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我省对823个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予以命名表扬

  • 2015年12月25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12月24日,省依法治理示范创建推进工作会在成都召开,对823个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予以命名表扬。

      这些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一共包括9类:法治示范县(市、区)、法治示范乡镇(街道)、依法治村(社区)、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学法守法示范寺庙、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诚信守法示范(国有)企业、诚信守法示范(民营)企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会上,眉山市东坡区、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德阳市中江县富兴镇富强村、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爱尔眼科医院、甘孜州乡城县曲批岭寺、乐山市旅游体育执法支队等被命名表扬单位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创建经验。为使全省各地各部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本报摘登这些单位的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全面扎实推进法治示范区创建

      眉山市东坡区

      东坡区在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上狠下功夫,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做实学法,强化党员干部法治观念。强化领导干部学法,全面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每月会前学法不少于1次,区委中心组每年专题学法不少于4次。强化公务员学法,实施“万千百十”培训工程,将法治纳入每年对万名党员、千名公务员、百名党政“一把手”的培训,作为十大主题培训班的必修课。

      做实普法,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深入落实“以案说法”,组织观摩活动9000多场次,30余万干部群众现场接受教育。扎实开展“东坡之声”广播宣传活动,保障全区所有行政村每天早、中、晚3个时段的法治节目广播。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巡演150余场,用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感染群众。

      做实守法,严格依法依规行权办事。坚持依法决策,组建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实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坚持依法行权,实现区、乡镇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一体化运行,扎紧制度笼子。

      做实司法,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司法监督,今年全区受理“民告官”案件41件,全部落实了区领导到庭应诉。扎实推进“诉非衔接”改革试点工作,今年通过诉调对接平台分流化解纠纷3078件,东坡蓝本的“诉非衔接”改革试点中期评估获全国第一。探索推进综合执法,在全区26个乡镇(街道)设立安全环保食品监督管理所,推动执法重心下移,确保“看得见管得着”。

      做实用法,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全区2900多名党员干部直接联系302个村(社区)、2273个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432件。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今年依法处置违法信访案件24件,有效地规范了信访秩序。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

      涌泉街道着力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以“三个三”举措探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导向突出“三个大力推进”。大力推进法治规划,编制《涌泉街道五年法治建设规划(2015-2019年)》,包括约3万字的总体规划和700余项具体推进事项,做好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依法决策,遴选45名听证代表和5名候补听证代表并完善听证规则,聘请7名专家和业务骨干组建行政决策专家库,将征地拆迁等重大行政决策全部纳入群众听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法定程序,通过集体决议。大力推进清单建设,梳理行政权力事项83项,编制并公布“权力清单”。清理街道主要职责8项,细化工作事项127项,界定与区级部门有关的边界职责47项,建立并公布“责任清单”。

      依法治理突出“三个深入落实”。深入落实治理举措,以“积极型社区”建设为抓手,动员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注重发挥平安志愿者等综治力量,街道连续两年社会治安满意度测评位居全市前列。深入落实矛盾化解机制,健全“一村一律师”制度,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强化矛盾纠纷前端调处。深入落实阵地建设,投入900余万元对社区活动中心进行标准化建设,为社区依法治理提供平台保证。

      法治宣传突出“三个不断强化”。不断强化方式创新,采用“草根+专业”方式联手拍摄邻里纠纷等领域法治微电影11部,借助微信等自媒体进行传播。不断强化法治文化植入,实施“四个一”工程,以“法韵小花”为主题,打造1所法治幼儿园;以“佛源善法”为主题,打造1个法治寺庙;以“身边的安全”为主题,打造1个法治工地和1个法治广场。不断强化普法队伍建设,将部分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发展成普法志愿者,组建700余人的注册志愿者队伍。

      村规民约带来邻里和谐新气象

      德阳市中江县富兴镇富强村

      富强村创新“六个步骤、三上三下”工作法,以制定实施村规民约为抓手强力推进依法治村。今年3月,该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村规民约集民智。把制定村规民约与推动发展相结合,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产业结构怎样调、新村怎样建、建房宅基地怎么划、村内道路怎么建”等问题,交由群众自己议、自己定。今年,“村规民约”经验入选中央办公厅《基层协商民主典型案例选编》。在新村聚集点建设过程中,把需要群众筹资投劳修建的项目总共需要多少钱、政府补助多少钱、投劳能抵多少钱、还要筹集多少钱,交给村民自己算、自己定。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促进了致富增收,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80元,比2013年增长25.6%。

