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助手 个人中心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绵阳市2012年主要商品(服务)价格运行情况及2013年价格趋势预测

  • 2013年01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价格网
  • 【字体:
分享到:
  2012年市发改委认真贯彻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宏观调控力度,在输入型通胀影响减弱、稳健调控政策持续给力以及我市粮食丰收等众多利好因素作用下,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翘尾”因素在不断下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稳定回落的态势,10月份全市CPI同比创年内新低。2012年1-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比上涨2.8%,比全省、全国分别高0.3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物价总水平处于可控范围内。目前宏观经济呈筑底回升态势,预计今年全市CPI有可能小幅温和上行。

  一、主要商品(服务)价格运行情况

  (一)基础农产品价格

  1.原粮价格温和上涨

  近几年,农业用工成本、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大,使种粮成本增加,为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国家连续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12月份全市小麦(三等)1.15元/500克、稻谷(中籼稻、三等)1.38元/500克、玉米(二等)1.08元/500克,收购均价较1月份分别上涨5.50%、3.76%、1.89%,同比分别上涨6.48%、6.98%、2.86%。小麦、稻谷收购均价比国家最低保护价格均高0.13元。

  2.经济作物收购价格有涨有跌

  油菜籽(中等)受种植成本增加的影响,全年收购均价2.57元/500克,同比上涨7.53%。

  去年春蚕茧(混等)受国际市场生丝价格下跌对国内生丝价格的传导影响,收购均价比2011年同期下跌15.66%,10月份国际生丝价格回升,国内生丝价格上涨,带动了我市秋蚕茧收购价格上扬,并创年内新高。全年蚕茧收购均价32.10元/kg,同比小幅下跌3.05%,比全市中准收购指导价微高0.31%。

  3.仔猪价格震荡下行

  去年1月份仔猪收购价格延续了2011年底下跌的走势,2月份、9月份受补栏需求增加影响,价格小幅反弹,但全年总的走势是大幅回落。12月份仔猪收购均价8.91元/500克,较1月份下跌21.59%,同比下跌22.52%。

  (二)生活必需品价格

  1.成品粮、食用油价格稳步上涨

  受国家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引导,去年我市成品粮价格在上行通道中运行。12月份中籼米(本地、标一米)2.20元/500克、粳米(东北珍珠米)2.70元/500克、面粉(本地、标一粉)1.80元/500克、面粉(外地、特一粉)2.10元/500克,较1月份分别上涨3.29%、3.85%、9.09%、5.00%。

  受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去年金龙鱼和福临门两大食用油生产厂家相继上调部分食用油价格。12月份我市菜籽油(桶装、金龙鱼一级)67.90元/5L、食用调和油(桶装、金龙鱼二代)72.50元/5L,较1月份分别上涨9.52%、6.62%。

  2.副食品价格涨跌互现

  生猪、猪肉、牛肉价格走势:

  全市生猪收购价格承接上年的跌势,上半年连续下跌了6个月,4月初猪粮比价低于盈亏平衡点。进入7月份,因我市启动了生猪储备计划,生猪价格止跌,8月反弹,9月延续上涨态势,10至11月回稳,11月底受传统消费需求旺季影响,价格再次上涨,猪粮比价回到盈亏平衡点之上。12月份生猪收购均价8.06元/500克,较6月份上涨21.57%,同比下降9.64%。

  猪肉零售价格走势与生猪价格走势基本同步,12月份鲜猪肉(一级)零售均价13.00元/500克,较6月份下跌15.56%,同比下跌7.14%。

  受肉牛产量不足、饲养成本走高等因素影响,12月份鲜牛肉(牛腩)零售均价26.00元/500克,较1月份上涨15.56%;同比上涨30.00%。

  禽蛋价格走势:

  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我市鸡蛋价格波动较大,总的趋势是震荡上行。2月份快速下跌,3-5月底部徘徊,养殖户出现亏损,减少了蛋鸡的饲养量,6月“端午节”来临,鸡蛋需求量大增,鸡蛋供需失衡,导致短时间内价格大幅上涨。7月份价格小幅回落,8月受中秋制作月饼和学校开学需求增加影响,鸡蛋价格再次上涨。12月份鸡蛋零售均价6.00元/500克,较1月份上涨14.29%,同比上涨9.09%。

  全年鸡肉、鸭肉价格基本稳定。

  淡水鱼价格走势:

