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纪念建筑要让人们超越灾难,看到光明的未来--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何镜堂

  • 2011年05月1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核心观点

      ◇对于纪念性质的建筑来说,仅仅有重现还不够,或者说,仅仅有对灾难的纪念还不够,相反,纪念建筑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对灾难的反思,进而让人们超越灾难,看到光明的未来。

      ◇在每个主题展厅之间,都有庭的过渡,这样,参观者的情绪不至于因为波动太厉害而难受。

      ◇建筑属于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土壤中的一棵庄稼,不能脱离它所在的土壤。

      ◇安全的建筑也不一定昂贵,只要选用适合的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同样可以有不错的抗震性能。

      ◇根据我的观察,此次灾后重建的建筑,绝大部分是遵循了适用、经济、美观三原则的。

      采访手记

      谦逊从容的大师风范

      4月24日早晨,我正走在上班路上,电话突然响起,打开接听,是一口混合着浓郁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请问是梁记者吗?我是何镜堂。我4月29日下午到成都,到时候见个面吧。”惊喜突然而至,刹那间阳光灿烂。

      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开始试图联系他,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更是想尽一切办法,然而,始终未能如愿。我甚至产生了一个印象:那可能是个很难接近的老头儿。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又经过了5天漫长等待,4月29日下午4点,记者终于在城西一家酒店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先生。这次来成都,他是应一家设计院的邀请来讲学的。

      房门打开,先生已经站在一旁,迎候记者的到来,眼镜背后,是柔和明亮的光芒。一落座,他又急急忙忙去为记者烧水沏茶,举手投足之间,处处是和蔼亲切的长者形象。

      交谈中,先生始终语调轻柔,逻辑清晰地娓娓道来,遇到生僻术语,总是不忘停下来,重新做形象化的阐释,或是回到卧室,取出笔记本电脑,对照图纸,细细讲解,直到记者明白为止。

      也正因为此,原本约定1个小时的采访,最后超过了半小时,而先生并无半点不耐烦。临别之际,还一直将记者送到门口,并挥手致意。

      大师风范--在短短的接触当中,老先生的言谈举止之间,处处流露出一名建筑设计大师的风度:谦逊、睿智、从容。而这,与我当初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人物名片

      何镜堂


      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著名建筑的设计者。汶川特大地震后,参与了包括映秀震中纪念地、汶川县凤仪小学等建筑的规划设计。

      1、关于纪念建筑: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记者: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各地都先后修建了部分纪念性质的建筑物,其中就包括您主持设计的映秀震中纪念地。在这之前,您也曾设计过一些同类性质的建筑,比如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等。请问对于纪念性质的建筑物,尤其是这样对于灾难的纪念,在设计上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该如何处理生者与死者,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关系?

      何镜堂:不只是在四川,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纪念性质的建筑物,对于灾难的纪念只是其中一种。而灾难又分人为灾难和自然灾难两大类,像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算是对人为灾难的一种纪念,而映秀震中纪念地是针对自然灾难的。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纪念性建筑,一种基本的功能就是要重现灾难发生时的场景,以此来让参观者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最终达到记住灾难的目的。

      我想说的是,对于纪念性质的建筑来说,仅仅有重现还不够,或者说,仅仅有对灾难的纪念还不够,相反,纪念建筑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对灾难的反思,进而让人们超越灾难,看到光明的未来。

      记者: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映秀震中纪念地是如何体现这一设计理念的?

      何镜堂:首先,从纪念馆的构成来说,我们就不能仅仅只有重现灾难的部分,还应该布置一些场景和空间,让人们深入地反思,并最终带领人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拿映秀震中纪念地来说,我们就设计了三厅四院,三个厅分别以地震灾害、灾后重建、“5·12”启示为主题,其中地震灾害厅主要功能在于重现地震当时发生的情景,比如残垣断壁、乱石横飞等;灾后重建厅着重表现军民一心,共同重建家园;“5·12”启示厅表现对灾难的反思,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以“序”、“地殇”、“崛起”、“希望”为主题的四个庭院,来作为上述三个主题展厅空间的重要起始、过渡和收结,营造相应的空间氛围和场所精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使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随着空间下沉、上升、开、合、收、放的节奏,情绪由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希望。

      整个纪念馆以大地的形态嵌入环境,与大地形成统一、契合的关系,纪念馆在大地形体的建筑之中通过院落空间的植入,使建筑与大地之间形成一种内在张力。

      这样,当后来的参观者从“序庭”进入,沿着“地震灾害厅”-“地殇庭”-“灾后重建厅”-“崛起庭”-“5·12”启示厅-“希望庭”的顺序参观时,他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地震灾害带给人们的苦难,也能够感受到团结一心参与抗震救灾的力量,还能通过反思,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最终,通过希望厅,看到美丽的自然和光明的未来。在每个主题展厅之间,都有庭的过渡,这样,参观者的情绪不至于因为波动太厉害而难受。