      村规民约约民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把村规民约与秸秆禁烧、邻里纠纷处理等重点难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民约”引导、约束村民行为。以前烧秸秆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多次整治效果不好,将秸秆禁烧写入村规民约后,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同时,村民自发成立治安巡逻队,2013年至今,全村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遵守村规民约光荣、违反村规民约可耻”成为了广大村民的普遍看法。

      村规民约促良序。针对过去农村存在的不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不赡养老人等不良风气,将提升村民道德素养写入村规民约,形成文明和谐、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

      村规民约增强了村民的规矩意识,培育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过去村内治安维护、公益事业投入、美丽村庄建设等老大难问题,依规得到了妥善解决,呈现出村级事务管理有序、村容村貌漂亮整洁、生产发展邻里和谐的新气象。

      用法律拧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阀”

      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通过大力推进依法治理示范创建,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底线,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上好普法先行“必修课”。统一编印普法读本,出台食药监系统法治培训办法,实现全体干部职工法治培训全覆盖。强化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以案说法”、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等活动,全系统组织法治宣传活动170余场次,发放新食品安全法6.5万余册,覆盖10万余人次。

      拧紧依法行政“安全阀”。主动晒权,清理出68部执法依据和362项行政权力,录入行政权力运行基础数据库,实行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加强监督,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创建以来全系统审核行政处罚案件610件,无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案件,无一起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制定实施行政处罚错案责任追究办法和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明确24种违法违规情形,推动依法行政责任制落地落实。

      打好严格执法“组合拳”。严查违法行为。以农村食品市场和中药饮片等为重点,开展食品药品执法大检查,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0167家次。健全监管体系,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摊贩监管办法,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建立“一企一档”数据库,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多部门联合打击食药品违法犯罪机制,开展联合执法26次,细化“两法衔接”案件移送标准,移送案件线索22条。

      练好能力建设“基本功”。加强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壮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等群众性队伍,构建社会共管共治格局。夯实基层基础,全市143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推进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优化监管手段,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快检体系和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加快市级食品检测中心升级,切实保障老百姓餐桌安全。

      依法治校做好制度“加减乘除”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示范创建工作,制定实施学校章程,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大学治理体系,进一步打牢了依法治校的坚实基础。

      完善制度做“加法”。在决策层面,修订议事决策规则,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决策权限。在执行层面,建立健全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创建以来,学校新制定修订各类规章制度76项。在监督层面,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依规支持其发挥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

      清理制度做“减法”。建立规章制度审查机制,由法律事务办公室牵头,对规章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今年修订废止规章制度27项。依法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落实《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关于师生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及时清理相关规章制度或者相应条款。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威,从今年1月起,校长不再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保障学术委员会依章程独立开展活动。

      执行制度做“乘法”。强化宣传阐释,凡学校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均配发文件要点解读材料,并通过学校微博进行推送,确保师生及时准确了解文件内容。开展学习考试,全面考察机关工作人员掌握本职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情况,并将考试结果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加强督查督办,成立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办公室,定期定点督查督办重要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规章制度或执行不力的进行严肃问责,今年重点对违规公务接待、公务出国的单位负责人作了提醒谈话、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处理。

      风险防控做“除法”。健全校内纠纷解决机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仲裁等多种方式,将人事处分、学术评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纳入法治化渠道解决。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落实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制度,健全安全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支持法律顾问参与学校法律事务,今年累计开展法律咨询、合法性审查等97项(次),涉及合同金额2.2亿元,有效化解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决策“必依法必审核”违法“必问责”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

      华西集团不断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升依法治企水平,努力做“对外依法经营、对内依法治理”的法治社会模范成员。

      落实依法决策。从程序上保证决策“必依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职工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要求,实现重大项目全覆盖。从机制上保证决策“必审核”,实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21家分、子公司全部设立法务机构,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把关率100%,法务机构审核合同超过2万份,出具法律意见书、风险提示函200多份。从制度上保证违法“必问责”,实行监察、审计、法律等内控部门整体联动,强化内部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今年严肃处理10起管理失职失责、违反财经纪律等违法违规行为。

