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印发金融支持四川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拓展价值链 加速文旅资源变“现”

  • 2025年09月12日 07时5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重点项目方面

    聚焦标志性文旅资源,着力夯实产业根基,发挥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

    产业链条方面

    推动文旅业态从“资源依赖”向“内容驱动”和“科技赋能”延伸

    消费场景方面

    着力通过支付工具和保险产品的创新与推广,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省委宣传部、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四川证监局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四川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与任务是什么?将对金融和文旅行业分别产生什么影响?川观智库·金融研究院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看政策设计:

    抓大扶新,聚焦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链条升级和消费场景创新

    “《指导意见》出台于全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释放出两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婧说,一是,四川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战略方向,不仅着眼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强调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二是,金融的职能正从单纯的资金供给,延伸到对重点项目、产业链条和消费场景的全方位支持。这个定位的调整意味着金融不仅要配合产业布局,更要通过制度和产品设计,在文旅深度融合的不同环节发挥针对性作用。

    《指导意见》就加大文旅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文旅专业能力、丰富文旅产业信贷产品谱系等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

    顾婧表示,结合文件内容,呈现出这样的工作任务主线:既要抓大——保障重点项目提质发展,也要扶新——支持新业态和中小主体成长;既关注供给侧的资本投入,也重视需求端的消费转化。“在此基础上,政策设计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链条升级和消费场景创新三个层面协同推进。”

    在重点项目方面,政策聚焦标志性文旅资源,着力夯实产业根基,发挥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指导意见》特别提到三星堆-金沙、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世界级文旅地标。这类项目资金需求较大、带动效应明显,是四川文旅品牌的重要载体。金融的着力点在于通过专项贷款、债券和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保障地标性项目的持续开发与品质提升。

    在产业链条方面,政策推动文旅业态从“资源依赖”向“内容驱动”和“科技赋能”延伸。《指导意见》不仅将红色旅游、康养度假、文博旅游等传统业态纳入支持范围,还明确把影视动漫、游戏电竞、数字创意等新兴业态以及户外装备、低空飞行等文旅装备制造企业列为重点。这表明四川文旅产业正进入价值链拓展阶段,金融重点在于为创新内容和技术应用提供中长期资本,既保持对传统优势文旅板块的持续投入,又兼顾相关新业态和配套环节的协同发展,体现出“立足存量优势、延伸增量空间”的整体思路。

    在消费场景方面,政策着力通过支付工具和保险产品的创新与推广,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指导意见》不仅提出要培育消费新动能,如推动文旅主题借记卡、贷记卡与消费券、积分等联动,还对成都、乐山、甘孜、阿坝等地的夜间文旅、音乐文旅、数字文旅等场景给予重点信贷支持。同时,数字人民币在文旅支付和涉外消费中的推广,有助于优化游客体验,提升四川文旅的国际吸引力。

    看实施路径:

    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文旅金融生态

    《指导意见》对政策实施路径作了系统部署,明确了落实责任与操作安排:组织保障方面,提出建立宣传、文旅、金融管理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并要求人民银行各市(州)分行与地方文旅部门联动;政策联动方面,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同时鼓励地方通过贴息、奖补和风险分担等措施,形成财政与金融的合力;宣传与对接方面,通过恳谈会、案例发布和产品手册,提高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缓解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困境。

    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组织实施保障,发挥政策联动合力,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进金融支持文旅的各项措施落地落细。包括用好用足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养老服务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定期组织金融服务文旅企业恳谈对接会,适时发布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产品手册;推广“天府文产贷”“天府体育贷”“文创通”等政策性融资产品,扩大政策性工具产品的企业惠及面等。

    “从《指导意见》的可预期影响看,短期内,这些举措有助于纾解文旅企业的融资难题,也促进消费需求逐步回升,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与活力;中期则有望推动文旅、科技、乡村振兴等相关领域协同发展,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进入良性循环;长期来看,有助于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文旅金融生态,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向提升,形成兼具文化底蕴和市场竞争力的文旅新格局。”顾婧表示。(记者 卢薇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七部门印发金融支持四川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拓展价值链 加速文旅资源变“现”