  去年一季度天旱,对淡水养殖业有一定冲击,加之鱼苗、饲料、人工、运输成本的上升,导致淡水鱼价格整体上扬。12月份草鱼8.00元/500克、花鲢10.00元/500克,同比分别上涨14.29%、11.11%。

  蔬菜价格走势:

  蔬菜价格波动较频繁,去年气温反常,本地季节性蔬菜上市期推迟1月,使我市蔬菜价格4月底才开始回落,6月份降幅较大,创年内新低,7月份连降暴雨,蔬菜生产和供应受到影响,价格上扬,8月份继续高位运行,9至11月中旬秋菜上市,价格回落,11月底天气转寒,价格再次上涨。12月份30个蔬菜品种批发均价1.79元/500克,较1月份下降29.25%;蔬菜零售均价与1月份相比呈17降9升4平的态势,零售均价为3.71元/500克,较1月份下跌12.09%,同比基本持平。

  3.日用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多跌少

  衣着类:监测的5个品种价格全面上涨,年底比年初零售均价上涨31.00%,其中高端品牌、时令服饰涨幅较大。

  日化类:日化产品价格以涨为主。一季度价格运行平稳;二季度受宝洁旗下品牌全线提价影响,监测的6个品种价格5涨1跌,年底比年初零售均价上涨5.61%。

  家用电器类:监测的14个品种价格8涨6跌,12月份较1月份零售均价略降1.38%。受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提升的影响,电视、手机、数码相机、电脑等商品更新换代较快,高端、主流性能的产品价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低端产品价格降幅较大。国家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后,部分高能耗比电器产品价格小幅下降。空调价格在夏季受需求增加的影响,价格上涨;冰箱、洗衣机类的主流商品价格变动幅度较小。

  烟酒类:监测的9个品种价格3涨6平,12月份较1月份零售均价微涨0.60%。全年低、中、高档香烟价格运行平稳。年初,茅台等高档白酒受“双节”影响,需求上升,价格小幅上涨,后因国务院出台“公款禁购令”,4月开始茅台酒价格一路下滑,8月止跌,9月-12月持平。

  4.房地产价格稳中有降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全年商品房销售量与2011年相比下降较大,价格稳中有小幅下跌。出租住房的租金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三)居民服务价格

  居民服务价格总的走势是稳中有升。政府定价服务价格中除电讯类服务价格低于政府定价外,其他如:公共汽车票价、医疗收费、学校学费、客运票价、物业收费、景区门票和居民用水、电、气价格等服务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标准,其中居民用水1.95元/吨、用电(合表)0.5464元/千瓦时、幼儿园学费(公立)1800元/期、客运票价分别上调11.43%、4.59%、12.50%、2.78%。市场调节的液化石油气(居民用)、公路货运价格受成品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价格有所变化。12月份居民用液化石油气7.64元/公斤、公路货运(绵阳至山东、整车)0.55元/吨.公里,价格较1月份分别上涨7.76%、17.02%。私立幼儿园学费1680元/期,上调23.53%。

  (四)能源和工业生产资料

  1.煤炭价格下跌

  去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诱发煤炭需求减小,在煤炭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大量进口煤炭涌入,导致国内煤炭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煤炭价格高位下行。12月份我市发电用煤购进价格650元/吨(发热量4600大卡),较1月份下跌6.88%,同比下跌8.45%。

  2.成品油价格先扬后抑

  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波动较大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去年8次调整成品油价格,4次上调4次下调,总趋势小幅上涨。以中航油0#柴油、93#汽油为例,12月份零售价格分别为7.36元/升、7.43元/升,同比分别小幅上涨2.79%、1.92%。

  3.工业用电、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气销售价格稳中有升

  12月普通工业用电(35千伏及以上)枯水期平段价格0.95472元/千瓦时,同比持平;工业用水(含污水处理费、水价附加等)价格3.35元/吨,同比上涨11.67%;非居民生活用气价格2.80元/立方米,同比持平。

  4.建材价格总体降幅较大

  钢材市场价格走势:

  前三季度受产能过剩、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出台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降幅较大,其中仅4月份出现过短暂的反弹,9月份钢材市场均价降至两年来的最低点。进入9月中旬,钢材价格开始止跌回升。12月份我市40个品规钢材市场均价6187元/吨,较1月份下跌9.47%,其中:39个品规钢材价格下跌幅度在0.24%至18.57%之间,1个品规钢材价格微涨0.67%。

  水泥:受产能过剩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水泥市场销售不旺,价格明显下降。12月份32.5强度(带R)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价格303元/吨,同比下降12.17%。