      记者:您的话让我想到另一位参与映秀重建的设计师,他就是法国戴高乐机场、中国国家大剧院等著名建筑的设计者,法国人保罗·安德鲁。他的理念是,对于未来若干代的映秀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安静而幸福地生活,而不是充当守墓人的角色,永远沉浸在灾难的阴影中。为此他建议,对于其设计的抗震减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周围的废墟,应该每年甚至每隔几年,都用泥土覆盖一部分,并最终完全覆盖,这个过程就像是被犁铧翻开的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芳草和绿树最终将掩盖掉这些土地的伤口。您是否赞成这种观点?

      何镜堂: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纪念建筑并不是仅仅让人们记住,更重要的是,要给予人们力量,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要让他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2、关于灾后重建:设计队伍云集四川

      记者:我们知道,大地震后,您曾多次来四川,不仅亲自参与了汶川县一些建筑的规划设计,还应邀参观考察了其他一些灾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灾区的规划设计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何镜堂:确实,大地震后,我先后去了很多灾区,包括北川、都江堰、汶川等地,前前后后来了很多次。总体的感觉是,这次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工作,是非常不错的。

      因为灾后重建,全中国最优秀的规划设计团队云集四川,同台竞技,这对于中国规划设计界来说,是史无前例的。

      拿映秀来看,一个弹丸之地,先后来了好几位世界级的设计大师,安德鲁、贝聿铭、吴良镛等等,这或许在全世界是极为罕见的。

      其他地方也一样,包括北川、都江堰、彭州等地,都来了很多著名的规划设计团队,其中很多是我熟悉的。优秀的规划设计队伍,开放合作的机制,最终保证了规划设计的高质量。

      3、关于对口援建中的文化融合:必须要保留本土特色

      记者:在对口援建过程中,各种外来文化和四川本土文化有了一次大规模的交流和对话,而这种交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建筑上,比如我们就在一些地方看到了来自江苏、上海等地的建筑风格。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建筑文化的融合?

      何镜堂: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交融,当然是一件好事,这有利于建筑业本身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我必须强调,任何融合都必须以尊重当地特有的自然、历史和文化为前提。建筑属于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土壤中的一棵庄稼,绝对不能脱离它所在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就这次重建而言,因为绝大部分灾区在山区,这里拥有高山、河道、丛林,所以我主张这里的建筑要跟大地结合,跟这个地区的气候环境结合,不要简单把南方的建筑或者是北方的建筑搬到这里来。同时还要体现当地独特的文化,把当地的文化、好的传统和好的精神融入到新的建筑里面去。当然,考虑到时代性,本土文化的表现要和现代的材料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不能简简单单地把原来的版本搬过来。如果我们过多地采用外地的建筑风格,而忽视本土的历史文化背景,或是仅仅考虑到了传统,而忽略了现代感,这样的建筑都肯定是失败的。

      4、关于建筑成本与抗震性能:适用、经济、美观三原则

      记者:在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既要保证建筑质量,以抵御可能再次发生的地震,同时,还得兼顾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美观,如何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何镜堂:适用、经济、美观,这三大原则是建筑规划设计中必须同时兼顾的。其中,适用就包含了对抗震性能的考虑。

      需要强调的是,这三者之间并没有前后之分,而必须统筹兼顾,任何只重视某一方面的建筑设计注定是不合格的。在平时,我们也注意到,有些设计师,为了突出美观,就不惜花费重金,搞一些豪华建筑出来,结果适得其反。美观不一定要豪华,豪华的建筑也不一定美观。同理,安全的建筑也不一定昂贵,只要选用适合的材料,选用先进的工艺,同样可以有不错的抗震性能。

      值得庆幸的是,根据我的观察,此次灾后重建,并没有出现上述的豪华建筑,绝大部分是遵循了适用、经济、美观三原则的。

      5、关于四川情缘:成都火车北站改造工程与我有关

      记者:能否谈谈您对四川的印象?

      何镜堂:四川是个非常独特的地方。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就来过四川。50年来,我已经记不得先后来这里多少次了,四川几乎很多有名的地方我都去过,九寨沟、峨眉山等等,而且都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和国内任何一个地方相比,这里都是与众不同的。

      记者:我们期待在四川能看到您主持设计的更多作品,能否透露一下最近有没有接到这方面的设计邀请?