      坚持守法经营。对内抓依法经营,组织法务人员对143个项目深入排查,出具指导意见13次,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坚决杜绝违法违约行为。对外抓依法拓展,严格遵守国际规则和所在国法律,切实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确保境外资产安全和有效运营,近年来接连斩获蒙古国高速公路、赞比亚国家机场等重大海外项目。

      严格依法管理。定期开展大检查,严格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生产投入、应急预案制定、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对标执行。推进法治工作向项目部、施工现场和农民工延伸。与职工全面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强化风险防控。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将债权风险划分为“正常、关注、预警、可疑、呆滞”5个等级,分别制定针对性措施,拒绝承接低于收益底线和触及风险红线的项目。强化风险应急处置,法务人员及时全面介入因故停工缓建项目100余个,对25个重点工程项目债权全部进行资产保全。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先后制定实施诉讼事务管理、债权管理、合同评审管理等风险管控专项制度21项,覆盖生产经营各重点环节,实现风险防控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将法治精神融入行医治病全过程

      成都爱尔眼科医院

      爱尔眼科医院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依法开展医疗服务,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法治企业、法治医院、法治文化一体化建设,医患纠纷数量连续两年同比下降40%以上。

      将法治融入行医治病全过程。强化提升法治意识,以《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执业法律法规为重点,深入开展覆盖全院执业医师的集中培训,夯实依法执业思想基础。强化法律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诚信守法”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对信用信息公示、税务、会计核算、合同签订、广告发布等56项法律风险节点进行测评,重点对合同签订、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等5项重大法律风险,制定落实管理措施。强化法治落地见效,严格因病施治,防止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最大限度维护患者权益。

      将法治植入医院管理各环节。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事、行政、财务等管理制度20余项,构建系统、科学、完备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价格管理制度,针对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推动收费标准上墙上网,以公开透明的标准确保合法合规合理收费。依法依规做好内部管理,在药品生产与使用、医疗器械质检、用水用电安全等方面,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打造“平安医院”。

      将法治嵌入文化建设多方面。开展普法教育,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法治教育。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院报、宣传栏等宣传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和示范创建经验做法通报集团100余家医院,推动全集团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把法治文化建设与医德医风培育、医院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注意真诚善待病人,在行医治病中贯穿法治精神,在践行法治中展现良好医德医风。今年为基层医务者、中小学师生、居民等进行免费眼健康检查20余次,义务讲授医学知识,做好业内法律法规咨询。

      全力推动依法管寺管僧

      甘孜州乡城县曲批岭寺

      曲批岭寺严格按照“依法治寺、依法管僧,僧侣持戒守法”总体要求,以创建学法守法寺庙为载体,全力推动依法管寺管僧工作有序开展。

      在建章立制上花力气。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寺庙佛事活动、僧侣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构建体系完备、科学可行的管场所、管僧侣、管活动、管财务制度体系。落实管理责任,签订僧人扎康管理、僧人家长管理、经师对僧人管理等责任书,压紧压实寺庙管理责任,推动以制度管人管事。推动藏传佛教与法治建设相融合,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实行活佛讲经、讲法两手抓、双见效。

      在安全稳定上下功夫。强化场所管理,办理土地使用确权证,登记造册寺庙财产,完成安防、输电线路改造等工程,消除寺庙场所安全隐患。严格僧侣管理,实行僧侣持证管理,严格僧侣请销假制度,建立落实县、乡、村、寺庙、家庭“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强活动管理,规范佛事活动报批程序,制定实施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做好常规性佛事活动全程监管。

      在管理创新上做文章。落实分类管理制度,按照“爱国爱教、中间状态、问题突出”类别管理要求,着力寺庙管理创新,建立落实“一寺一册、一人一户”户籍管理模式。严守宗教场所底线,采取硬化道路、修建围墙、打桩定界等方式划定四至界限。宗教民生协同推进,落实惠民政策,结合“四小”工程,投入45万元落实扩建通寺桥,建立僧侣健康档案87个,参加新农合87人,纳入农村低保35人、城镇低保1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在宣传教育方面求突破。宣传法治,推进“法律进寺庙”工作,开展“学法用法年·教风建设年”活动,依托藏汉双语宣讲团、高僧大德宣讲团等宣讲寺庙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讲授政策,邀请专家学者讲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惠寺惠僧政策,创建以来集中授课8场次,发放自制宣传资料400余份,基本实现僧侣全覆盖。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依法兴旅