  玻璃和胶合板:市场价格波动不大。12月份国产浮法平板玻璃(5mm)市场价格35元/平方米,与1月份持平,胶合板(3mm)市场价格43元/张,较1月份温和上涨2.38%。

  (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1.化肥价格有升有降

  化肥价格走势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1-5月化肥价格逐月上涨,3月份春耕用量增大,涨幅较大,5月达到峰顶后逐月下行。分品种看,12月份尿素2.34元/公斤、碳酸氢铵0.77元/公斤、氯化钾(进口)3.85元/公斤,零售均价同比分别下跌4.10%、1.28%、1.79%;普通过磷酸钙零售均价0.68元/公斤,同比持平;复合肥(含量45%,国产)3.63元/公斤、复合肥(含量25%,国产)1.83元/公斤,零售均价同比分别上涨4.01%、7.02%。

  2.农药价格小幅波动

  12月份多菌灵(40-50%超微可湿性粉剂)、草甘膦(41%水剂)、敌敌畏(77.5%乳剂)零售均价41.80元/公斤、38.90元/公斤、28.90元/公斤,较1月份分别上涨1.48%、0.90%、6.13%;百草枯(20%水剂)零售均价15.20元/500ml,较1月份下跌7.02%。

  3.其他农资品种价格涨跌不一

  12月份地膜(高压聚乙烯,二级膜)零售均价14.52元/公斤,较1月份下跌3.46%,同比小幅下跌1.76%。

  饲料:12月份玉米(混等)、麦麸(二等)批发均价分别为2.48元/公斤、2.06元/公斤,较1月份分别上涨8.30%、11.35%。

  二、今年价格趋势预测

  今年有利于物价稳定的因素增多。一是近期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10项降低流通费用的政策措施,有利于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二是国家再次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市粮食库存充足,后期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为稳定价格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我市狠抓“菜篮子”工程,农民种、养植积极性较高,蔬菜生产稳中有增,生猪出栏稳定,主要副食品供应有所保障;四是今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充裕问题有所改善;五是去年CPI逐步回落,为今年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留有余地;六是政府“稳增长、控物价”的政策导向没有改变。改善民生、稳定价格、加强调控监管的各项政策措施将继续发挥能效。

  尽管去年我市物价涨幅明显回落,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但今年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十分复杂,受宏观经济环境、资源价格改革以及翘尾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生猪等农产品供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之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物价运行方面面临的中长期通胀压力仍然不容忽视。一是输入性通膨压力继续存在,世界主要经济体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仍在持续,将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性因素导致的成本上涨将推动国内生产性价格上升;二是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导致原油价格震荡的可能性不容忽视;三是极端天气和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使农产品价格整体上行;四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还将出现一定幅度的提高,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下游产品成本,进而带动相关类商品价格的上涨;五是用工成本上升具有棘轮效应,趋势难以逆转,物流费用较高仍是影响未来价格总水平上涨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稳定重要农产品价格

  粮油、蔬菜、猪肉等重要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也就成为物价平稳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完善强农惠农价格政策,促进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防灾抗灾能力,防止气候突变导致主要农产品减产,引起价格大幅上涨;要加强科技服务,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单产量,降低成本;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政府应出面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协调产、供、销之间的关系,在政策、资金、运输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做到兼顾生产与消费,兼顾当前与长远,减缓周期性波动,防止大起大落,保障市场供应,确保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二)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在进行价格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及社会可承受能力合理把握资源性价格调整力度和节奏;要精心设计,科学论证,减少连锁反应,尽量把价格调整的负面辐射降到最低,同时要妥善处理后续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控引导,周密部署,防止和制止趁机涨价、哄抬物价、扰乱民心等价格违法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

  加强对经济和价格形势的监测、分析、研判,尤其是要做好民生价格以及热点商品价格的监测力度,客观分析价格变动情况,严防个别产品短期引起的价格暴涨和剧烈波动,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要注意研究供求状况,结合量的变化来分析价格异动情况、原因及性质,做到科学监测。同时,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不合理涨价行为要加强监管,及时引导、规范和查处。

  (四)加大民生价格信息发布力度

  要结合民生价格服务工作,依托新闻媒体和政府价格网及时发布价格政策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敏感、热点价格信息,保护消费者价格知情权,引导生产者、经营者合理定价,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化解价格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继续完善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机制

  要从实际出发,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措施,规范操作,准确测算,适时启动,确保国家政策落到实处。

  (六)恢复价格调节基金

  建议协调绵阳市政府尽快研究恢复价格调节基金,以增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