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助手 个人中心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内江市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呈现八大亮点

  • 2013年01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
  • 【字体:
分享到:
  2012年,全市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三降一升”,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691起,同比上升26.09%;死亡64人,同比下降8.57%,占省控指标82人的78.05%,杜绝了重大及其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了生产事故死亡人数连续10年下降、连续12年没有超省控指标的历史新记录。

  一是安全责任体系建立新格局。严格落实了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各级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强化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了企业安全生产承诺、约谈、事故企业“黑名单”、事故现场分析会等制度,煤矿建立了“市包县”、“县包矿”、“领导包矿、责任到人”制度,实行分片到人、责任到人,形成了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带头抓、下深水的浓厚氛围。

  二是基层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投入近200万元的“创安”先期工作经费,启动创建省级安全社区16个,占省下达目标的160%;启动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8个,占省下达目标的400%。狠抓安全生产宣传,充分利用手机报、城区红绿灯LED、公交楼宇电视、网络微博等,宣传普及安全文化知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安全素质。成功举办了150多个市县部门、重点企业参加的安全生产月活启动仪式、安全生产咨询日暨安全文化游园活动,成功举办了安全生产演讲比赛,成功创建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3户,成功开展了安全文化“五进”活动。开展了全市防灾救灾大演练和道路运输应急演练,提高了全市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

  三是科技兴安迈出新步伐。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矿山”的总体取向和要求,结合内江实际,实施了煤矿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形象化、安全文化“3+2”工程,“五位一体”统筹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强化“科技兴安、科技兴矿”的治矿意识,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煤矿标准化、瓦斯综合治理、安全高效矿井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全市42对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占矿井总数的68.85%,受到国务院安办的肯定。在多个重点领域采用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淘汰落后设备设施,在危险化学品领域大力推广使用HNA防爆阻隔技术,在道路运输和航运码头实施了视频监控,加快了科技兴安步伐。

  四是“打非治违”呈现新态势。全力以赴打好“打非治违”的总体战、攻坚战、持久战“三大战役”,按照“四个一律”和“三铁一顶格”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采取错时检查、交叉检查、暗访突查、适时巡查、跟踪督查等方式,强化了联合执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单位100个,提请关闭生产经营单位27个,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10个,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1个,处罚146次,罚款277.9万元。

  五隐患排查取得新成效。坚持企业自主查、专家会诊查、执法督促查相结合,对安全隐患严格实行“企业自查自纠、政府挂牌督办、执法督促整改”的治理机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市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3310家,查出隐患6039项,已整改5972项,整改率98.9%,累计落实隐患治理资金1593.7万元。目前,6项市级挂牌项目和2项省级挂牌项目已全部完成。

  六是专项整治实现新拓展。狠抓了煤矿“一通三防”、“六大系统”、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等专项整治行动;道路交通违章、非法载客、酒后驾驶等专项整治行动;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和游乐设施安全风险排查等专项整治;公众聚焦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突出整治重点,强化整治力度,取得明显实效。

  七是监管监察施行新举措。实施重点监管,实行企业分类定量安全检查,在重点危险化学品监控上,确定了重点监管品种、重点危险工艺、重大危险源“两重点一重大”的重点监管方式,取得明显实效。加大社会监管力度,出台了《内江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试行)》,设定举报查实最高可奖励5万元。今年受理各类举报82件,兑现举报奖励金4.05万元。

  八是职健监管实现新突破。完善机构,落实监管人员,健全职业健康监管网络,加速推进职业危害申报检测,全市存在或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900多户企业中,有848家企业已进行或正在进行职业危害申报检测工作,对11户石英砂加工企业实施了停产停业整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受到各级领导好评。
责任编辑: 李莎莎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