      乐山市旅游体育执法支队

      乐山市旅游体育执法支队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打击旅游违法行为,化解涉旅矛盾纠纷,探索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依法治旅兴旅。

      抓住“牛鼻子”。实行行政约见制度,针对景点景区有违法苗头无违法事实、不合理经营等情况,主动约见行政相对人,告知违法后果、查找问题根源、指导改进措施。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针对旅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物价、环保等17个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办公、办案、监管,实行旅游市场全方位常态监控。实行区域化合作执法,发起建立大峨眉区暨成绵乐高铁旅游联盟,构建执法联动、投诉互动、信息互通三大机制,推动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监管”格局。

      打好“组合拳”。狠抓执法标准建设,推动制定旅行社场地面积和安全管理等标准,填补了国内地方性标准空白。狠抓法治落地实施,深入一线景区巡回执法,整治虚假广告、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确保旅游市场合法规范。狠抓长效机制建设,建立旅游网格化管理制度,向游客公示特色菜品食材、重量和价格,形成诚信守法经营长效机制。

      筑牢“压舱石”。规范矛盾纠纷化解,推行旅行社证照上墙、诚信承诺等六大制度,推行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衔接,今年游客投诉同比下降16.6%。强化网络舆情监控,加强网上巡查,定期收集处置负面舆情,切实防止舆情发酵。依法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回应诉求,并依法妥善处理。

      建好“防火墙”。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律进景点景区,对全市500家旅游企业进行法治培训,强化旅游者和经营者法治意识。依法惩治违法行为,示范创建以来,查处旅游企业和导游50余人,责令整改30人,分值管理扣分27人,执行行政处罚20余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大力培训旅游执法队伍,统一服装标识,强化执法监督,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省对823个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予以命名表扬

  • 2015年12月25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2月24日,省依法治理示范创建推进工作会在成都召开,对823个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予以命名表扬。

      这些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一共包括9类:法治示范县(市、区)、法治示范乡镇(街道)、依法治村(社区)、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学法守法示范寺庙、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诚信守法示范(国有)企业、诚信守法示范(民营)企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会上,眉山市东坡区、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德阳市中江县富兴镇富强村、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爱尔眼科医院、甘孜州乡城县曲批岭寺、乐山市旅游体育执法支队等被命名表扬单位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创建经验。为使全省各地各部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本报摘登这些单位的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全面扎实推进法治示范区创建

      眉山市东坡区

      东坡区在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上狠下功夫,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做实学法,强化党员干部法治观念。强化领导干部学法,全面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每月会前学法不少于1次,区委中心组每年专题学法不少于4次。强化公务员学法,实施“万千百十”培训工程,将法治纳入每年对万名党员、千名公务员、百名党政“一把手”的培训,作为十大主题培训班的必修课。

      做实普法,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深入落实“以案说法”,组织观摩活动9000多场次,30余万干部群众现场接受教育。扎实开展“东坡之声”广播宣传活动,保障全区所有行政村每天早、中、晚3个时段的法治节目广播。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巡演150余场,用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感染群众。

      做实守法,严格依法依规行权办事。坚持依法决策,组建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实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坚持依法行权,实现区、乡镇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一体化运行,扎紧制度笼子。

      做实司法,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司法监督,今年全区受理“民告官”案件41件,全部落实了区领导到庭应诉。扎实推进“诉非衔接”改革试点工作,今年通过诉调对接平台分流化解纠纷3078件,东坡蓝本的“诉非衔接”改革试点中期评估获全国第一。探索推进综合执法,在全区26个乡镇(街道)设立安全环保食品监督管理所,推动执法重心下移,确保“看得见管得着”。

      做实用法,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全区2900多名党员干部直接联系302个村(社区)、2273个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432件。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今年依法处置违法信访案件24件,有效地规范了信访秩序。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