      何镜堂:成都火车北站的改造工程就是我主持设计的。新的火车北站设计将以“蜀风竹韵·蓉城花开”为主题,主打城市楼门概念,车站内旅客只要抬头看屋顶,就能看到芙蓉花、毛竹等蜀风元素。 (记者 梁现瑞)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纪念建筑要让人们超越灾难,看到光明的未来--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何镜堂

  • 2011年05月1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核心观点

      ◇对于纪念性质的建筑来说,仅仅有重现还不够,或者说,仅仅有对灾难的纪念还不够,相反,纪念建筑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对灾难的反思,进而让人们超越灾难,看到光明的未来。

      ◇在每个主题展厅之间,都有庭的过渡,这样,参观者的情绪不至于因为波动太厉害而难受。

      ◇建筑属于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土壤中的一棵庄稼,不能脱离它所在的土壤。

      ◇安全的建筑也不一定昂贵,只要选用适合的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同样可以有不错的抗震性能。

      ◇根据我的观察,此次灾后重建的建筑,绝大部分是遵循了适用、经济、美观三原则的。

      采访手记

      谦逊从容的大师风范

      4月24日早晨,我正走在上班路上,电话突然响起,打开接听,是一口混合着浓郁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请问是梁记者吗?我是何镜堂。我4月29日下午到成都,到时候见个面吧。”惊喜突然而至,刹那间阳光灿烂。

      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开始试图联系他,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更是想尽一切办法,然而,始终未能如愿。我甚至产生了一个印象:那可能是个很难接近的老头儿。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又经过了5天漫长等待,4月29日下午4点,记者终于在城西一家酒店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先生。这次来成都,他是应一家设计院的邀请来讲学的。

      房门打开,先生已经站在一旁,迎候记者的到来,眼镜背后,是柔和明亮的光芒。一落座,他又急急忙忙去为记者烧水沏茶,举手投足之间,处处是和蔼亲切的长者形象。

      交谈中,先生始终语调轻柔,逻辑清晰地娓娓道来,遇到生僻术语,总是不忘停下来,重新做形象化的阐释,或是回到卧室,取出笔记本电脑,对照图纸,细细讲解,直到记者明白为止。

      也正因为此,原本约定1个小时的采访,最后超过了半小时,而先生并无半点不耐烦。临别之际,还一直将记者送到门口,并挥手致意。

      大师风范--在短短的接触当中,老先生的言谈举止之间,处处流露出一名建筑设计大师的风度:谦逊、睿智、从容。而这,与我当初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人物名片

      何镜堂


      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著名建筑的设计者。汶川特大地震后,参与了包括映秀震中纪念地、汶川县凤仪小学等建筑的规划设计。

      1、关于纪念建筑: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记者: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各地都先后修建了部分纪念性质的建筑物,其中就包括您主持设计的映秀震中纪念地。在这之前,您也曾设计过一些同类性质的建筑,比如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等。请问对于纪念性质的建筑物,尤其是这样对于灾难的纪念,在设计上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该如何处理生者与死者,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关系?

      何镜堂:不只是在四川,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纪念性质的建筑物,对于灾难的纪念只是其中一种。而灾难又分人为灾难和自然灾难两大类,像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算是对人为灾难的一种纪念,而映秀震中纪念地是针对自然灾难的。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纪念性建筑,一种基本的功能就是要重现灾难发生时的场景,以此来让参观者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最终达到记住灾难的目的。

      我想说的是,对于纪念性质的建筑来说,仅仅有重现还不够,或者说,仅仅有对灾难的纪念还不够,相反,纪念建筑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对灾难的反思,进而让人们超越灾难,看到光明的未来。

      记者: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映秀震中纪念地是如何体现这一设计理念的?

      何镜堂:首先,从纪念馆的构成来说,我们就不能仅仅只有重现灾难的部分,还应该布置一些场景和空间,让人们深入地反思,并最终带领人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拿映秀震中纪念地来说,我们就设计了三厅四院,三个厅分别以地震灾害、灾后重建、“5·12”启示为主题,其中地震灾害厅主要功能在于重现地震当时发生的情景,比如残垣断壁、乱石横飞等;灾后重建厅着重表现军民一心,共同重建家园;“5·12”启示厅表现对灾难的反思,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以“序”、“地殇”、“崛起”、“希望”为主题的四个庭院,来作为上述三个主题展厅空间的重要起始、过渡和收结,营造相应的空间氛围和场所精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使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随着空间下沉、上升、开、合、收、放的节奏,情绪由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希望。

      整个纪念馆以大地的形态嵌入环境,与大地形成统一、契合的关系,纪念馆在大地形体的建筑之中通过院落空间的植入,使建筑与大地之间形成一种内在张力。

      这样,当后来的参观者从“序庭”进入,沿着“地震灾害厅”-“地殇庭”-“灾后重建厅”-“崛起庭”-“5·12”启示厅-“希望庭”的顺序参观时,他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地震灾害带给人们的苦难,也能够感受到团结一心参与抗震救灾的力量,还能通过反思,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最终,通过希望厅,看到美丽的自然和光明的未来。在每个主题展厅之间,都有庭的过渡,这样,参观者的情绪不至于因为波动太厉害而难受。

