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现场回应,13个省直部门与12家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
会议“拖堂”了,企业家们却纷纷点赞
会议“拖堂”了,企业家们却纷纷点赞
●参会的12家民营企业涵盖一二三产业,既有头部企业,也有中小企业,既有农业、服装、餐饮等传统行业企业,也有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企业
●企业家们畅所欲言,反映的问题涉及要素获取、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权益保护、政策落实等多个方面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每家企业提出的问题,都将建立清单并交由相关部门办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养殖用地审批是我们遇到的第一道坎,能否为重大项目落地‘清障提速’?”8月13日,在省政府召开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座谈会上,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高级总裁余晓抛出问题。
当天,12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和所处行业的发展难题提出意见建议,13个省直部门相关负责人直面问题、现场回应,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企业诉求即问即答
记者注意到,当天参会的12家民营企业涵盖一二三产业,既有头部企业,也有中小企业,既有农业、服装、餐饮等传统行业企业,也有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企业。
余晓率先发言,他称公司今年计划投资1.5亿元,建川藏黑猪核心育种场和区域种公猪站。然而,在选址阶段遇到了障碍,“符合防疫、环保要求的土地资源稀缺,审批流程复杂、周期长,直接影响产业升级和产能布局进度。”
“我们明天就到绵阳去研究协调,争取尽快帮助公司解决难题。”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向贵瑜现场回应。
除了用地难题,座谈会上,有8家企业提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授信时,多数需要提供抵押物,民营企业不仅要支付银行利息,还要支付抵押登记、办证、评估等费用,以及财产保险费用、风险保证金利息等,大幅增加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思升提出。
近年来,四川持续开展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破解行动,截至6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2.07万亿元。为何企业体感和数据之间存在温差?
“我们了解到,可能一些政策宣传还没到位,下来我们马上会同金融部门一起,做好政策宣传。”财政厅厅长黎家远在会上当即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黄全祥说,针对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已会同有关部门搭建征信机制,深化“信用+信贷”融资服务,充分运用信用信息对企业进行精准信用画像,促进企业“信用变信贷”。
超七成时间倾听企业心声
座谈会上,不少企业负责人吐露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近几年,服装行业‘内卷’严重。”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家琪说,为了转型升级,公司投入几百万元推动数字化转型。他呼吁政府提高服装等传统优势制造业的“智改数转”项目技改补贴比例,设立低息或免息专项贷款,降低企业转型升级的试错成本与资金压力。
“现在‘智改数转’政策支持力度很大,接下来我们会专门和企业对接。”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罗文全当即回应。
身处机器人赛道的新兴企业也有烦恼。仁新焊机机器人(成都)股份有限公司的具身智能焊接与切割机器人,可有效解决制造业企业焊工短缺、劳动力老龄化痛点,但产品推广却不容易。“能否通过政策引导,加大企业产品推广应用?”该公司执行总裁胡豪杰说。
“在‘智改数转’中,省内很多企业都需要焊接机器人,我们会积极搭建平台,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罗文全说。
现场,企业家们畅所欲言,反映的问题涉及要素获取、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权益保护、政策落实等多个方面。省直部门直面问题答疑解惑,会议从上午9点一直开到中午12点半,其中企业家发言时长超过两个半小时。在意见碰撞中,一些问题有了初步解决方案。“不仅有现场回应,会后还要跟踪落实。”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每家企业提出的问题,都将建立清单并交由相关部门办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尽管当天的会议“拖堂”了,但企业家们却纷纷点赞。“会议很务实,是实实在在为民营企业解决问题。”彭家琪说。首次参加政企座谈会的胡豪杰直言很受鼓舞,“无论是提问还是回应都直击要害,这种务实精神超乎我的想象。”(记者 史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