      涌泉街道着力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以“三个三”举措探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导向突出“三个大力推进”。大力推进法治规划,编制《涌泉街道五年法治建设规划(2015-2019年)》,包括约3万字的总体规划和700余项具体推进事项,做好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依法决策,遴选45名听证代表和5名候补听证代表并完善听证规则,聘请7名专家和业务骨干组建行政决策专家库,将征地拆迁等重大行政决策全部纳入群众听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法定程序,通过集体决议。大力推进清单建设,梳理行政权力事项83项,编制并公布“权力清单”。清理街道主要职责8项,细化工作事项127项,界定与区级部门有关的边界职责47项,建立并公布“责任清单”。

      依法治理突出“三个深入落实”。深入落实治理举措,以“积极型社区”建设为抓手,动员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注重发挥平安志愿者等综治力量,街道连续两年社会治安满意度测评位居全市前列。深入落实矛盾化解机制,健全“一村一律师”制度,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强化矛盾纠纷前端调处。深入落实阵地建设,投入900余万元对社区活动中心进行标准化建设,为社区依法治理提供平台保证。

      法治宣传突出“三个不断强化”。不断强化方式创新,采用“草根+专业”方式联手拍摄邻里纠纷等领域法治微电影11部,借助微信等自媒体进行传播。不断强化法治文化植入,实施“四个一”工程,以“法韵小花”为主题,打造1所法治幼儿园;以“佛源善法”为主题,打造1个法治寺庙;以“身边的安全”为主题,打造1个法治工地和1个法治广场。不断强化普法队伍建设,将部分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发展成普法志愿者,组建700余人的注册志愿者队伍。

      村规民约带来邻里和谐新气象

      德阳市中江县富兴镇富强村

      富强村创新“六个步骤、三上三下”工作法,以制定实施村规民约为抓手强力推进依法治村。今年3月,该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村规民约集民智。把制定村规民约与推动发展相结合,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产业结构怎样调、新村怎样建、建房宅基地怎么划、村内道路怎么建”等问题,交由群众自己议、自己定。今年,“村规民约”经验入选中央办公厅《基层协商民主典型案例选编》。在新村聚集点建设过程中,把需要群众筹资投劳修建的项目总共需要多少钱、政府补助多少钱、投劳能抵多少钱、还要筹集多少钱,交给村民自己算、自己定。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促进了致富增收,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80元,比2013年增长25.6%。

      村规民约约民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把村规民约与秸秆禁烧、邻里纠纷处理等重点难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民约”引导、约束村民行为。以前烧秸秆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多次整治效果不好,将秸秆禁烧写入村规民约后,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同时,村民自发成立治安巡逻队,2013年至今,全村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遵守村规民约光荣、违反村规民约可耻”成为了广大村民的普遍看法。

      村规民约促良序。针对过去农村存在的不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不赡养老人等不良风气,将提升村民道德素养写入村规民约,形成文明和谐、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

      村规民约增强了村民的规矩意识,培育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过去村内治安维护、公益事业投入、美丽村庄建设等老大难问题,依规得到了妥善解决,呈现出村级事务管理有序、村容村貌漂亮整洁、生产发展邻里和谐的新气象。

      用法律拧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阀”

      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通过大力推进依法治理示范创建,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底线,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上好普法先行“必修课”。统一编印普法读本,出台食药监系统法治培训办法,实现全体干部职工法治培训全覆盖。强化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以案说法”、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等活动,全系统组织法治宣传活动170余场次,发放新食品安全法6.5万余册,覆盖10万余人次。

      拧紧依法行政“安全阀”。主动晒权,清理出68部执法依据和362项行政权力,录入行政权力运行基础数据库,实行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加强监督,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创建以来全系统审核行政处罚案件610件,无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案件,无一起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制定实施行政处罚错案责任追究办法和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明确24种违法违规情形,推动依法行政责任制落地落实。

      打好严格执法“组合拳”。严查违法行为。以农村食品市场和中药饮片等为重点,开展食品药品执法大检查,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0167家次。健全监管体系,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摊贩监管办法,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建立“一企一档”数据库,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多部门联合打击食药品违法犯罪机制,开展联合执法26次,细化“两法衔接”案件移送标准,移送案件线索22条。

