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

  • 2016年03月09日 08时01分
  • 来源: 人民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四川天府新区鸟瞰。尹钢摄


      2月14日,猴年春节大假后第一天,四川绵阳举行了一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专题工作会,要求全市走出一条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全面创新之路;

      同一天,成都市向全球亮出“重磅政策”,吸引创新人才:对国际顶尖人才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资助;

      2月16日,《四川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方案》,经四川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2月17日至18日,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专程前往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调研,研究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关工作……

      新春伊始,四川创新发展动作频频,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起步之年,四川朝着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新目标,迈出全新步伐。

      更高目标:把握试验契机,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2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和新一代北斗卫星首发星一样,这颗卫星的“大脑”——载荷仍由位于成都的中国电科29所研制。

      四川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依托一流的科研资源,着力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攻关。在过去的5年间,一系列领先国内外的科技成果生于四川——

      在重大地质灾害成灾机理、早期识别、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研制成功,破解了我国大型飞机舰船制造领域的发展瓶颈;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高铁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走出国门,引领技术发展;地奥心血康胶囊成为我国首个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医药市场的治疗性中成药……

      2015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5万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

      在不断攀登创新高峰、破解发展难题的路上,去年9月,四川承担起全新的国家使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选择一些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

      在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四川最重要的改革试验任务之一,是四川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赢得的关键机遇。

      以全面创新改革为契机,加快推动全省转型发展,对于有效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此,四川不仅将全力推进“国家任务”的完成,更围绕“国家任务”的落地和全省转型发展的需要,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

      该决定从时间和空间对四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安排部署: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重点地区率先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即“三年试验突破”;通过五年努力,全省总体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即“五年基本转型”。

      从积极承担“国家使命”,到提出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四川自我加压,明确了一个“走在前列”的更高目标。

      更多活力: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让一切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的源泉充分涌流

      更高的目标,需要更多的活力。

      2月16日,又是一个让四川科技人员欢欣鼓舞的一天。这一天,四川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方案》。

      《方案》针对中央在川科研院所、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等5类主体,提出了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及时给予职务发明人奖励和报酬、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取酬、放宽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范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越来越多的“破藩”政策,正在逐渐解开科技人员身上的枷锁,让四川这个拥有270多家科研院所、30万专业科技人员的科技大省,焕发活力与光彩。

      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四川的高校都在热议一个话题:“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里,这是他们最关心的内容之一。

      此前,围绕这13个字,西南交通大学开展了多年探索,在科技和教育界,被称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小岗村”试验。未来,四川省将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试点,明确科技人员与所属单位是科技成果权属的共同所有人,真正以产权驱动创新激发活力。

      以体制改革促科技创新,四川激励科技人员专项改革扎实推进。按照省委改革领导小组部署,出台了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军民融合发展等3个专项改革方案。推进3家院所、3所高校和宣汉县开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改革试点,7家试点单位创新创业科技人员超过720人,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72家,离岗转化科技成果超过200项。

      在四川的创新资源库里,最需要激活、最巨大的能量在哪里?答案是军工。

      近日,在科学城首届军民融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政银企对接会上,绵阳市商业银行科技支行与3家军民融合企业签署贷款近1000万元的意向协议。此外,绵阳市今年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工作,接下来还将建设军民融合创新转化中心,围绕军工融合建立服务保障机制、设立军民融合银行。

      通过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以及“军转民”“民参军”对接平台的搭建,四川军工结合产业规模有望在今年底达到2700亿元,实现比“十一五”翻一番的目标。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出现,创新的活力不仅来自科技创新。

      一台无屏电视,售价不到3000元,实现1000万元的销售额要多久?成都极米科技公司说:10分钟。以一流技术班底和全新制造模式起家的极米科技,在家用智能投影领域出货量排名全球前列。

      商业奇迹的创造,光靠科技创新是不够的。在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先行省的征程上,四川将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探索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更强支撑:加速高层次人才等创新要素向四川聚集

