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警方端掉16家售假窝点 25名嫌疑人被刑拘
———如果,全是真的!
总价值将不可估量
———但是,都是假的!
这些假冒品仿造逼真,部分仿真度几乎达到1:1,均来自我们熟悉的春熙路、盐市口等地。
经过4个多月缜密侦查,8月5日,锦江公安分局按照公安部批准的收网计划,成功查获春熙路、合江亭范围内的16家涉假窝点,挡获嫌疑人25名,查获假挎包、假钱包2000余个,假手表600余只,涉案金额3600余万元。目前,涉案的25名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已被刑拘。
突查小店发货单牵出“大买卖”
今年3月,锦江公安分局接到举报:交通路的一无名店铺销售伪造名牌。分局突击检查了这家店铺,发现店内存在销售仿冒的名牌箱包(包括LV、普拉达、香奈儿等),警方挡获该店老板李某、杨某,他们对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警方在店内发现一张来自广州的发货单,上面有15种“名牌”皮包的型号及价格,从400多元到800多元不等,共计9700余元。与发货单订在一起的,还有一张汇款单和一张广州箱包厂李某某的名片。随后,警方又陆续找到几份发货单,都是来自广州不同地方,并通过某货运公司运输。锦江警方随即展开大量调查取证。
赶赴广州掌握跨省犯罪网络
4月以来,锦江民警多次赶赴广州,核查发货单上地址及名片上的人员,最终在某皮具城内得以查实,并初步掌握了一条庞大的制贩售假冒国际名牌产品的犯罪网络:由上线广州发往成都销售,再由成都发往贵阳销售。回蓉后,民警对盘踞在春熙路、盐市口商圈的售假窝点进行了摸排,初步确定了16家涉假窝点。
7月3日,锦江分局正式对“7·3特大销售假冒名牌箱包、手表案”立案侦查。12日,公安部经侦局正式下文,通知广州、贵州两省相关部门深入核查。
联动收网成都16家售假窝点被端
8月初,经公安部批准,集体作战定于8月5日14时三省统一收网。收网当日,锦江分局调集400名警力,对16家窝点进行了统一的查控,并邀请权利被侵害商家的代表随同到场,对查获的涉假物品进行了现场鉴定。
此次行动查获假挎包、假钱包2000余个,假手表600余只及衣服、鞋、香水等。其中以春熙路范围涉案店铺及金额最多。(锦公宣成都商报记者张漫摄影报道)
售假乱象
成本一两百可卖一两千
锦江警方介绍,一个仿造皮包的成本价格可能仅在一两百元,从广州售出的价格往往在300到800元,而到了成都和贵阳,就有可能售卖到一两千元。由于制假嫌疑人掌握的信息有限,在仿造正品的同时,有时还要加上自己的“创意”,制出市面上压根没有的名包款式。警方缴获的各种“名表”质量不敢恭维,一块“劳力士”的指针都已掉下来了。
这些仿造品的价格是“随机”的,违法商家随口喊价,熟客可给个“实惠价”,遇到新手就可随意“宰”。据悉,不法商家往往通过熟客介绍、网络广告等方式招揽客源。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涉案店铺的位置都比较隐蔽,分散在写字楼、小区附近。其中,一半以上的店铺都是“秘密”销售,进入店内,是普通的衣服店、低端箱包店,但推开一面镜子,就能走入“别有洞天”的暗间,销售各种伪造的名品。被查获的16家店铺中,还有一家在地下室内交易。
锦江警方表示,嫌疑人之所以大肆制造销售奢侈品牌箱包,就在于良好的销路,一些人不知真假,结果花大价钱买了假货。警方提醒市民要到正规商场购买物品,不要贪图便宜,到无证商家处购买,以免权益受损。
责任编辑:
李莎莎