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十三届)四川电视节将于11月6日在成都开幕
看国际影响力 “金熊猫”已成纪录片代名词
“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在业界举足轻重,也是历届四川电视节的重头戏。BBC的《蓝色星球—广阔的海洋》、中央电视台的《圆明园》等亮相获奖,至今仍被津津乐道,也让“金熊猫”奖立足国际前沿。
每届四川电视节,国际纪录片评选办公室都会收到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参赛影视作品。多年前,外国评委曾为“金熊猫”奖点赞,其理由便是这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评选。记者翻看记录发现,从1991年开始,“金熊猫”奖大胆改革,将“最佳纪录片奖”一个奖,细分为纪录片人文科学和自然环境类进行分类评选。评委会在两个大类下增设最长纪录片奖、最短纪录片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效奖和评委特别奖七个奖项,从不同角度挖掘和展示纪录片的特点和魅力,反映中外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20多年来,“金熊猫”奖走过的足迹也成为国际纪录片的成长足迹。其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自然文化遗产和边缘文化问题,充分体现了四川电视节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引领了世界纪录片的发展和潮流。“金熊猫”奖不断拓展、延伸,进一步做强国际影响力。2011年起,四川电视节陆续开设动画、新媒体、大学生新作等众多板块,为纪录片在中国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新平台,也为发掘储备纪录片人才搭建蓄水池。
看品牌 打造全球影视公司入川“扫货”
四川电视节还是一本“实用”宝典,因为它是目前中国最主要的电视、电影、纪录片、娱乐节目、资讯节目、电视栏目的节目交易、信息交流、跨区域跨媒体洽谈合作的资源共享市场,中国影视节目进出口的主渠道之一。组委会统计显示,节目交易量逐年提升,吸睛又吸金。
第一届四川电视节节目交易中,国内共卖出电视片213部集,成交额40多万美元。一批展现我国民族民间风光风情的电视片,在交易会上成为国外电视台、制片商的抢手货。第六届四川电视节具有标志意义,美国哥伦比亚、迪斯尼等全球前8强的影视公司纷纷入川“扫货”,开创了八大巨头相聚中国电视节的先河。
如此热度从第十届四川电视节开始愈来愈热,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开始采用“展场+酒店商务洽谈间+活动区”的展览模式,各种国际主题展示日也陆续启动,赢得中外来宾的广泛好评。第十届四川电视节各项交易活动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额14.9亿元,第十一届四川电视节达22亿元。
节目交易经历20多年的发展,成为电视节的重要品牌,更多国际电视制作公司将此作为中国市场的敲门砖。在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上,英国电影和电视制作公司联盟带着16家顶尖英国电视制作公司的上千个电视节目来四川找买家。联盟CEO约翰�马克文说:“来四川,一方面出售节目成品或样本,一方面期望与中国制作方、电视台建立联系,合作研发制作新节目。我们有创意,中国有市场,我们都需要双赢。”当年,交易活动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额28.03亿元。
看服务百姓 当好观众的“遥控板”
四川电视节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自己的事”,因为将来的遥控板要看什么节目,都可以从电视节上一窥端倪。因此,四川电视节也成了老百姓的节日。
今年的电视节将有众多明星来助兴,《再见,老婆大人》《追婚记》《新婚公寓》《怒江英雄》等多部电视剧的主演霍思燕、杜江、李晟、蒋劲夫、孙艺洲等演员都将在现场与大家见面。对片方来说,亮相四川电视节一直是电视剧宣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站,在武侠剧流行的年代,观众们从张纪中带领的剧组看到了即将播出的《射雕英雄传》;名著剧流行时,四川电视节又告诉大家新版《红楼梦》、新版《水浒传》、新版《三国演义》要开播了……电视节成了百姓遥控板的向导。
不仅如此,设备展览会则让观众跟着潮流走,把看电视方式的改变与大家的生活联系起来。
自四川电视节创办以来,设备展览会就是主体活动之一。这里不仅是设备商电视台关注的焦点,也是老百姓最爱逛的会场。对于老百姓而言,科技更新带来了观影习惯的变化:从看电视到看电脑,从看电脑到看手机;从放什么看什么,到看什么点什么。即将开幕的第十三届四川电视节,互动电视和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让老百姓可以在各种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人人成为电视人的时代即将到来。(记者 常雄飞)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