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奔涌发展的浪潮下——
“数字四川”的“力”与“谋”

  • 2022年11月27日 08时1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大家好,我是伊拾七,2019年出生于成都,是国内首批虚拟数字人……”11月24日,2022天府数字经济峰会主会场舞台一侧的主持人有些特别,她是用“虚拟”技术合成的“实体”——一个有着黑色短发、黄蓝异瞳,佩戴熊猫发卡的“萌妹子”。

    伊拾七有板有眼地向与会者介绍“全省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的布局方案。像伊拾七这样技术高度集成的数字人,是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成果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畅通“算力蜀道”,建设数字四川,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在数字经济奔涌发展的浪潮下,四川正向全球展示着自己的“力”与“谋”。

    发力

    机遇与资源下

    “算力蜀道”正不断畅通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建设8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同意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四川积极响应,编制印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建设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综合考虑产业布局、能源结构和地质、气候等条件,四川将重点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适度建设若干城市内部数据中心,形成“群—城”互补、“云—边”协同的全省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到2025年,全面建成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到2030年,算力算效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核心枢纽。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东南角的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算力达到10亿亿次每秒,算力已排进全球前十;总投资109亿元的成都智算中心全面投运,以AI算力为主,丰富全省“算力多样性”;总投资500亿元的成都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建设正加快推进……放眼四川,27个同类项目进入2022年重点建设名单。

    响应国家战略并“借势发力”的背后,是四川所拥有的独特优势。

    在“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节点中,成渝枢纽是唯一一个既能作为“东数”统筹区域算力应用,又能作为“西算”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节点。

    另一个优势,更让四川在“东数西算”工程的竞合之中如虎添翼。

    “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能耗已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6%,且还在快速增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德沛指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国家“双碳”目标确定的前提下,让算力变得更“绿”迫在眉睫。

    今年3月,四川水电装机容量突破9000万千瓦。水、风、光装机发电量全国第一的“资源力”,使得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更低。

    机遇与资源双重助力下,“算力蜀道”正逐步成型——目前,我省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以成都为核心,雅安、德阳、绵阳、宜宾、达州等区域中心为补充的数据中心建设布局。

    按照规划,到2025年,四川高水平建成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全省数据中心规模达50万机架,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85%,一体化调度服务器超过100万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7000亿元;到2030年,算力算效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大数据协同创新效应显著,数据要素市场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

    谋计

    五大体系服务全国

    “数字四川”逐步成型

    “算力”建设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四川更大的“谋划”同步进行——着力构建“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五大体系。

    以四川天府新区为例,这里已建成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超算中心,以及华为鲲鹏生态基地、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等,初步形成“超算+智算+云计算+边缘计算”一体化先进计算能力。四川天府新区还推动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等20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商飞等12家央企研发中心、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1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项目落地建设。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历章表示,天府新区将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按照“规模聚集、提质增效、示范引领”三步走规划,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浪潮信息首席技术官滕以金说,“东数西算”工程带来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调度,四川抢抓机遇,将让算力更好地满足本土行业数字化发展,为传统产业带来更优质的转型机会。

    不仅服务于本土,《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实施方案》中还提到,统筹平衡算力需求与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要素集聚流通,深化数据创新应用,主动承接省外产业转移,推动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果已初步显现。比如,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自2020年9月投运以来,先后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30余个城市的760余家用户提供了算力服务,服务领域涵盖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30个领域,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

    当前,四川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正迈入一个新的时期。四川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6万亿元、居全国第9位,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此外,四川作为国家信息产业人才培训重要基地,拥有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相关研究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0余个,为四川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可靠基础。

    未来,四川将致力于探索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创新融合。省发展改革委数字经济发展处负责人表示:“四川的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算力资源不断汇聚,这对全省各行各业来说,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动力。”

    崭新的社会生态正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迸发闪耀光彩。数字经济正在让古老的巴蜀文明迸发新的生命力,一个全新的“数字四川”正在逐步成型。(记者 唐泽文)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在数字经济奔涌发展的浪潮下——
    “数字四川”的“力”与“谋”

