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香高速建设再提速
泸沽湖特大桥同日取得两大关键进展

  • 2025年10月31日 08时1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泸沽湖特大桥效果图。

    项目名片

    G7611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项目

    项目概况

    路线总长233.132公里

    设计时速80公里

    桥隧比73.4%

    单公里造价约2.51亿元

    项目进展

    2022年项目正式开工

    目前全线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10月27日,西香高速泸沽湖特大桥的建设现场,两岸工程节点“双喜临门”:香格里拉岸下横梁完成精准吊装,西昌岸索塔高度突破百米大关。这项承载多项“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在同一天取得“塔破百米”与“毫米级合龙”两大关键进展,大桥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西香高速是四川省内由单个项目公司管理的单体投资建设体量最大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拥有九大超级工程,泸沽湖特大桥是其中之一,桥梁全长1952米,主桥为单跨跨径168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此外,项目还拥有世界最大规模山区高速公路全地下互通(在建)——元宝枢纽地下互通、世界最长的无塔悬索桥——理塘河特大桥等世界级工程。

    这座高难度的高速公路如何建得又快又好?

    索塔“身高”突破百米,横梁“悬浮”精准合龙

    泸沽湖特大桥一头连着西昌,一头连着香格里拉,大桥旁边接元宝枢纽地下互通,主路在这里分出一条岔路,通向木里。

    既要考虑高速公路的线性布局,又要对接支线互通,泸沽湖特大桥的选址极为苛刻。大桥横跨卧罗河,桥面到水面落差高达500米,受地形限制,大桥被“逼”出三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径空间缆悬索桥、山区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世界最大U型隧道锚。

    建设这样一座悬索桥,第一步是建设两岸的索塔,它们是桥梁承重的基础,像两位巨人伸出手臂提着主缆,无数根吊索绑在主缆上,主缆连接桥面,将其稳稳地吊在空中。

    在泸沽湖特大桥施工现场,红色的索塔正在一点点“长高”。10月27日,泸沽湖特大桥西昌岸索塔高度成功突破100米,向228米的塔顶目标稳步推进。“索塔的建造方法也是全球首创。”西香高速泸沽湖代表处相关负责人李培育介绍,该索塔采用A形索塔结构,像人体一样,钢管钢箱构成“骨架”,混凝土填充成“肌肉”,融合钢材抗拉与混凝土抗压优势,可有效应对山区强风、大温差与复杂地质。

    同一天,在泸沽湖特大桥香格里拉岸,横梁吊装作业正在进行,建设团队运用“双保险可视化空中自调节吊具”系统,如同为吊装作业配备了“智能神经”和“灵敏关节”,使横梁在吊装过程中实时感知姿态、自动微调,稳稳“悬浮”于预定位置,实现毫米级合龙。仅用15天便完成近500吨横梁的“零支架”悬臂拼装,比传统工艺节约一半工时。

    今年完成投资超八成,“智慧大脑”助力工程提速

    西香高速自2022年启动建设,以“三桥五隧一互通”为代表的超级工程是全线的难点,也是影响建设进度的关键节点。“三桥”为泸沽湖特大桥、理塘河特大桥、雅砻江特大桥,均为世界级难度。“五隧”包括西昌隧道、盐源隧道、棉桠隧道、木里隧道、长柏隧道,均为10公里级超特长隧道。“一互通”指元宝枢纽地下互通,设计团队脑洞大开,把立交“搬”到大山“肚子”里,可为交通转换减少绕行6.8公里,节约用地约33亩。西香高速元宝枢纽地下互通项目经理李欣旺介绍,施工中几乎运用了隧道工程全部施工方式及工艺工法,开挖方法多达11种,工程结构类型多达36种,堪称隧道开挖的“工法博物馆”。

    “为提升建设进度,我们不仅创新工艺工法,还在全线的建设管理上引入智慧系统。”在四川西香高速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西香高速调度指挥中心。这里是高速公路的“智慧大脑”,大屏幕上施工进度一目了然,管理人员一键操控无人机,随时查看项目进度,AI助手、试验室等多个模块辅助,可实时同步项目建设各环节试验数据,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倒查追溯管控。

    目前,西香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和重难点工程均已全部开工,全线32座隧道已全部开工建设,131座桥梁已有128座开工建设。今年,西香高速年度计划投资115亿元,目前已完成95.58亿元,占比超过80%,包括泸沽湖特大桥在内的多个重点工程实现节点突破。

    放眼全省,四川正向“建成高速公路900公里”的年度目标冲刺,重点在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在四川“织密三州网”路网填白提质行动引领下,年内将在上述地区建成6个高速公路项目。(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西香高速建设再提速
    泸沽湖特大桥同日取得两大关键进展