      练好能力建设“基本功”。加强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壮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等群众性队伍,构建社会共管共治格局。夯实基层基础,全市143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推进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优化监管手段,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快检体系和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加快市级食品检测中心升级,切实保障老百姓餐桌安全。

      依法治校做好制度“加减乘除”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示范创建工作,制定实施学校章程,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大学治理体系,进一步打牢了依法治校的坚实基础。

      完善制度做“加法”。在决策层面,修订议事决策规则,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决策权限。在执行层面,建立健全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创建以来,学校新制定修订各类规章制度76项。在监督层面,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依规支持其发挥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

      清理制度做“减法”。建立规章制度审查机制,由法律事务办公室牵头,对规章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今年修订废止规章制度27项。依法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落实《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关于师生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及时清理相关规章制度或者相应条款。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威,从今年1月起,校长不再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保障学术委员会依章程独立开展活动。

      执行制度做“乘法”。强化宣传阐释,凡学校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均配发文件要点解读材料,并通过学校微博进行推送,确保师生及时准确了解文件内容。开展学习考试,全面考察机关工作人员掌握本职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情况,并将考试结果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加强督查督办,成立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办公室,定期定点督查督办重要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规章制度或执行不力的进行严肃问责,今年重点对违规公务接待、公务出国的单位负责人作了提醒谈话、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处理。

      风险防控做“除法”。健全校内纠纷解决机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仲裁等多种方式,将人事处分、学术评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纳入法治化渠道解决。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落实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制度,健全安全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支持法律顾问参与学校法律事务,今年累计开展法律咨询、合法性审查等97项(次),涉及合同金额2.2亿元,有效化解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决策“必依法必审核”违法“必问责”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

      华西集团不断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升依法治企水平,努力做“对外依法经营、对内依法治理”的法治社会模范成员。

      落实依法决策。从程序上保证决策“必依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职工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要求,实现重大项目全覆盖。从机制上保证决策“必审核”,实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21家分、子公司全部设立法务机构,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把关率100%,法务机构审核合同超过2万份,出具法律意见书、风险提示函200多份。从制度上保证违法“必问责”,实行监察、审计、法律等内控部门整体联动,强化内部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今年严肃处理10起管理失职失责、违反财经纪律等违法违规行为。

      坚持守法经营。对内抓依法经营,组织法务人员对143个项目深入排查,出具指导意见13次,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坚决杜绝违法违约行为。对外抓依法拓展,严格遵守国际规则和所在国法律,切实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确保境外资产安全和有效运营,近年来接连斩获蒙古国高速公路、赞比亚国家机场等重大海外项目。

      严格依法管理。定期开展大检查,严格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生产投入、应急预案制定、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对标执行。推进法治工作向项目部、施工现场和农民工延伸。与职工全面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强化风险防控。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将债权风险划分为“正常、关注、预警、可疑、呆滞”5个等级,分别制定针对性措施,拒绝承接低于收益底线和触及风险红线的项目。强化风险应急处置,法务人员及时全面介入因故停工缓建项目100余个,对25个重点工程项目债权全部进行资产保全。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先后制定实施诉讼事务管理、债权管理、合同评审管理等风险管控专项制度21项,覆盖生产经营各重点环节,实现风险防控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将法治精神融入行医治病全过程

      成都爱尔眼科医院

      爱尔眼科医院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依法开展医疗服务,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法治企业、法治医院、法治文化一体化建设,医患纠纷数量连续两年同比下降40%以上。

      将法治融入行医治病全过程。强化提升法治意识,以《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执业法律法规为重点,深入开展覆盖全院执业医师的集中培训,夯实依法执业思想基础。强化法律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诚信守法”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对信用信息公示、税务、会计核算、合同签订、广告发布等56项法律风险节点进行测评,重点对合同签订、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等5项重大法律风险,制定落实管理措施。强化法治落地见效,严格因病施治,防止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最大限度维护患者权益。

      将法治植入医院管理各环节。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事、行政、财务等管理制度20余项,构建系统、科学、完备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价格管理制度,针对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推动收费标准上墙上网,以公开透明的标准确保合法合规合理收费。依法依规做好内部管理,在药品生产与使用、医疗器械质检、用水用电安全等方面,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打造“平安医院”。

