明显,如何实现工业化方式由资源和资本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化的问题刻不容缓。

      新型工业化是投入产出效益高的工业化,要通过科技进步,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减少劳动力的耗费,大力发展能耗小、污染少、效率高的新型绿色工业。

      【点击】

      要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加速推进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做强工业实力的两大主攻方向。

      要把产业集群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有规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动,培育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

      要在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上取得更大突破,在西部产业格局中抢先创造和形成更大的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

      【对话】

      让产业园区成为城市的特点、亮点、增长点

      记者: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就工业而言,最佳切入点是什么?

      
    省经信委负责人: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城镇组团化、产城一体化、产城集群化,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互促的新型关系最生动的阐释。“两化”互动就是要把产业园区建成城镇的一个功能区、一个组团,成为城市的特点、亮点、增长点。工业向园区集中,既实现了工业的集约发展,又为城市拓展打开了自由度更大的空间。产城一体化,就是要把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规划一体化,园区基础设施与城镇基础设施一体化,企业员工与城镇居民的社会管理、素质提升、社会保障一体化。

      记者:在“两化”互动的新格局下,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有哪些新举措?

      
    省经信委负责人:一是根据资源优势、区位条件、环境容量和产业基础,研究指导各城市的产业配置,进一步优化细化“5785”战略;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7+3”优势产业,有选择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进物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三是发挥好园区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继续实施“1525”工程和“521”战略,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四是按照循环、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积极落实工业环保政策、支撑“两型”社会建设;五是加强企业职工队伍建设,促进企业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

      记者:从具体操作层面看,要真正实现“两化”的高效互动,还需要作哪些探索?

      
    省经信委负责人: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进程中,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和“包容性增长”,避免“被城镇化”、“半城镇化”等问题的积累,必须以现行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创新入园、进城、落户三大政策联动,真正解决进城人员的身份问题,同步实现职业、居所、身份的转换,真正使“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

      同时,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联动机制。工业化的对象是“化”农业,城镇化的对象是“化”农民,如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不联动,只讲农民进城,则一方面城镇空间拥堵,另一方面农村建设用地闲置,这既不利于土地稀缺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也不利于农民积累资产的盘活。这是一个非常紧迫但又必须稳妥解决的重大问题。
    责任编辑: 可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解读探索“两化”互动新关系

  • 2011年09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两化”互动的新形势下,工业发展面临怎样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近日,省经信委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习贯彻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并初步研究工业经济系统配套政策措施。

      会议认为,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持续的,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往往互扰互限,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重复建设等问题很难避免。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会议认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应该建立起互动互促的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关系具体体现在城市承载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内在联系里,体现在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城镇组团化、产城一体化、产城集群化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在产业提供产品、城市创造需求的供求关系上。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决定》正式出台后,省经信委还将围绕园区建设、要素保障等工作尽快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观点】

      什么样的产业扮靓什么样的城市

      
    在“两化”互动推进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城市以产业而富裕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扮靓什么样的城市,重大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升城市的品牌,成为城市最靓的名片。这就要求四川必须走出一条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新型工业化是产业产品持续转型升级的工业化,我省当前要有选择地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工业化是清洁能源支撑的工业化,我省新能源产业基础良好,节能环保产业优势明显,完全有条件实现清洁生产的工业化、清洁生活的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是资源耗费较少的工业化,近年来,工业发展的要素约束日益明显,如何实现工业化方式由资源和资本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化的问题刻不容缓。

      新型工业化是投入产出效益高的工业化,要通过科技进步,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减少劳动力的耗费,大力发展能耗小、污染少、效率高的新型绿色工业。

      【点击】

      要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加速推进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做强工业实力的两大主攻方向。

      要把产业集群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有规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动,培育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

      要在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上取得更大突破,在西部产业格局中抢先创造和形成更大的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

      【对话】

      让产业园区成为城市的特点、亮点、增长点

      记者: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就工业而言,最佳切入点是什么?

      
    省经信委负责人: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城镇组团化、产城一体化、产城集群化,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互促的新型关系最生动的阐释。“两化”互动就是要把产业园区建成城镇的一个功能区、一个组团,成为城市的特点、亮点、增长点。工业向园区集中,既实现了工业的集约发展,又为城市拓展打开了自由度更大的空间。产城一体化,就是要把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规划一体化,园区基础设施与城镇基础设施一体化,企业员工与城镇居民的社会管理、素质提升、社会保障一体化。

      记者:在“两化”互动的新格局下,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有哪些新举措?

      
    省经信委负责人:一是根据资源优势、区位条件、环境容量和产业基础,研究指导各城市的产业配置,进一步优化细化“5785”战略;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7+3”优势产业,有选择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进物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三是发挥好园区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继续实施“1525”工程和“521”战略,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四是按照循环、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积极落实工业环保政策、支撑“两型”社会建设;五是加强企业职工队伍建设,促进企业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

      记者:从具体操作层面看,要真正实现“两化”的高效互动,还需要作哪些探索?

      
    省经信委负责人: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进程中,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和“包容性增长”,避免“被城镇化”、“半城镇化”等问题的积累,必须以现行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创新入园、进城、落户三大政策联动,真正解决进城人员的身份问题,同步实现职业、居所、身份的转换,真正使“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

      同时,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联动机制。工业化的对象是“化”农业,城镇化的对象是“化”农民,如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不联动,只讲农民进城,则一方面城镇空间拥堵,另一方面农村建设用地闲置,这既不利于土地稀缺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也不利于农民积累资产的盘活。这是一个非常紧迫但又必须稳妥解决的重大问题。
    责任编辑: 可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