  • 2025年09月12日 07时5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重点项目方面

    聚焦标志性文旅资源,着力夯实产业根基,发挥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

    产业链条方面

    推动文旅业态从“资源依赖”向“内容驱动”和“科技赋能”延伸

    消费场景方面

    着力通过支付工具和保险产品的创新与推广,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省委宣传部、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四川证监局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四川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与任务是什么?将对金融和文旅行业分别产生什么影响?川观智库·金融研究院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看政策设计:

    抓大扶新,聚焦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链条升级和消费场景创新

    “《指导意见》出台于全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释放出两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婧说,一是,四川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战略方向,不仅着眼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强调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二是,金融的职能正从单纯的资金供给,延伸到对重点项目、产业链条和消费场景的全方位支持。这个定位的调整意味着金融不仅要配合产业布局,更要通过制度和产品设计,在文旅深度融合的不同环节发挥针对性作用。

    《指导意见》就加大文旅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文旅专业能力、丰富文旅产业信贷产品谱系等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

    顾婧表示,结合文件内容,呈现出这样的工作任务主线:既要抓大——保障重点项目提质发展,也要扶新——支持新业态和中小主体成长;既关注供给侧的资本投入,也重视需求端的消费转化。“在此基础上,政策设计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链条升级和消费场景创新三个层面协同推进。”

    在重点项目方面,政策聚焦标志性文旅资源,着力夯实产业根基,发挥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指导意见》特别提到三星堆-金沙、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世界级文旅地标。这类项目资金需求较大、带动效应明显,是四川文旅品牌的重要载体。金融的着力点在于通过专项贷款、债券和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保障地标性项目的持续开发与品质提升。

    在产业链条方面,政策推动文旅业态从“资源依赖”向“内容驱动”和“科技赋能”延伸。《指导意见》不仅将红色旅游、康养度假、文博旅游等传统业态纳入支持范围,还明确把影视动漫、游戏电竞、数字创意等新兴业态以及户外装备、低空飞行等文旅装备制造企业列为重点。这表明四川文旅产业正进入价值链拓展阶段,金融重点在于为创新内容和技术应用提供中长期资本,既保持对传统优势文旅板块的持续投入,又兼顾相关新业态和配套环节的协同发展,体现出“立足存量优势、延伸增量空间”的整体思路。

    在消费场景方面,政策着力通过支付工具和保险产品的创新与推广,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指导意见》不仅提出要培育消费新动能,如推动文旅主题借记卡、贷记卡与消费券、积分等联动,还对成都、乐山、甘孜、阿坝等地的夜间文旅、音乐文旅、数字文旅等场景给予重点信贷支持。同时,数字人民币在文旅支付和涉外消费中的推广,有助于优化游客体验,提升四川文旅的国际吸引力。

    看实施路径:

    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文旅金融生态

    《指导意见》对政策实施路径作了系统部署,明确了落实责任与操作安排:组织保障方面,提出建立宣传、文旅、金融管理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并要求人民银行各市(州)分行与地方文旅部门联动;政策联动方面,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同时鼓励地方通过贴息、奖补和风险分担等措施,形成财政与金融的合力;宣传与对接方面,通过恳谈会、案例发布和产品手册,提高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缓解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困境。

    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组织实施保障,发挥政策联动合力,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进金融支持文旅的各项措施落地落细。包括用好用足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养老服务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定期组织金融服务文旅企业恳谈对接会,适时发布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产品手册;推广“天府文产贷”“天府体育贷”“文创通”等政策性融资产品,扩大政策性工具产品的企业惠及面等。

    “从《指导意见》的可预期影响看,短期内,这些举措有助于纾解文旅企业的融资难题,也促进消费需求逐步回升,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与活力;中期则有望推动文旅、科技、乡村振兴等相关领域协同发展,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进入良性循环;长期来看,有助于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文旅金融生态,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向提升,形成兼具文化底蕴和市场竞争力的文旅新格局。”顾婧表示。(记者 卢薇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