      记者:您的话让我想到另一位参与映秀重建的设计师,他就是法国戴高乐机场、中国国家大剧院等著名建筑的设计者,法国人保罗·安德鲁。他的理念是,对于未来若干代的映秀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安静而幸福地生活,而不是充当守墓人的角色,永远沉浸在灾难的阴影中。为此他建议,对于其设计的抗震减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周围的废墟,应该每年甚至每隔几年,都用泥土覆盖一部分,并最终完全覆盖,这个过程就像是被犁铧翻开的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芳草和绿树最终将掩盖掉这些土地的伤口。您是否赞成这种观点?

      何镜堂: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纪念建筑并不是仅仅让人们记住,更重要的是,要给予人们力量,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要让他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2、关于灾后重建:设计队伍云集四川

      记者:我们知道,大地震后,您曾多次来四川,不仅亲自参与了汶川县一些建筑的规划设计,还应邀参观考察了其他一些灾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灾区的规划设计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何镜堂:确实,大地震后,我先后去了很多灾区,包括北川、都江堰、汶川等地,前前后后来了很多次。总体的感觉是,这次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工作,是非常不错的。

      因为灾后重建,全中国最优秀的规划设计团队云集四川,同台竞技,这对于中国规划设计界来说,是史无前例的。

      拿映秀来看,一个弹丸之地,先后来了好几位世界级的设计大师,安德鲁、贝聿铭、吴良镛等等,这或许在全世界是极为罕见的。

      其他地方也一样,包括北川、都江堰、彭州等地,都来了很多著名的规划设计团队,其中很多是我熟悉的。优秀的规划设计队伍,开放合作的机制,最终保证了规划设计的高质量。

      3、关于对口援建中的文化融合:必须要保留本土特色

      记者:在对口援建过程中,各种外来文化和四川本土文化有了一次大规模的交流和对话,而这种交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建筑上,比如我们就在一些地方看到了来自江苏、上海等地的建筑风格。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建筑文化的融合?

      何镜堂: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交融,当然是一件好事,这有利于建筑业本身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我必须强调,任何融合都必须以尊重当地特有的自然、历史和文化为前提。建筑属于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土壤中的一棵庄稼,绝对不能脱离它所在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就这次重建而言,因为绝大部分灾区在山区,这里拥有高山、河道、丛林,所以我主张这里的建筑要跟大地结合,跟这个地区的气候环境结合,不要简单把南方的建筑或者是北方的建筑搬到这里来。同时还要体现当地独特的文化,把当地的文化、好的传统和好的精神融入到新的建筑里面去。当然,考虑到时代性,本土文化的表现要和现代的材料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不能简简单单地把原来的版本搬过来。如果我们过多地采用外地的建筑风格,而忽视本土的历史文化背景,或是仅仅考虑到了传统,而忽略了现代感,这样的建筑都肯定是失败的。

      4、关于建筑成本与抗震性能:适用、经济、美观三原则

      记者:在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既要保证建筑质量,以抵御可能再次发生的地震,同时,还得兼顾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美观,如何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何镜堂:适用、经济、美观,这三大原则是建筑规划设计中必须同时兼顾的。其中,适用就包含了对抗震性能的考虑。

      需要强调的是,这三者之间并没有前后之分,而必须统筹兼顾,任何只重视某一方面的建筑设计注定是不合格的。在平时,我们也注意到,有些设计师,为了突出美观,就不惜花费重金,搞一些豪华建筑出来,结果适得其反。美观不一定要豪华,豪华的建筑也不一定美观。同理,安全的建筑也不一定昂贵,只要选用适合的材料,选用先进的工艺,同样可以有不错的抗震性能。

      值得庆幸的是,根据我的观察,此次灾后重建,并没有出现上述的豪华建筑,绝大部分是遵循了适用、经济、美观三原则的。

      5、关于四川情缘:成都火车北站改造工程与我有关

      记者:能否谈谈您对四川的印象?

      何镜堂:四川是个非常独特的地方。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就来过四川。50年来,我已经记不得先后来这里多少次了,四川几乎很多有名的地方我都去过,九寨沟、峨眉山等等,而且都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和国内任何一个地方相比,这里都是与众不同的。

      记者:我们期待在四川能看到您主持设计的更多作品,能否透露一下最近有没有接到这方面的设计邀请?

      何镜堂:成都火车北站的改造工程就是我主持设计的。新的火车北站设计将以“蜀风竹韵·蓉城花开”为主题,主打城市楼门概念,车站内旅客只要抬头看屋顶,就能看到芙蓉花、毛竹等蜀风元素。 (记者 梁现瑞)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