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环保工作五年盘点
一是环境保护纳入了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专题听取环保工作汇报,视察和调研环保工作;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环保重点工作及贯彻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推进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
二是环保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省环保局升格为环保厅,班子得到强化,内设处室得到调整充实,绝大多数县(市、区)环保局成为行政局,全省环保系统人员编制大幅增加,环保职能职责进一步优化和强化。
三是依法行政不断强化。修订了《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出台了《四川省机动车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将《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四川省放射性污染管理办法》纳入了立法计划;清理规范了环保行政权力,纳入了全省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建立完善了环保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集体审议制度,强化了环保行政执法培训和资格管理;规范了行政处罚程序,修订出台了《四川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常态化。
四是总量减排任务圆满完成。“十一五”期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59.57万吨,化学需氧量累计削减31.72万吨,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8.8%和108.4%。
五是重点污染企业得到有效整治。共挂牌整治工业污染企业2653家、畜禽养殖污染企业360家;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625家,对244家上市企业开展了环保核查和后督查;严格行政许可,核发排污许可证10919个、辐射安全许可证3115个。
六是饮用水源保护得到强化。依法划定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246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3472个,强化了饮用水源地水质日常监测,32条重点小流域和湖库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七是环保创建取得积极成效。建成了国家级生态县4个、省级生态县2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98个、省级生态乡镇269个,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走在西部前列;积极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建成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2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19个。
八是环评优化发展作用凸显。全省共审批各类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等规划环评230个、建设项目环评37035个,项目总投资23632亿元。积极争取环保部支持,成渝客专、西成客专、成贵铁路、南充军民合用机场、南充PTA、武引二期、毗河一期、升钟水库二期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顺利上马,为全省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环保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九是环境执法监察不断加强。五年来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352件,处罚企业6973家;加大排污费征收和追缴力度,共征收排污费30余亿元;强化环境应急管理,成功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58起。
十是环境经济政策得到有效推行。认真落实地方政府对水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责任,在岷江、沱江流域试行了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强化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参保企业达到200家;探索建立了绿色信贷制度,将企业环境行为纳入了信贷融资的重要考查内容;在成都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