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增速连续36个月居全国前列
四川金融晒出“五篇大文章”半年成绩单

  • 2025年07月30日 07时5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四川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支持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自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连续36个月居全国前列;各项存款余额1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一组组跃动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见证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天府新图景。

    科技金融 激活创新发展“强引擎”

    近日,在成都海博为药业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正在开展创新药的相关试验。“我们在过去5年里已布局十余条创新药研发线。”该公司董事长李英富说,“有了‘创投天府’路演平台的推荐,目前公司的B轮融资正在顺利推进中。”

    这一成效得益于省委金融办牵头推动出台的《四川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联合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的“创投天府·周周见”投融资路演活动。截至6月末,该活动已累计举办12场,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医药健康等10余个重点产业领域115个项目,推动49个项目达成意向融资2.81亿元。

    科技金融位居“五篇大文章”首位。四川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以来累计投放10笔,贷款余额21.78亿元;5家大型银行在川拟设立11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意向落地金额95亿元、已落地3只30亿元,完成首单项目投资;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9%。“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了全省金融系统今年持续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精准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实效,为四川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婧说。

    众多科技企业受益于金融服务创新。惠科股份2016年落户四川以来,已累计在绵阳完成投资超300亿元,近日,建设银行绵阳分行协同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共同为其发放并购贷款14.4亿元,助力公司成为绵阳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成都明夷电子科技公司开出的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帮助企业减少了保证金、税金等方面的资金占用,极大提升了跨境贸易效率,“用专利作保就能通关,这是真正的金融创新。”公司负责人说。

    5月20日,四川金融监管局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省版权局、省委金融办、财政厅、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制定了《四川省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实施方案》,推动四川省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任务落地,解决轻资产科创企业融资难的“卡脖子”问题。

    绿色金融 绘就美丽四川“新画卷”

    新能源车正在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2024年至今,中行四川省分行已为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投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约3000万元,开立银行承兑汇票近8600万元。”中行四川省分行工作人员介绍,“中行四川省分行自2018年起,就开始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陪伴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共批复贷款额度超11亿元。”

    这一实践也是落实省委金融办等10部门联合出台的《四川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的具体体现。截至6月末,全省绿色融资贷款余额达1.99万亿元。此外,环境污染责任险上半年累计为780家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凉山州会理市城南街道海溪村村民周国志想扩大茭白种植,但却面临资金难题。为此,邮储银行会理市支行客户经理上门提供“信用户贷款”产品。提交资料后仅1天,周国志就收到24万元贷款。如今,他已种植茭白170余亩,还办起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四川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省银行保险业今年以来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种业振兴、高标准基本农田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截至6月末,四川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6.35%、29.38%、35.30%,今年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化平均利率继续保持下降态势,较2024年下降45个基点。1—6月,四川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07.7亿元,累计赔款支出7989.36万元、受益农户36.85万户次。

    金融业还积极助力“锦绣天府·安逸四川”迎接八方来客,推出“天府文产贷”政策性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6亿元,覆盖文旅康养等56个细分领域共662户企业,其中民营企业获贷占比82%。省内多家银行机构开发“文旅贷”等100余款信贷产品,累计向全省文旅企业发放贷款超1300亿元。6月末,全省文旅链主及链属配套企业提供贷款支持565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13.4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 浇灌小微经济“及时雨”

    “好巴适!综合融资成本才3.8%。早先财务算的质押监管费、公证费这些费用要12万多元,结果银行直接办完贷款,全给减免啦。”“本来都想好找贷款中介了,结果填了‘贷款明白纸’后,银行主动帮忙,直接把过桥费的事儿解决了,省了两万块。”……

    这样的场景正在省内多地出现。让众多企业点赞的,是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正在开展的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该行通过组织银企共同填写“贷款明白纸”,统一明示各类融资费用及收费主体,减少不透明的第三方非息成本,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四川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依次为3.93%、3.89%和3.01%,同比分别下降34个、44个和41个BP,居民和企业贷款利息负担进一步减轻。全省存量贷款利率持续创历史新低,6月末已降至3.92%,同比下降46个BP。

