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正加速“由虚向实”,应用场景发展前景不断明晰
热潮再起 抢占潮头正当时
热潮再起 抢占潮头正当时
四川优势
●近年来,四川加快推进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培育与发展,在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落地一批示范场景,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
●相关部门与企业签约共建四川元宇宙产业生态公共赋能平台,将建设一个集企业资源、技术成果、场景案例、产业生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曾经火热一阵后“退潮”的元宇宙概念,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政策助推,在今年热潮再起。同样是今年,脑机接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产业步入快车道。当下元宇宙及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呈现怎样的新态势?四川又该如何抢抓机遇,抢占未来产业潮头?11月7日,四川省元宇宙及脑机接口产业对接大会在成都举行,深入探讨元宇宙及脑机接口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趋势。
看行业:技术突破、“由虚向实”,元宇宙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20多年前,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现实世界里的人类通过“脑机接口”的方式进入赛博世界。如今,科幻电影的场景正逐渐照进现实,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不久前宣布,全球已有12人成功接受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手术。
“元宇宙关键技术正在加速发展,包括以脑机接口等为代表的交互技术、以空间计算等为代表的特性技术、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融合技术三大技术主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中心区块链研究室主任王典威说,元宇宙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爆发”,元宇宙正加速“由虚向实”,应用场景发展前景不断明晰。当前,基于元宇宙技术的行业新兴业态不断诞生,技术红利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地渗透到制造、文旅等实体经济中,驱动产业升级与价值创造。比如电商领域,京东平台已有超2万家品牌常态化使用数字人主播,商品交易总额增量达数百亿元;文旅场景中,虚拟演唱会、博物馆历史重现等多点开花;制造行业里,煤矿引进5G工业防爆智能AR头盔,让员工在井下或地面可利用AR穿戴设备,实现虚拟与现实安全生产场景交互……
王典威预测,从2022年到2030年,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预计将以50.7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国内市场同样潜力巨大,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测算,国内元宇宙产业规模预计到2026年超2.4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5.8万亿元。
看四川:创新引领、构建生态,攻坚未来产业新高地
“武侯祠有什么景点可以看?”会场外,嘉宾对着屏幕上的数字人“小诸葛”提问,“小诸葛”对答如流。“‘小诸葛’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应用以来,已为上万游客提供智慧导览服务。”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四川加快推进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培育与发展,在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落地一批示范场景,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此次会议现场展示了47个四川元宇宙推荐案例,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领域。
如何把握新一轮产业机遇?被业内专家视为元宇宙终极形式的脑机接口,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技术赛道之一。今年,《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印发,突出创新引领、重点产品培育、应用场景打造、生态体系构建,聚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产业基础方面,四川已具备先发优势。在成都锦江经开区,“西部脑谷”已建成投运,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构建汇集脑机接口研发验证、成果转化等多功能板块的“15分钟研产用生态圈”。“以脑机接口大厦为例,目前入驻率已达70%,签约了脑健康与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等重点企业及机构。”成都锦江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志超介绍。
尽管起步较早、产业链布局初步成形,四川在产业发展上仍面临挑战。“比如融资、专利等方面较为滞后,一个企业从注册到首次获得专利授权,全国平均水平需要一年多,四川的企业可能要两年半。”慧企宝(四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咨询负责人史俊男建议,可利用AI技术,帮助提升评估与决策效率,提高竞争力。在王典威看来,产业发展还需从多方面发力:鼓励企业参与标准研制,加快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建设通用元宇宙开发平台;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孵化平台。
对此,四川正加快步伐。当天的会议上,相关部门与企业签约共建四川元宇宙产业生态公共赋能平台,将建设一个集企业资源、技术成果、场景案例、产业生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助推四川未来产业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新闻名词
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融合交互的新型社会生态系统,具有高度沉浸、实时永续、自主创造、开放包容等特征,由完整且稳定运行的技术、内容、经济、协作、治理等子系统构成。对照现实社会生态系统,元宇宙包括身份、场景、内容、社交、经济、文明等核心要素。(记者 王若晔)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