  • 2022年11月27日 08时1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大家好,我是伊拾七,2019年出生于成都,是国内首批虚拟数字人……”11月24日,2022天府数字经济峰会主会场舞台一侧的主持人有些特别,她是用“虚拟”技术合成的“实体”——一个有着黑色短发、黄蓝异瞳,佩戴熊猫发卡的“萌妹子”。

    伊拾七有板有眼地向与会者介绍“全省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的布局方案。像伊拾七这样技术高度集成的数字人,是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成果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畅通“算力蜀道”,建设数字四川,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在数字经济奔涌发展的浪潮下,四川正向全球展示着自己的“力”与“谋”。

    发力

    机遇与资源下

    “算力蜀道”正不断畅通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建设8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同意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四川积极响应,编制印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建设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综合考虑产业布局、能源结构和地质、气候等条件,四川将重点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适度建设若干城市内部数据中心,形成“群—城”互补、“云—边”协同的全省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到2025年,全面建成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到2030年,算力算效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核心枢纽。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东南角的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算力达到10亿亿次每秒,算力已排进全球前十;总投资109亿元的成都智算中心全面投运,以AI算力为主,丰富全省“算力多样性”;总投资500亿元的成都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建设正加快推进……放眼四川,27个同类项目进入2022年重点建设名单。

    响应国家战略并“借势发力”的背后,是四川所拥有的独特优势。

    在“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节点中,成渝枢纽是唯一一个既能作为“东数”统筹区域算力应用,又能作为“西算”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节点。

    另一个优势,更让四川在“东数西算”工程的竞合之中如虎添翼。

    “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能耗已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6%,且还在快速增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德沛指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国家“双碳”目标确定的前提下,让算力变得更“绿”迫在眉睫。

    今年3月,四川水电装机容量突破9000万千瓦。水、风、光装机发电量全国第一的“资源力”,使得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更低。

    机遇与资源双重助力下,“算力蜀道”正逐步成型——目前,我省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以成都为核心,雅安、德阳、绵阳、宜宾、达州等区域中心为补充的数据中心建设布局。

    按照规划,到2025年,四川高水平建成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全省数据中心规模达50万机架,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85%,一体化调度服务器超过100万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7000亿元;到2030年,算力算效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大数据协同创新效应显著,数据要素市场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

    谋计

    五大体系服务全国

    “数字四川”逐步成型

    “算力”建设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四川更大的“谋划”同步进行——着力构建“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五大体系。

    以四川天府新区为例,这里已建成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超算中心,以及华为鲲鹏生态基地、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等,初步形成“超算+智算+云计算+边缘计算”一体化先进计算能力。四川天府新区还推动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等20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商飞等12家央企研发中心、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1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项目落地建设。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历章表示,天府新区将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按照“规模聚集、提质增效、示范引领”三步走规划,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浪潮信息首席技术官滕以金说,“东数西算”工程带来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调度,四川抢抓机遇,将让算力更好地满足本土行业数字化发展,为传统产业带来更优质的转型机会。

    不仅服务于本土,《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实施方案》中还提到,统筹平衡算力需求与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要素集聚流通,深化数据创新应用,主动承接省外产业转移,推动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果已初步显现。比如,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自2020年9月投运以来,先后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30余个城市的760余家用户提供了算力服务,服务领域涵盖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30个领域,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

    当前,四川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正迈入一个新的时期。四川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6万亿元、居全国第9位,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此外,四川作为国家信息产业人才培训重要基地,拥有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相关研究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0余个,为四川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可靠基础。

    未来,四川将致力于探索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创新融合。省发展改革委数字经济发展处负责人表示:“四川的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算力资源不断汇聚,这对全省各行各业来说,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动力。”

    崭新的社会生态正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迸发闪耀光彩。数字经济正在让古老的巴蜀文明迸发新的生命力,一个全新的“数字四川”正在逐步成型。(记者 唐泽文)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