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
看不见的“链条”上 四川寻找“合伙人”

  • 2025年07月21日 08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7月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闭幕。链博会期间,“投资四川”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在距主场馆6公里外的一处会场内举行,现场签约多个项目,涉及金额超25亿元。

    供应链,这个看似“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会现场,200余名中外嘉宾相聚,企业相互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四川也在这场大会中寻找产业发展“合伙人”。

    另辟蹊径

    挖掘在全球变局中的四川独特路径

    “当前逆全球化影响着国际供应链合作,这种情况下,四川如何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企业怎样找到自己最优发展路径?”开场不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抛出问题,台上台下都在寻找各自的答案。张燕生给出一个观点:内需为主导、内部大循环,是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转变。新形势下四川如何抓住机遇?

    张燕生认为,如果以云贵川为第一突破口,延伸扩展到大西南、大中南和整个中国市场,再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把国际供应链和国内供应链相衔接,将形成四川在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的新优势。在他看来,眼下四川大有文章可做,并给出解题思路:

    一是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转型升级压力,但占据着产业结构80%以上的传统产业,在东南亚、中亚等地区却是适销对路,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四川可瞄准方向链式出海;二是四川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新亚欧大陆桥等国际大通道运输上,应探索尝试更加多元高效的多式联运方式、沿线相互支持的新物流方式,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供应链;三是四川在消费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对周边地区有着明显优势,应坚持做大做强消费品贸易投资优势;四是把握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创造新的供应链方式。

    与张燕生的宏观视角有所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通过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金融对四川产业链建设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直接。“构建更加稳固的产业链,需要集中并优化国内外资源要素,而金融是链接国内外资源最有效的手段。”她说。

    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连续9年编制《天府金融指数》,对全国36个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金融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显示,2024年成都在全国中心城市中排名第四位。“不过也有短板。”涂永红认为,成都过去更多依靠比较传统的金融。“怎样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力量,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通过并购方式做大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甚至加快国外并购等,通过这种巧劲助力产业链稳固,就显得非常重要。”

    变中寻机

    四川企业寻求更广阔产业发展空间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现场,四川企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通威之所以能够取得不错成绩,既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同时也离不开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强助攻,后者甚至可以归纳为‘七八九’策略。”该公司供应链副总裁樊华说,目前通威电池领域采购本地化供应超七成,晶硅采购本地化供应超八成,组件采购本地化供应超九成。

    “2024年,通威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供应商超过500家,实现对各材料头部供应商的全面覆盖。”樊华介绍,本地化供应链既保障了供应稳定,缩短物流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和包装费用,还减少库存周转周期,提高供应商整体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

    尝到供应链的“甜头”,企业发展走得更稳健。但当下这看不见的“链条”,到底成色几何?链博会开幕当天,中国贸促会发布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球供应链总体呈现出发展趋势向好、内在韧性仍然相对脆弱、技术创新驱动作用越发显著等特点,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水平还需各方共同发力。

    在这场大会上,多国政要和海内外嘉宾均释放出与四川合作的期待。

    “虽然近年来部分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一定的优化调整,但韩国企业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的投资和合作。”韩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吕昭咏介绍,2024年韩国对四川的贸易投资额约为85亿美元,截至目前,韩国在川投资企业累计达到634家。

    中国美国商会区域办公室总经理何弦则表示,当前该商会在华服务着近千家以美资企业为主的外资企业。“期待着与四川进行产业精准对接,通过联合举办生物科技、医疗医药、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的对接活动或主题路演,加快推动中美企业规模化合作,夯实在川企业的供应链布局以及本地化。”何弦表示,可通过建立更加成熟的机制化沟通,增强政策透明度与宣传度,让企业及时获得政策信息,扩大合作机会。

    就在大会举行期间,四川29家企业正沉浸式参与到链博会展览上,寻求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四川也拿出“大手笔”,精心编制推出资源优、发展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的158个合作项目,金额高达3791.22亿元,以期招引更多四川产业发展和建圈强链“合伙人”。(记者 陈碧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
    看不见的“链条”上 四川寻找“合伙人”

