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去四川泸沽湖转山转海
美丽的泸沽湖。
泸沽湖走婚桥。
游客畅游泸沽湖。
初秋,四川泸沽湖,沿着环湖路漫步,成片的格桑花围着情人牧场栈道,在阳光下绽放出灿烂的色彩。不仅是湖边栈道,这些粉红色的花朵在摩梭人家门前、环湖路两侧随处可见。
这里有四季流转的湖山长卷。走婚桥横跨大草海,春看新苇破土,夏观芦苇摇曳,秋品金毯铺展,冬赏晨雾缭绕。情人滩的传说尽显浪漫、女神湾的晚霞浸染碧波……美景在泸沽湖畔相映成趣。
这里有火塘边的摩梭烟火。围坐在摩梭人家的祖母屋中,古法腌制的猪膘肉肥而不腻,石锅炖煮的鱼和土鸡汤白味美……这些高原食材的鲜香在舌尖上层层绽放,凝萃出泸沽湖的四季滋味。
这里有临湖而栖的诗意宿居。民宿隐于古村幽境,以原木夯土为骨,将摩梭文化与现代美学交融。
世界泸沽湖,文旅促“三交”。9月15日至16日,2025年凉山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在四川泸沽湖景区举办。此次活动推出“1+3+N”特色活动,即1场开幕式及万人转山转海活动、3场主体活动、N场特色活动。四川泸沽湖正张开双臂,热情欢迎各地游客一同开启千年秘境的悦心之旅。
专设“转山转海节” 为摩梭文化筑起“活态保护屏障”
近日,湖北游客黄玲来到四川泸沽湖景区,看完自然风光,又到摩梭人家沉浸式体验摩梭文化,不停地赞叹:“在这里,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泸沽湖是川滇两省界湖,东临四川凉山盐源县,西接云南丽江宁蒗县,是全国三大高原深水湖泊之一。
四川泸沽湖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汉、彝、蒙古、纳西、藏等12个常住民族,因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摩梭风情闻名于世,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
看自然风光。泸沽湖有四季流转的湖山长卷,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7℃左右。冬暖夏凉的天气,花海包围中的临湖盛景,让人沉醉其中。
看人文风情,四川泸沽湖景区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6个、摩梭文化大家庭539户、非物质文化遗产45项、摩梭文化传承人196名。晨听悠扬的摩梭民谣,午看摩梭纺织等非遗技艺,暮品火塘边醇香的苏里玛酒,夜观欢腾的篝火甲搓舞,成为泸沽湖多彩人文的打开方式。
一直以来,四川省、凉山州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四川泸沽湖保护与发展。2025年3月,凉山州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促进泸沽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把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确定为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围绕“世界旅游目的地、文化景观遗产地、摩梭家园共富地”三大目标,致力于将泸沽湖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
“转山转海节”的设立,为摩梭文化筑起“活态保护屏障”,为泸沽湖文旅发展铺起“长效赋能之路”。这一举措搭建起“全民参与、世代延续”的文化舞台,让摩梭群众在传承文化中共享发展红利,让广大游客体验最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以文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旅场景上新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泸沽湖的惊喜是自然的馈赠。8月以来,泸沽湖的美景好似打翻了的调色盘,纯白的海藻花漂浮在湖面,摇曳着夏日余韵,湖畔的格桑花绚烂绽放,吸引游客观赏。
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积极推动泸沽湖保护与景区开发,各项工作持续推进。
9月初,走在今年新建好的2.8公里情人牧场生态木栈道上,仿佛穿行于花海中,云海与湖水都是那样湛蓝。湖边的草地上,绵羊在悠闲地吃草。浪漫的霞光洒下,更添一层橘黄衣衫。
近来,四川泸沽湖景区提档升级或上新的文旅场景及有关项目还有不少:目前,大草海片区栈道(示范段)已完成建设;田园景观农文旅融合项目正在建设,泸沽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治理、景区雨污分流等项目正积极推进。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当地始终遵循的原则。
配套设施也不断上新:8月31日,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畔,一座女性主题艺术博物馆——“她美术馆”开馆。同期,由一座老建筑焕新而来的泸沽湖隐奢逸境酒店开业,为游客提供了多元选择。
此外,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还积极推进知名文旅企业实施达祖乡村振兴与文旅提升项目,提升景观风貌的同时促进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届时,泸沽湖畔的又一个“大石板古村”,有望成为游客的新打卡点。
交通设施方面,今年初,备受关注的S221泸沽湖过境段改建工程已开工,目前项目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建成后将更好实现“快过境、慢游览”,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而正在建设的西香高速,将专门规划建设泸沽湖支线,还将建设旅游集散中心。这条高速全面建成后,从高速泸沽湖收费站到景区只需10多分钟,让游客尽情徜徉在泸沽湖美景中。
深化宠客服务 从“资源驱动”向“品质驱动”升级
近日,走进泸沽湖景区,游客中心旁的向日葵花田吸引了不少游客。金黄色的花盘,在泸沽湖畔汇成一片耀眼的金色海洋。不远处,一处处经过提升的旅游设施新颖夺目。
当前,四川泸沽湖正深化“宠客式”服务,不断提升景区内涵,推动当地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品质驱动”升级。
在西昌至盐源、盐源至泸沽湖主干道沿线实施景观提升及环境整治,开展道路和居民环境卫生整治、旅游公厕提升,实施通景公路沿线改造提升、新建2000个免费生态停车场,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指导商家推出摩梭美食……一系列“硬核”措施让游客到四川泸沽湖旅游更舒适、更舒心。
“宠客式”服务还不止于此。摩梭博物馆的数字化提升改造项目也正在推进。改造完成后,摩梭博物馆将变身数字博物馆,让游客在光影中感受别样的摩梭文化,留下直观的记忆。
同时,景区还精心策划了体验感强的精品线路,并与凉山州、盐源县的其他旅游线路相互联通引流,让游客在步履间共赴这场“山水与文化共舞”的盛会后,再畅游魅力盐源、五彩凉山。
在9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2025年凉山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中,游客可通过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解锁“摩梭走婚文化实景展演”“猪槽船环湖慢游”“星空甲搓舞”等独具一格的新奇体验,真切感受凉山民族风情和文化魅力。
四川泸沽湖旅游景区将以此为契机,在产业发展中活化文化传承,在文化保护中激活经济活力,走出一条生态、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特色之路,为泸沽湖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坚实基础。(蓝天 何流 图片由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