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
以三大核心优势发展商业航天产业

  • 2025年07月09日 07时5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7月8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举行。西昌市市长杨川在发布会上介绍,西昌正锚定“建设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昌”目标,聚焦“四川攀西中心城、凉山极核引领区、中国康养旅居地”三大定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西昌贡献。

    “西昌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占天时、得地利、拥人和。”杨川介绍,西昌具备、多、长三大核心优势。“近”指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商业航天提供了独有优势。“多”体现在资源富集。“长”则突出产业链长,西昌聚集了500亿级钒钛稀土产业集群,有利于发展宇航级钒钛金属新材料。

    当前,西昌市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基地工厂已建设完成70%,预计年底前实现首颗卫星下线;陆海空间“西昌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等项目已投入试运营;星河动力“星箭一体交付中心”、地卫二和中科宇航火箭卫星项目加速推进,西昌商业航天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未来,西昌将全力构建“航天特材—星箭制造—发射服务—空天信息—航天文旅”全产业链生态圈。一方面,靶向引进科研与生产并重的领军企业,发展卫星、火箭及组件制造和卫星应用服务等核心产业;同步推进清华大学暗物质实验室、天府邛海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火箭卫星原位制造,打造火箭制造到发射服务“一小时交通配套圈”;另一方面,挖掘航天科普、航天文创等资源,培育太空生物制药、太空育种等航天新业态。力争到2026年,航天港初具规模,航天制造、总装测试能力基本形成,初具发射能力。

    近年来,西昌将钒钛新材料产业作为“3+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中的首位产业精心谋划、全力推动。“在细化产业链方面,我们一方面加大资源勘查投入,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布会上,西昌市委副书记杨雪峰介绍,当前重钢西昌矿业1000万吨/年钒钛磁铁矿采选扩建、500万吨/年极贫矿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顺利实施,全市铁精矿年产量达200万吨,钛精矿年产量达50万吨,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在推动延链补链过程中,西昌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近年来,成功招引北京华腾西昌华腾新材料宇航级钛合金及衍生产品、宁波创润高纯钛等重大项目,让产业发展链条更完整、更具竞争力。

    未来西昌将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行动”,梯次打造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全力推动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李天锐 何勤华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
    以三大核心优势发展商业航天产业

  • 2025年07月09日 07时5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7月8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举行。西昌市市长杨川在发布会上介绍,西昌正锚定“建设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昌”目标,聚焦“四川攀西中心城、凉山极核引领区、中国康养旅居地”三大定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西昌贡献。

    “西昌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占天时、得地利、拥人和。”杨川介绍,西昌具备、多、长三大核心优势。“近”指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商业航天提供了独有优势。“多”体现在资源富集。“长”则突出产业链长,西昌聚集了500亿级钒钛稀土产业集群,有利于发展宇航级钒钛金属新材料。

    当前,西昌市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基地工厂已建设完成70%,预计年底前实现首颗卫星下线;陆海空间“西昌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等项目已投入试运营;星河动力“星箭一体交付中心”、地卫二和中科宇航火箭卫星项目加速推进,西昌商业航天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未来,西昌将全力构建“航天特材—星箭制造—发射服务—空天信息—航天文旅”全产业链生态圈。一方面,靶向引进科研与生产并重的领军企业,发展卫星、火箭及组件制造和卫星应用服务等核心产业;同步推进清华大学暗物质实验室、天府邛海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火箭卫星原位制造,打造火箭制造到发射服务“一小时交通配套圈”;另一方面,挖掘航天科普、航天文创等资源,培育太空生物制药、太空育种等航天新业态。力争到2026年,航天港初具规模,航天制造、总装测试能力基本形成,初具发射能力。

    近年来,西昌将钒钛新材料产业作为“3+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中的首位产业精心谋划、全力推动。“在细化产业链方面,我们一方面加大资源勘查投入,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布会上,西昌市委副书记杨雪峰介绍,当前重钢西昌矿业1000万吨/年钒钛磁铁矿采选扩建、500万吨/年极贫矿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顺利实施,全市铁精矿年产量达200万吨,钛精矿年产量达50万吨,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在推动延链补链过程中,西昌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近年来,成功招引北京华腾西昌华腾新材料宇航级钛合金及衍生产品、宁波创润高纯钛等重大项目,让产业发展链条更完整、更具竞争力。

    未来西昌将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行动”,梯次打造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全力推动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李天锐 何勤华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