  • 2025年07月21日 08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7月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闭幕。链博会期间,“投资四川”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在距主场馆6公里外的一处会场内举行,现场签约多个项目,涉及金额超25亿元。

    供应链,这个看似“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会现场,200余名中外嘉宾相聚,企业相互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四川也在这场大会中寻找产业发展“合伙人”。

    另辟蹊径

    挖掘在全球变局中的四川独特路径

    “当前逆全球化影响着国际供应链合作,这种情况下,四川如何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企业怎样找到自己最优发展路径?”开场不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抛出问题,台上台下都在寻找各自的答案。张燕生给出一个观点:内需为主导、内部大循环,是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转变。新形势下四川如何抓住机遇?

    张燕生认为,如果以云贵川为第一突破口,延伸扩展到大西南、大中南和整个中国市场,再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把国际供应链和国内供应链相衔接,将形成四川在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的新优势。在他看来,眼下四川大有文章可做,并给出解题思路:

    一是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转型升级压力,但占据着产业结构80%以上的传统产业,在东南亚、中亚等地区却是适销对路,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四川可瞄准方向链式出海;二是四川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新亚欧大陆桥等国际大通道运输上,应探索尝试更加多元高效的多式联运方式、沿线相互支持的新物流方式,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供应链;三是四川在消费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对周边地区有着明显优势,应坚持做大做强消费品贸易投资优势;四是把握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创造新的供应链方式。

    与张燕生的宏观视角有所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通过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金融对四川产业链建设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直接。“构建更加稳固的产业链,需要集中并优化国内外资源要素,而金融是链接国内外资源最有效的手段。”她说。

    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连续9年编制《天府金融指数》,对全国36个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金融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显示,2024年成都在全国中心城市中排名第四位。“不过也有短板。”涂永红认为,成都过去更多依靠比较传统的金融。“怎样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力量,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通过并购方式做大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甚至加快国外并购等,通过这种巧劲助力产业链稳固,就显得非常重要。”

    变中寻机

    四川企业寻求更广阔产业发展空间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现场,四川企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通威之所以能够取得不错成绩,既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同时也离不开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强助攻,后者甚至可以归纳为‘七八九’策略。”该公司供应链副总裁樊华说,目前通威电池领域采购本地化供应超七成,晶硅采购本地化供应超八成,组件采购本地化供应超九成。

    “2024年,通威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供应商超过500家,实现对各材料头部供应商的全面覆盖。”樊华介绍,本地化供应链既保障了供应稳定,缩短物流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和包装费用,还减少库存周转周期,提高供应商整体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

    尝到供应链的“甜头”,企业发展走得更稳健。但当下这看不见的“链条”,到底成色几何?链博会开幕当天,中国贸促会发布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球供应链总体呈现出发展趋势向好、内在韧性仍然相对脆弱、技术创新驱动作用越发显著等特点,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水平还需各方共同发力。

    在这场大会上,多国政要和海内外嘉宾均释放出与四川合作的期待。

    “虽然近年来部分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一定的优化调整,但韩国企业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的投资和合作。”韩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吕昭咏介绍,2024年韩国对四川的贸易投资额约为85亿美元,截至目前,韩国在川投资企业累计达到634家。

    中国美国商会区域办公室总经理何弦则表示,当前该商会在华服务着近千家以美资企业为主的外资企业。“期待着与四川进行产业精准对接,通过联合举办生物科技、医疗医药、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的对接活动或主题路演,加快推动中美企业规模化合作,夯实在川企业的供应链布局以及本地化。”何弦表示,可通过建立更加成熟的机制化沟通,增强政策透明度与宣传度,让企业及时获得政策信息,扩大合作机会。

    就在大会举行期间,四川29家企业正沉浸式参与到链博会展览上,寻求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四川也拿出“大手笔”,精心编制推出资源优、发展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的158个合作项目,金额高达3791.22亿元,以期招引更多四川产业发展和建圈强链“合伙人”。(记者 陈碧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