    与此同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川提质扩面,不断向外贸、民营、科创、消费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截至6月末,四川各级工作专班依托协调机制累计走访经营主体376.11万户,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1.0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803.81亿元。

    养老金融 满足银发经济新需求

    2025年以来,四川继续深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试点,助力银发群体安享养老生活。截至6月末,全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435.79万元,个人养老金实现保费收入28150.30万元,商业养老金累计交费规模达33.52亿元。

    适老化服务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的重点发力方向。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行、成都农商银行等均在网点设置了爱心服务窗口、配备轮椅等便利设施,推出手机银行大字版等产品;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与成都市老年大学共建青羊校区,探索形成“金融+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经验模式;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打造“幸福+”养老账本,为老年客户提供从账户管理到养老规划的一站式服务。

    保险机构则在川积极布局康养产业。在成都市温江区,养老社区云集,国寿嘉园·成都乐境、泰康之家·蜀园、中国太平芙蓉人家康养社区等落子于此。中国平安居家养老项目则通过“保险+居家养老”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等服务。

    数字金融 打造智慧服务“新生态”

    “太方便了。”7月28日,在成都春熙路的一家火锅店,英国游客David用工商银行“卡码通”支付后竖起大拇指。这款专为外籍人士设计的数字人民币预付卡,将在成都世运会期间为境外游客提供便利的支付体验。

    四川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探索,特别是在跨境支付场景的应用创新,为数字人民币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数字金融创新实验室最新研发的“智能风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已成功预警上百家企业的潜在风险,有效帮助金融机构避免资金损失。全省数字人民币交易额不断增长,应用场景扩展到政务缴费、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数字金融赋能特色产业发展。在川酒领域,交通银行“酒商通”产品直连品牌酒企的经销商管理系统,依托实时订单数据为下游提供信用支持,实现融资效率提升70%。“数字金融的价值在于可精准匹配产业需求,让金融服务从‘救急’转向‘提效’。”交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金融“活水”加速向重点领域汇聚,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金融系统上半年“成绩单”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接下来,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加速落地和四川省“十五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的双轮驱动下,四川金融业将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记者 卢薇图片由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泰康之家·蜀园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贷款增速连续36个月居全国前列
    四川金融晒出“五篇大文章”半年成绩单

  • 2025年07月30日 07时5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四川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支持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自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连续36个月居全国前列;各项存款余额1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一组组跃动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见证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天府新图景。

    科技金融 激活创新发展“强引擎”

    近日,在成都海博为药业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正在开展创新药的相关试验。“我们在过去5年里已布局十余条创新药研发线。”该公司董事长李英富说,“有了‘创投天府’路演平台的推荐,目前公司的B轮融资正在顺利推进中。”

    这一成效得益于省委金融办牵头推动出台的《四川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联合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的“创投天府·周周见”投融资路演活动。截至6月末,该活动已累计举办12场,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医药健康等10余个重点产业领域115个项目,推动49个项目达成意向融资2.81亿元。

    科技金融位居“五篇大文章”首位。四川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以来累计投放10笔,贷款余额21.78亿元;5家大型银行在川拟设立11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意向落地金额95亿元、已落地3只30亿元,完成首单项目投资;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9%。“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了全省金融系统今年持续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精准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实效,为四川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婧说。

    众多科技企业受益于金融服务创新。惠科股份2016年落户四川以来,已累计在绵阳完成投资超300亿元,近日,建设银行绵阳分行协同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共同为其发放并购贷款14.4亿元,助力公司成为绵阳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成都明夷电子科技公司开出的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帮助企业减少了保证金、税金等方面的资金占用,极大提升了跨境贸易效率,“用专利作保就能通关,这是真正的金融创新。”公司负责人说。

    5月20日,四川金融监管局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省版权局、省委金融办、财政厅、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制定了《四川省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实施方案》,推动四川省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任务落地,解决轻资产科创企业融资难的“卡脖子”问题。

    绿色金融 绘就美丽四川“新画卷”

    新能源车正在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2024年至今,中行四川省分行已为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投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约3000万元,开立银行承兑汇票近8600万元。”中行四川省分行工作人员介绍,“中行四川省分行自2018年起,就开始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陪伴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共批复贷款额度超11亿元。”