  • 2025年10月31日 08时1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泸沽湖特大桥效果图。

    项目名片

    G7611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项目

    项目概况

    路线总长233.132公里

    设计时速80公里

    桥隧比73.4%

    单公里造价约2.51亿元

    项目进展

    2022年项目正式开工

    目前全线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10月27日,西香高速泸沽湖特大桥的建设现场,两岸工程节点“双喜临门”:香格里拉岸下横梁完成精准吊装,西昌岸索塔高度突破百米大关。这项承载多项“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在同一天取得“塔破百米”与“毫米级合龙”两大关键进展,大桥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西香高速是四川省内由单个项目公司管理的单体投资建设体量最大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拥有九大超级工程,泸沽湖特大桥是其中之一,桥梁全长1952米,主桥为单跨跨径168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此外,项目还拥有世界最大规模山区高速公路全地下互通(在建)——元宝枢纽地下互通、世界最长的无塔悬索桥——理塘河特大桥等世界级工程。

    这座高难度的高速公路如何建得又快又好?

    索塔“身高”突破百米,横梁“悬浮”精准合龙

    泸沽湖特大桥一头连着西昌,一头连着香格里拉,大桥旁边接元宝枢纽地下互通,主路在这里分出一条岔路,通向木里。

    既要考虑高速公路的线性布局,又要对接支线互通,泸沽湖特大桥的选址极为苛刻。大桥横跨卧罗河,桥面到水面落差高达500米,受地形限制,大桥被“逼”出三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径空间缆悬索桥、山区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世界最大U型隧道锚。

    建设这样一座悬索桥,第一步是建设两岸的索塔,它们是桥梁承重的基础,像两位巨人伸出手臂提着主缆,无数根吊索绑在主缆上,主缆连接桥面,将其稳稳地吊在空中。

    在泸沽湖特大桥施工现场,红色的索塔正在一点点“长高”。10月27日,泸沽湖特大桥西昌岸索塔高度成功突破100米,向228米的塔顶目标稳步推进。“索塔的建造方法也是全球首创。”西香高速泸沽湖代表处相关负责人李培育介绍,该索塔采用A形索塔结构,像人体一样,钢管钢箱构成“骨架”,混凝土填充成“肌肉”,融合钢材抗拉与混凝土抗压优势,可有效应对山区强风、大温差与复杂地质。

    同一天,在泸沽湖特大桥香格里拉岸,横梁吊装作业正在进行,建设团队运用“双保险可视化空中自调节吊具”系统,如同为吊装作业配备了“智能神经”和“灵敏关节”,使横梁在吊装过程中实时感知姿态、自动微调,稳稳“悬浮”于预定位置,实现毫米级合龙。仅用15天便完成近500吨横梁的“零支架”悬臂拼装,比传统工艺节约一半工时。

    今年完成投资超八成,“智慧大脑”助力工程提速

    西香高速自2022年启动建设,以“三桥五隧一互通”为代表的超级工程是全线的难点,也是影响建设进度的关键节点。“三桥”为泸沽湖特大桥、理塘河特大桥、雅砻江特大桥,均为世界级难度。“五隧”包括西昌隧道、盐源隧道、棉桠隧道、木里隧道、长柏隧道,均为10公里级超特长隧道。“一互通”指元宝枢纽地下互通,设计团队脑洞大开,把立交“搬”到大山“肚子”里,可为交通转换减少绕行6.8公里,节约用地约33亩。西香高速元宝枢纽地下互通项目经理李欣旺介绍,施工中几乎运用了隧道工程全部施工方式及工艺工法,开挖方法多达11种,工程结构类型多达36种,堪称隧道开挖的“工法博物馆”。

    “为提升建设进度,我们不仅创新工艺工法,还在全线的建设管理上引入智慧系统。”在四川西香高速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西香高速调度指挥中心。这里是高速公路的“智慧大脑”,大屏幕上施工进度一目了然,管理人员一键操控无人机,随时查看项目进度,AI助手、试验室等多个模块辅助,可实时同步项目建设各环节试验数据,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倒查追溯管控。

    目前,西香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和重难点工程均已全部开工,全线32座隧道已全部开工建设,131座桥梁已有128座开工建设。今年,西香高速年度计划投资115亿元,目前已完成95.58亿元,占比超过80%,包括泸沽湖特大桥在内的多个重点工程实现节点突破。

    放眼全省,四川正向“建成高速公路900公里”的年度目标冲刺,重点在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在四川“织密三州网”路网填白提质行动引领下,年内将在上述地区建成6个高速公路项目。(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