      设立不少于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顶尖人才来蓉创新创业最高将给予5000万元综合资助;对顶尖团队中属于国家(国际)重大战略项目的,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

      2月14日,成都市对外发布了被称为“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十条”。凭借这一新政,成都将展开对全球顶尖人才的猛烈“追求”。

      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关键在人。引进一个人才,成立一家企业,引爆一个产业,背后的逻辑十分清晰。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确立一个在别人看来无法实现的梦想,但通过创新和努力最终实现了它。”去年12月25日,站在CCTV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领奖台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这样表述他对创新创业的理解。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行业走低的这几年,周涛和他的创业公司却一路走高。凭借强大的技术团队以及对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的挖掘,公司的估值只用两年便达到20亿元。

      无数的周涛和他们的企业、产品,汇聚成新常态下四川创新经济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截至2015年底,四川省人才资源总量已达662.1万人,比2009年增长20.8%。其中,2015年新增第十一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8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入川呈加速趋势。

      从去年四川“千人计划”情况看,与2014年相比,2015年申报人选及申报团队分别增长70%和26%;入选的引进人才及团队分别增长41%和90%,均创历史新高。去年清华大学选调到四川的应届毕业生,占该校当年选调生总量的1/4。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平台和载体的支撑。

      四川目前各类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超过220家。下一步,四川将顺应创新创业平台化趋势,推进创新研发功能性平台、创新服务支撑平台、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等载体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效能。2016年,全省将推动各地新增各类孵化器200家。

      创新平台催生创新企业。2015年,四川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约1.3万家,同比增长45%以上。仅成都高新区,今年新增科技型初创企业就超过3000家,增长300%,新增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的企业63家。

      创新驱动,更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打通科技与金融的通道,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让想创业的人能创业、敢创业、创成业。

      去年5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提出实施“创业四川行动”,包括成立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金的首期规模达20亿元,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初创期、种子期及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截至目前,在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方面,四川建立了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和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了8家科技支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科技小额贷款试点。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已有300余家入驻四川,管理基金规模超过700亿元。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

  • 2016年03月09日 08时01分
  • 来源: 人民日报

  • 四川天府新区鸟瞰。尹钢摄


      2月14日,猴年春节大假后第一天,四川绵阳举行了一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专题工作会,要求全市走出一条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全面创新之路;

      同一天,成都市向全球亮出“重磅政策”,吸引创新人才:对国际顶尖人才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资助;

      2月16日,《四川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方案》,经四川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2月17日至18日,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专程前往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调研,研究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关工作……

      新春伊始,四川创新发展动作频频,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起步之年,四川朝着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新目标,迈出全新步伐。

      更高目标:把握试验契机,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2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和新一代北斗卫星首发星一样,这颗卫星的“大脑”——载荷仍由位于成都的中国电科29所研制。

      四川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依托一流的科研资源,着力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攻关。在过去的5年间,一系列领先国内外的科技成果生于四川——

      在重大地质灾害成灾机理、早期识别、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研制成功,破解了我国大型飞机舰船制造领域的发展瓶颈;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高铁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走出国门,引领技术发展;地奥心血康胶囊成为我国首个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医药市场的治疗性中成药……

      2015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5万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

      在不断攀登创新高峰、破解发展难题的路上,去年9月,四川承担起全新的国家使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选择一些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

      在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四川最重要的改革试验任务之一,是四川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赢得的关键机遇。

      以全面创新改革为契机,加快推动全省转型发展,对于有效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此,四川不仅将全力推进“国家任务”的完成,更围绕“国家任务”的落地和全省转型发展的需要,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

      该决定从时间和空间对四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安排部署: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重点地区率先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即“三年试验突破”;通过五年努力,全省总体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即“五年基本转型”。

      从积极承担“国家使命”,到提出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四川自我加压,明确了一个“走在前列”的更高目标。

      更多活力: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让一切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的源泉充分涌流

      更高的目标,需要更多的活力。

      2月16日,又是一个让四川科技人员欢欣鼓舞的一天。这一天,四川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方案》。