      将法治嵌入文化建设多方面。开展普法教育,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法治教育。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院报、宣传栏等宣传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和示范创建经验做法通报集团100余家医院,推动全集团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把法治文化建设与医德医风培育、医院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注意真诚善待病人,在行医治病中贯穿法治精神,在践行法治中展现良好医德医风。今年为基层医务者、中小学师生、居民等进行免费眼健康检查20余次,义务讲授医学知识,做好业内法律法规咨询。

      全力推动依法管寺管僧

      甘孜州乡城县曲批岭寺

      曲批岭寺严格按照“依法治寺、依法管僧,僧侣持戒守法”总体要求,以创建学法守法寺庙为载体,全力推动依法管寺管僧工作有序开展。

      在建章立制上花力气。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寺庙佛事活动、僧侣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构建体系完备、科学可行的管场所、管僧侣、管活动、管财务制度体系。落实管理责任,签订僧人扎康管理、僧人家长管理、经师对僧人管理等责任书,压紧压实寺庙管理责任,推动以制度管人管事。推动藏传佛教与法治建设相融合,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实行活佛讲经、讲法两手抓、双见效。

      在安全稳定上下功夫。强化场所管理,办理土地使用确权证,登记造册寺庙财产,完成安防、输电线路改造等工程,消除寺庙场所安全隐患。严格僧侣管理,实行僧侣持证管理,严格僧侣请销假制度,建立落实县、乡、村、寺庙、家庭“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强活动管理,规范佛事活动报批程序,制定实施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做好常规性佛事活动全程监管。

      在管理创新上做文章。落实分类管理制度,按照“爱国爱教、中间状态、问题突出”类别管理要求,着力寺庙管理创新,建立落实“一寺一册、一人一户”户籍管理模式。严守宗教场所底线,采取硬化道路、修建围墙、打桩定界等方式划定四至界限。宗教民生协同推进,落实惠民政策,结合“四小”工程,投入45万元落实扩建通寺桥,建立僧侣健康档案87个,参加新农合87人,纳入农村低保35人、城镇低保1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在宣传教育方面求突破。宣传法治,推进“法律进寺庙”工作,开展“学法用法年·教风建设年”活动,依托藏汉双语宣讲团、高僧大德宣讲团等宣讲寺庙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讲授政策,邀请专家学者讲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惠寺惠僧政策,创建以来集中授课8场次,发放自制宣传资料400余份,基本实现僧侣全覆盖。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依法兴旅

      乐山市旅游体育执法支队

      乐山市旅游体育执法支队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打击旅游违法行为,化解涉旅矛盾纠纷,探索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依法治旅兴旅。

      抓住“牛鼻子”。实行行政约见制度,针对景点景区有违法苗头无违法事实、不合理经营等情况,主动约见行政相对人,告知违法后果、查找问题根源、指导改进措施。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针对旅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物价、环保等17个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办公、办案、监管,实行旅游市场全方位常态监控。实行区域化合作执法,发起建立大峨眉区暨成绵乐高铁旅游联盟,构建执法联动、投诉互动、信息互通三大机制,推动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监管”格局。

      打好“组合拳”。狠抓执法标准建设,推动制定旅行社场地面积和安全管理等标准,填补了国内地方性标准空白。狠抓法治落地实施,深入一线景区巡回执法,整治虚假广告、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确保旅游市场合法规范。狠抓长效机制建设,建立旅游网格化管理制度,向游客公示特色菜品食材、重量和价格,形成诚信守法经营长效机制。

      筑牢“压舱石”。规范矛盾纠纷化解,推行旅行社证照上墙、诚信承诺等六大制度,推行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衔接,今年游客投诉同比下降16.6%。强化网络舆情监控,加强网上巡查,定期收集处置负面舆情,切实防止舆情发酵。依法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回应诉求,并依法妥善处理。

      建好“防火墙”。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律进景点景区,对全市500家旅游企业进行法治培训,强化旅游者和经营者法治意识。依法惩治违法行为,示范创建以来,查处旅游企业和导游50余人,责令整改30人,分值管理扣分27人,执行行政处罚20余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大力培训旅游执法队伍,统一服装标识,强化执法监督,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