    这一实践也是落实省委金融办等10部门联合出台的《四川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的具体体现。截至6月末,全省绿色融资贷款余额达1.99万亿元。此外,环境污染责任险上半年累计为780家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凉山州会理市城南街道海溪村村民周国志想扩大茭白种植,但却面临资金难题。为此,邮储银行会理市支行客户经理上门提供“信用户贷款”产品。提交资料后仅1天,周国志就收到24万元贷款。如今,他已种植茭白170余亩,还办起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四川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省银行保险业今年以来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种业振兴、高标准基本农田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截至6月末,四川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6.35%、29.38%、35.30%,今年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化平均利率继续保持下降态势,较2024年下降45个基点。1—6月,四川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07.7亿元,累计赔款支出7989.36万元、受益农户36.85万户次。

    金融业还积极助力“锦绣天府·安逸四川”迎接八方来客,推出“天府文产贷”政策性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6亿元,覆盖文旅康养等56个细分领域共662户企业,其中民营企业获贷占比82%。省内多家银行机构开发“文旅贷”等100余款信贷产品,累计向全省文旅企业发放贷款超1300亿元。6月末,全省文旅链主及链属配套企业提供贷款支持565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13.4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 浇灌小微经济“及时雨”

    “好巴适!综合融资成本才3.8%。早先财务算的质押监管费、公证费这些费用要12万多元,结果银行直接办完贷款,全给减免啦。”“本来都想好找贷款中介了,结果填了‘贷款明白纸’后,银行主动帮忙,直接把过桥费的事儿解决了,省了两万块。”……

    这样的场景正在省内多地出现。让众多企业点赞的,是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正在开展的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该行通过组织银企共同填写“贷款明白纸”,统一明示各类融资费用及收费主体,减少不透明的第三方非息成本,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四川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依次为3.93%、3.89%和3.01%,同比分别下降34个、44个和41个BP,居民和企业贷款利息负担进一步减轻。全省存量贷款利率持续创历史新低,6月末已降至3.92%,同比下降46个BP。

    与此同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川提质扩面,不断向外贸、民营、科创、消费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截至6月末,四川各级工作专班依托协调机制累计走访经营主体376.11万户,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1.0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803.81亿元。

    养老金融 满足银发经济新需求

    2025年以来,四川继续深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试点,助力银发群体安享养老生活。截至6月末,全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435.79万元,个人养老金实现保费收入28150.30万元,商业养老金累计交费规模达33.52亿元。

    适老化服务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的重点发力方向。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行、成都农商银行等均在网点设置了爱心服务窗口、配备轮椅等便利设施,推出手机银行大字版等产品;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与成都市老年大学共建青羊校区,探索形成“金融+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经验模式;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打造“幸福+”养老账本,为老年客户提供从账户管理到养老规划的一站式服务。

    保险机构则在川积极布局康养产业。在成都市温江区,养老社区云集,国寿嘉园·成都乐境、泰康之家·蜀园、中国太平芙蓉人家康养社区等落子于此。中国平安居家养老项目则通过“保险+居家养老”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等服务。

    数字金融 打造智慧服务“新生态”

    “太方便了。”7月28日,在成都春熙路的一家火锅店,英国游客David用工商银行“卡码通”支付后竖起大拇指。这款专为外籍人士设计的数字人民币预付卡,将在成都世运会期间为境外游客提供便利的支付体验。

    四川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探索,特别是在跨境支付场景的应用创新,为数字人民币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数字金融创新实验室最新研发的“智能风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已成功预警上百家企业的潜在风险,有效帮助金融机构避免资金损失。全省数字人民币交易额不断增长,应用场景扩展到政务缴费、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数字金融赋能特色产业发展。在川酒领域,交通银行“酒商通”产品直连品牌酒企的经销商管理系统,依托实时订单数据为下游提供信用支持,实现融资效率提升70%。“数字金融的价值在于可精准匹配产业需求,让金融服务从‘救急’转向‘提效’。”交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金融“活水”加速向重点领域汇聚,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金融系统上半年“成绩单”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接下来,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加速落地和四川省“十五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的双轮驱动下,四川金融业将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记者 卢薇图片由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泰康之家·蜀园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