      《方案》针对中央在川科研院所、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等5类主体,提出了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及时给予职务发明人奖励和报酬、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取酬、放宽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范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越来越多的“破藩”政策,正在逐渐解开科技人员身上的枷锁,让四川这个拥有270多家科研院所、30万专业科技人员的科技大省,焕发活力与光彩。

      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四川的高校都在热议一个话题:“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里,这是他们最关心的内容之一。

      此前,围绕这13个字,西南交通大学开展了多年探索,在科技和教育界,被称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小岗村”试验。未来,四川省将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试点,明确科技人员与所属单位是科技成果权属的共同所有人,真正以产权驱动创新激发活力。

      以体制改革促科技创新,四川激励科技人员专项改革扎实推进。按照省委改革领导小组部署,出台了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军民融合发展等3个专项改革方案。推进3家院所、3所高校和宣汉县开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改革试点,7家试点单位创新创业科技人员超过720人,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72家,离岗转化科技成果超过200项。

      在四川的创新资源库里,最需要激活、最巨大的能量在哪里?答案是军工。

      近日,在科学城首届军民融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政银企对接会上,绵阳市商业银行科技支行与3家军民融合企业签署贷款近1000万元的意向协议。此外,绵阳市今年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工作,接下来还将建设军民融合创新转化中心,围绕军工融合建立服务保障机制、设立军民融合银行。

      通过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以及“军转民”“民参军”对接平台的搭建,四川军工结合产业规模有望在今年底达到2700亿元,实现比“十一五”翻一番的目标。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出现,创新的活力不仅来自科技创新。

      一台无屏电视,售价不到3000元,实现1000万元的销售额要多久?成都极米科技公司说:10分钟。以一流技术班底和全新制造模式起家的极米科技,在家用智能投影领域出货量排名全球前列。

      商业奇迹的创造,光靠科技创新是不够的。在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先行省的征程上,四川将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探索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更强支撑:加速高层次人才等创新要素向四川聚集

      设立不少于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顶尖人才来蓉创新创业最高将给予5000万元综合资助;对顶尖团队中属于国家(国际)重大战略项目的,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

      2月14日,成都市对外发布了被称为“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十条”。凭借这一新政,成都将展开对全球顶尖人才的猛烈“追求”。

      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关键在人。引进一个人才,成立一家企业,引爆一个产业,背后的逻辑十分清晰。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确立一个在别人看来无法实现的梦想,但通过创新和努力最终实现了它。”去年12月25日,站在CCTV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领奖台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这样表述他对创新创业的理解。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行业走低的这几年,周涛和他的创业公司却一路走高。凭借强大的技术团队以及对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的挖掘,公司的估值只用两年便达到20亿元。

      无数的周涛和他们的企业、产品,汇聚成新常态下四川创新经济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截至2015年底,四川省人才资源总量已达662.1万人,比2009年增长20.8%。其中,2015年新增第十一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8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入川呈加速趋势。

      从去年四川“千人计划”情况看,与2014年相比,2015年申报人选及申报团队分别增长70%和26%;入选的引进人才及团队分别增长41%和90%,均创历史新高。去年清华大学选调到四川的应届毕业生,占该校当年选调生总量的1/4。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平台和载体的支撑。

      四川目前各类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超过220家。下一步,四川将顺应创新创业平台化趋势,推进创新研发功能性平台、创新服务支撑平台、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等载体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效能。2016年,全省将推动各地新增各类孵化器200家。

      创新平台催生创新企业。2015年,四川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约1.3万家,同比增长45%以上。仅成都高新区,今年新增科技型初创企业就超过3000家,增长300%,新增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的企业63家。

      创新驱动,更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打通科技与金融的通道,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让想创业的人能创业、敢创业、创成业。

      去年5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提出实施“创业四川行动”,包括成立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金的首期规模达20亿元,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初创期、种子期及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截至目前,在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方面,四川建立了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和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了8家科技支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科技小额贷款试点。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已有300余家入驻四川,管理基金规模超过700亿元。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